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结构及其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5211发布日期:2022-04-09 10:5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结构及其载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立体结构及其载体。


背景技术:

2.现有立体服装、立体箱包及立体背景图大都是由载体及装饰物组成,此装饰物一般是由凸出载体的图块组成,该图块大都是一体成形,并通过贴于或缝于衣服以营造立体效果,但现有方式一方面存在效果不够逼真的问题。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立体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立体结构,包括一可变形的拼接主体配置而成,所述拼接主体包括第一层及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裹第二层,所述拼接主体通过配置形成固定部以及展示部,所述展示部相对固定部具有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展示部与固定部位于第一层且相对设置,所述展示部呈预定形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展示部凹设有纹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位于第一层表面,且开设有连通第二层的填充口。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主体设有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拼接主体的展示部为凸件,另一个的展示部为凹件,所述凸件与凹件相互嵌合。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设有扣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展示部与固定部位于第一层且相邻设置,所述展示部的两端设有所述固定部,且两端沿远离中间攀高形成第一高度、第二高度。
12.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载体,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立体结构设置于载体的外表面。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体结构设有两个以上。
14.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可变形的拼接主体配置而成,所述拼接主体包括第一层及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裹第二层,其中第一层、第二层具有柔性,方便进行样式的设定,所述拼接主体通过配置形成固定部以及展示部,所述展示部相对固定部具有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通过展示部的不同高度,体现了凹凸的效果,使立体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6.其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主体配置前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主体配置后凸显固定部、展示部的剖视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凸件与凹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凸显展示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凸显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24.标号说明:
25.1、拼接主体;12、第一层;13、第二层;14、固定部;15、展示部;2、凸件;3、凹件;4、填充口;5、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第一实施例: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一可变形的拼接主体1配置而成,所述拼接主体1包括第一层12及第二层13,所述第一层12包裹第二层13,第一层12与第二层13由不同的面料组成,第一层12面料具有耐磨、防水、防尘的作用,第二层13为软性填充物,如棉、绒,此处并不做限定,通过变形的拼接主体1使得其形状容易设置,所述拼接主体1通过配置形成固定部14以及展示部15,顾名思义,固定部14起到固定作用,展示部15用于向观察者展示,固定部14即用于固定的部位,展示部15即面向观察者用于展示,所述展示部15通过弯曲变形,使得其相对固定部14具有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通过展示部15的不同高度,体现了凹凸的效果,使立体效果更加明显。
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展示部15与固定部14位于第一层12且相邻设置,所述展示部15的两端设有所述固定部14,且两端沿远离中间攀高形成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即两固定部14固定于载体,且往相互靠近的方向使两端往中间逐渐拱起,在中间达到最大高度,两边为最小高度,通过设置不同的高度,在观察者的眼中形成凹凸感,以营造立体效果。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拼接主体1设有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拼接主体1的展示部15为凸件2,另一个的展示部15为凹件3,所述凸件2与凹件3相互嵌合,即两拼接主体1成公母扣,以一凸件2形状可为圆球状或者圆锥状为例,凹件3呈环状,通过将圆球状或圆锥状的凸件2扣入呈环状的凹件3,从而实现凹件3与凸件2的连接,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凹凸件2可进一步设定成花朵凸件2与花框凹件3的配合等。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可变形的拼接主体1配置而成,所述拼接主体1包括第一层12及第二层13,所述第一层12包裹第二层13,其中第一层12、第二层13具有柔性,方便进行样式的设定,所述拼接主体1通过配置形成固定部14以及凸出固定部14的展示部15,所述展示部15相对固定部14具有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通过展示部15的不同高度,体现了
凹凸的效果,使立体效果更加明显。
32.第二实施例:
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所述展示部15与固定部14均位于第一层且相对设置,所述展示部15通过弯曲变形生成一弧面,且呈预定形状,此形状可为绿叶、花朵,所述展示部15凹设有纹路,该纹路对应该形状的特征,如绿叶的脉络、花朵的花瓣纹路,纹路的不同位置如叶脉和叶面离背面有不同的距离,即相对固定部14具有第一高度、第二高度。
3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14位于第一层12表面,且开设有连通第二层13的填充口4,需要说明的是,现有填充口4设于展示面,因而会留一个可观察到的填充结,从而影响到整体的美观度,而设置于固定部14使得形状纹路,整体完整。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4设有扣件5,扣件5为现有的金属扣件5,可拆卸连接于载体上,拆卸方便简单,容易自由组合,更换不同样式。
36.第三实施例:
37.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载体,所述立体结构设置于载体的外表面,该载体可为羽绒服、箱包、背景墙等,此处不做限定,进一步地,所述立体结构设有两个以上,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自定义。
3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变形的拼接主体配置而成,所述拼接主体包括第一层及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裹第二层,所述拼接主体通过配置形成固定部以及展示部,所述展示部相对固定部具有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部与固定部位于第一层且相对设置,所述展示部呈预定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部凹设有纹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位于第一层表面,且开设有连通第二层的填充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主体设有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拼接主体的展示部为凸件,另一个的展示部为凹件,所述凸件与凹件相互嵌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扣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部与固定部位于第一层且相邻设置,所述展示部的两端设有所述固定部,且两端沿远离中间攀高形成第一高度、第二高度。8.一种载体,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设置于载体的外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设有两个以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结构及其载体,包括一可变形的拼接主体配置而成,所述拼接主体包括第一层及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裹第二层,所述拼接主体通过配置形成固定部以及凸出固定部的展示部,所述展示部相对固定部具有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本实用新型打破了现有的图块立体模式,通过拼接主体变形,形成有高度落差的展示部,简单有效地实现了立体效果。简单有效地实现了立体效果。简单有效地实现了立体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沈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碟啰时装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6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