迫击炮模拟训练扩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2927发布日期:2021-12-25 02:58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迫击炮模拟训练扩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拟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迫击炮模拟训练扩展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在常规的迫击炮训练是采用迫击炮和实弹进行操作流程训练。采用撞针和炮弹底火撞击做为击发方式。因为是实弹,危险性特别大 。此种方式的缺点是不能在民用国防教育中推广,特别是在大中小学生中推广训练。
3.为解决在国防教育中参训人员无法训练迫击炮操作流程,研发此迫击炮模拟训练扩展装置。为民用国防教育中模拟训练炮手提供了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真实感受。故此,设计一种迫击炮模拟训练扩展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迫击炮模拟训练扩展装置,以国内现有的电点火烟花做为基础,将电点火烟花正负极电源通过快速连接件与弹簧线缆连接安装在模拟弹体部分内,通过绝缘体部件连接制作成标准的正负电源接触点,按照迫击炮训练操作流程将模拟弹体部分放入迫击炮炮膛扩展部分,因重力向下滑动与电源装置(俩节一号电池)输出端电源探针接触,触发电点火烟花引爆发射,形成与迫击炮实弹训练同样效果。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迫击炮模拟训练扩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迫击炮炮膛、安装于迫击炮炮膛内的电源装置部分和模拟弹体部分;所述迫击炮炮膛的外部设有配套卡件,其后端设有限位孔;所述电源装置部分包括后端外壳、电控开关、第一绝缘连接件、第一负极导电触点、负极导电弹簧、前端外壳、电池、第二负极导电触点、第二绝缘连接件、负极探针、正极探针、牛筋减震垫和正极导电片;所述后端外壳和前端外壳通过第一绝缘连接件的螺纹连接在一起,电控开关安装在第一绝缘连接件后端,电控开关的两条引线分别与第一负极导电触点和位于第一绝缘连接件和电池之间的负极导电弹簧连接,串联的电池的负极与负极导电弹簧接触,其正极与正极导电片接触,正极导电片设置于第二绝缘连接件的后端,第二绝缘连接件安装于前端外壳的端部,其外端设有牛筋减震垫,所述负极探针和正极探针设置于第二绝缘连接件内,其中负极探针的末端与第二负极导电触点连接,正极探针的末端与正极导电片连接,所述后端外壳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模拟弹体部分包括后端防尘帽、弹体后端外壳、正负极弹簧连接导线、电点火烟花快速接线端子、弹体前端外壳、电点火烟花、前端防尘帽、正负极导电接线螺杆、弹体绝缘连接件、负极接触导电垫片和正极接触导电点;所述弹体后端外壳和弹体前端外壳通过弹体绝缘连接件的螺纹连接在一起,正极接触导电点、负极接触导电垫片和正负极导电接线螺杆设置于弹体绝缘连接件上,所述正负极弹簧连接导线和电点火烟花位于弹体前端外壳内,正负极弹簧连接导线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正负极导电接线螺杆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点火烟花快速接线端子连接,电点火烟花快速接线端子连接通过导线与电点火烟花连接;所述负极探针与负极
接触导电垫片接触,所述正极探针与正极接触导电点接触。
6.进一步的,所述迫击炮炮膛(如图2)在不使用时,其前端安装有防尘帽。
7.进一步的,所述模拟弹体部分(如图4)在不使用时,弹体后端外壳的端部安装有后端防尘帽,所述弹体前端外壳的端部安装有前端防尘帽。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迫击炮模拟训练扩展装置,以国内现有的电点火烟花做为基础,将电点火烟花正负极电源通过快速连接件与弹簧线缆连接安装在模拟弹体部分内,通过绝缘体部件连接制作成标准的正负电源接触点,按照迫击炮训练操作流程将模拟弹体部分放入迫击炮炮膛扩展部分,因重力向下滑动与电源装置(俩节一号电池)输出端电源探针接触,触发电点火烟花引爆发射,形成与迫击炮实弹训练同样效果。
9.附图说明:
10.图1是实施例一的组装使用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实施例一中迫击炮炮膛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实施例一中电源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实施例一中模拟弹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是实施例一中弹体绝缘连接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一
17.参照各图,一种迫击炮模拟训练扩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迫击炮炮膛1、安装于迫击炮炮膛1内的电源装置部分3和模拟弹体部分5;所述迫击炮炮膛1的外部设有配套卡件12,其后端设有限位孔11;所述电源装置部分3包括后端外壳32、电控开关33、第一绝缘连接件34、第一负极导电触点35、负极导电弹簧36、前端外壳37、电池38、第二负极导电触点39、第二绝缘连接件40、负极探针41、正极探针42、牛筋减震垫43和正极导电片44;所述后端外壳32和前端外壳37通过第一绝缘连接件34的螺纹连接在一起,电控开关33安装在第一绝缘连接件34后端,电控开关33的两条引线分别与第一负极导电触点35和位于第一绝缘连接件34和电池38之间的负极导电弹簧36连接,串联的电池38的负极与负极导电弹簧36接触,其正极与正极导电片44接触,正极导电片44设置于第二绝缘连接件40的后端,第二绝缘连接件40安装于前端外壳37的端部,其外端设有牛筋减震垫43,所述负极探针41和正极探针42设置于第二绝缘连接件内,其中负极探针41的末端与第二负极导电触点39连接,正极探针42的末端与正极导电片44连接,所述后端外壳32上设有定位孔31;所述模拟弹体部分5包括后端防尘帽51、弹体后端外壳52、正负极弹簧连接导线53、电点火烟花快速接线端子54、弹体前端外壳55、电点火烟花56、前端防尘帽57、正负极导电接线螺杆58、弹体绝缘连接件59、负极接触导电垫片60和正极接触导电点61;所述弹体后端外壳52和弹体前端外壳55通过弹体绝缘连接件59的螺纹连接在一起,正极接触导电点61、负极接触导电垫片60和正负极导电接线螺杆58设置于弹体绝缘连接件59上,所述正负极弹簧连接导线53和电点火烟花56位于弹体前端外壳55内,正负极弹簧连接导线53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正负极导电接线螺杆58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点火烟花快速接线端子54连接,电点火烟花快速接线端子54连接通过导线与电点火烟花56连接;所述负极探针41与负极接触导电垫片60接触,所述正极探针42与正极接触导电点61接触;所述迫击炮炮膛1(如图2)在不使用时,其前端安装有防尘帽13;所述模拟弹体部分5(如图4)在不使用时,弹体后端外壳52的端部安装有后端防尘
帽51,所述弹体前端外壳55的端部安装有前端防尘帽57。
18.如图4所示,使用安装时打开前端防尘帽把电点火烟花正负极连接线接到电点火烟花快速接线端子上并放入模拟弹前端壳体内;电点火烟花快速接线端子与连通正负极弹簧连接导线固定到正负极导电固定接线螺杆上,通过绝缘连接部件与负极接触导电垫片正极接触导电点连接,组装为标准的模拟弹体部分 ,盖上防尘帽备用。
19.如图3所示,正电极探针安装在绝缘连接部件上通过导线与正极导电片连接正极导电片与电池正极连接 ,电池负极与负极导电弹簧连接通过导线与绝缘连接部件连接到电控开关上,并通过导线与负极导电触点连接到电源前端外壳体连接到负极导电触点通过导线与负电极探针连接 ,使用时开通电控开关正负极探针接通电池正负极。
20.如图2所示,扩展迫击炮炮膛部分,迫击炮配套卡件 (根据不同迫击炮口径调整配套卡件尺寸 );前端防尘帽 (使用时拿下来);固定孔位 (使用时与电源装置上的定位孔用螺栓固定 )。
21.如图1所示,组装使用、将扩展迫击炮炮膛部分根据不同迫击炮口径调整配套卡件与训练时的迫击炮口径匹配,拿掉迫击炮炮膛部分的前端防尘帽,打开电源系统的电控开关将电源装置部分放入迫击炮炮膛扩展内,用螺栓把扩展拍击炮炮堂的定位孔与电源装置部分的限位孔固定在一起 ,将迫击炮炮膛整体放入迫击炮炮膛内;此时电源装置部分的正极探针和负极探针已于电池正负极连通。模拟训练时,由指挥员下达口令,一发装填由副炮手拿起安装完模拟弹体部分去掉前端防尘帽和后端防尘帽,递给主炮手由主炮手按照迫击炮训练流程将模拟弹体后端放入扩展迫击炮炮堂扩展部分炮口内 ,当听到指挥员放的口令后迅速放手模拟弹体部分在扩展迫击炮炮膛内向下滑动接触到电源装置部分的牛筋减震垫减震停止。此时模拟弹体部分的负极接触导电垫片与负电极探针接触,正极接触导电点与电源装置部分的正电极探针接触形成电源导通点燃模拟弹体部分内的电点火烟花燃放,形成迫击炮训练时的模拟效果,设计时电源装置部分与模拟弹体部分总体长度高于扩展迫击炮炮膛部分2厘米,直接可将模拟弹体部分整体拿掉,继续训练。
22.本装置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减少训练投入成本 ,系统日常运营维护成本低,可以在不同型号迫击炮或模型中模拟训练中应用,升级换代方便。使参训人员还原真实体验,贴近实际装备训练的体验 ,增加训练成果。参训的人员有近距离接触迫击炮在训练过程中的体验。电源装置部分和模拟弹体部分分开,训练成本低。存储,运输安全。电点火烟花为国内正规厂家生产符合国家烟花爆竹安全标准的电点火烟花。模拟弹体部分电点火烟花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无论怎么触碰都没有安全隐患。电源装置部分有开关电源,只有在训练的时候开关电源才开启。本装置可与不同型号迫击炮扩展进行模拟训练。电点火烟花放在模拟弹体内壁厚 (两毫米厚 )模拟弹体放入炮膛扩展部分壁厚(1.5毫米厚)训练时扩展部分放入迫击炮内或模型炮筒内。真炮或者模型炮筒壁最薄的也要(5毫米厚) 就算电点火烟花没有按照正常发射就地爆堂也不会有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中小学生国防教育中,由部队正规转业炮兵演示,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能激发中小学生对武器装备的认知, 近距离体会激发同学们的训练热情,了解武器了解国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