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1235发布日期:2022-02-23 20:3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纺布,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


背景技术:

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在家庭装饰、服装、工业、农业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阻燃无纺布具有阻燃性能,是一种常用的安全性材料,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阻燃无纺布多只是在阻燃剂溶液中浸渍处理,使得无纺布的阻燃性能并不是很理想,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具有优异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
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包括无纺布主体层,它还包括装饰层、导电纤维层、一号阻燃层、二号阻燃层、加固层、耐磨内里层;
5.装饰层位于最表层,耐磨内里层位于最内层,无纺布主体层位于中间,一号阻燃层、二号阻燃层对称分布在无纺布主体层的两侧,导电纤维层夹设在装饰层与一号阻燃层之间,加固层夹设在二号阻燃层与耐磨内里层之间。
6.进一步地,无纺布主体层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有一号防水涂层、二号防水涂层。
7.进一步地,一号阻燃层的下表面、二号阻燃层的上表面均形成有若干个分隔凸点。
8.进一步地,一号阻燃层与一号防水涂层通过一号胶粘层相粘合,二号阻燃层与二号防水涂层通过二号胶粘层相粘合。
9.进一步地,一号胶粘层、二号胶粘层内均掺和有阻燃颗粒。
10.进一步地,加固层呈网格状并通过三号胶粘层固定在二号阻燃层与耐磨内里层之间。
11.进一步地,一号阻燃层、二号阻燃层均由阻燃纤维编织而成,分隔凸点缝合在一号阻燃层、二号阻燃层上。
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在装饰层的下方直接设有导电纤维层,可减少易燃物质的附着,进而降低无纺布燃烧可能性;同时,无纺布主体层的上下两面均设有阻燃层,结合具有阻燃效果的胶粘层,使得本无纺布的阻燃效果佳,进而有效提升本无纺布的阻燃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5.图中:1、装饰层;2、导电纤维层;3、一号阻燃层;4、无纺布主体层;5、二号阻燃层;
6、加固层;7、耐磨内里层;8、分隔凸点;9、一号胶粘层;10、一号防水涂层;11、二号防水涂层;12、二号胶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如图1所示,包括无纺布主体层4,它还包括装饰层1、导电纤维层2、一号阻燃层3、二号阻燃层5、加固层6、耐磨内里层7;
18.其中,装饰层1位于最表层,其上设计有图案,起到装饰无纺布的作用;导电纤维层2夹设在装饰层1与一号阻燃层3之间,可采用缝合的方式将装饰层1、导电纤维层2、一号阻燃层3缝合到一起,导电纤维层2在装饰层1的下方发挥作用,导线纤维具有优异的抗静电作用,能够减少易燃物质的附着,进而降低无纺布燃烧可能性,从而从源头上起到阻燃效果。
19.无纺布主体层4位于中间,其采用聚酯纤维无纺布,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纤维制品,并且,无纺布主体层4在阻燃剂溶液中浸渍处理,确保无纺布主体层4自身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为进一步提升无纺布主体层4的性能,如图2所示,无纺布主体层4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有一号防水涂层10、二号防水涂层11;防水涂层由防水涂料喷涂形成,薄薄一层的防水涂层在起到防水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对无纺布主体层4起到进一步保护的作用。
20.为确保本新型复合纤维无纺布的阻燃效果,一号阻燃层3、二号阻燃层5对称分布在无纺布主体层4的两侧,一号阻燃层3、二号阻燃层5由阻燃纤维编织而成,具有优异的阻燃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阻燃层的阻燃效果,一号阻燃层3的下表面、二号阻燃层5的上表面均形成有若干个分隔凸点8,分隔凸点8固定缝合在一号阻燃层3、二号阻燃层5上,分隔凸点8使一号阻燃层3与无纺布主体层4、二号阻燃层5与无纺布主体层4之间形成间隙,一旦本无纺布燃烧,由于间隙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火苗的进一传递,进而提升本复合纤维无纺布的阻燃效果。
21.对于一号阻燃层3、二号阻燃层5,两者与无纺布主体层4通过胶粘的方式复合为一体,具体有:如图2所示,一号阻燃层3与一号防水涂层10通过一号胶粘层9相粘合,二号阻燃层5与二号防水涂层11通过二号胶粘层12相粘合。一号胶粘层9、二号胶粘层9主要起到胶粘固定的作用,使得一号阻燃层3、无纺布主体层4、二号阻燃层5复合为一体;同时,一号胶粘层9、二号胶粘层12内均掺和有阻燃颗粒,阻燃颗粒也能够起到良好的阻燃效果,从而,使得一号胶粘层9、二号胶粘层12均具有优异的阻燃效果。具有阻燃效果的胶粘层结合一号阻燃层3、二号阻燃层5使得本无纺布的阻燃效果佳,进而有效提升本无纺布的阻燃效果。
22.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本复合纤维无纺布的使用性能,其还设计有加固层6,加固层6夹设在二号阻燃层5与耐磨内里层7之间,起到加强无纺布结构强度的作用;加固层6编织成网格状并通过三号胶粘层固定在二号阻燃层5与耐磨内里层7之间,加固层6采用碳素纤维线,结构强度极佳且不易断裂,加固层6通过三号胶粘层实现固定,同时,利用三号胶粘层使二号阻燃层5、加固层6、耐磨里层7粘合为一体。
23.耐磨内里层7位于最内层,在本无纺布使用时,耐磨内里层7会与接触物反复摩擦,因此,耐磨内里层7采用尼龙面料,耐磨性极好,在最内层设计耐磨性好的耐磨内里层,以提高本新型无纺布的使用寿命。
24.由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在装饰层的下方直接设有导电纤维层,可减少易燃物质的附着,进而降低无纺布燃烧可能性;同时,无纺布主体层的上下两面均设有阻燃层,阻燃层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在上下两面同时起到阻燃效果;并且,结合具有阻燃效果的胶粘层,使得本无纺布的阻燃效果佳,进而有效提升本无纺布的阻燃效果。
25.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包括无纺布主体层(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装饰层(1)、导电纤维层(2)、一号阻燃层(3)、二号阻燃层(5)、加固层(6)、耐磨内里层(7);所述装饰层(1)位于最表层,耐磨内里层(7)位于最内层,所述无纺布主体层(4)位于中间,一号阻燃层(3)、二号阻燃层(5)对称分布在无纺布主体层(4)的两侧,所述导电纤维层(2)夹设在装饰层(1)与一号阻燃层(3)之间,加固层(6)夹设在二号阻燃层(5)与耐磨内里层(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主体层(4)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有一号防水涂层(10)、二号防水涂层(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阻燃层(3)的下表面、二号阻燃层(5)的上表面均形成有若干个分隔凸点(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阻燃层(3)与一号防水涂层(10)通过一号胶粘层(9)相粘合,二号阻燃层(5)与二号防水涂层(11)通过二号胶粘层(12)相粘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胶粘层(9)、二号胶粘层(12)内均掺和有阻燃颗粒。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6)呈网格状并通过三号胶粘层固定在二号阻燃层(5)与耐磨内里层(7)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阻燃层(3)、二号阻燃层(5)均由阻燃纤维编织而成,分隔凸点(8)缝合在一号阻燃层(3)、二号阻燃层(5)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复合纤维无纺布,包括无纺布主体层,它还包括装饰层、导电纤维层、一号阻燃层、二号阻燃层、加固层、耐磨内里层;装饰层位于最表层,耐磨内里层位于最内层,无纺布主体层位于中间,一号阻燃层、二号阻燃层对称分布在无纺布主体层的两侧,导电纤维层夹设在装饰层与一号阻燃层之间,加固层夹设在二号阻燃层与耐磨内里层之间。本新型在装饰层的下方直接设有导电纤维层,可减少易燃物质的附着,进而降低无纺布燃烧可能性;同时,无纺布主体层的上下两面均设有阻燃层,结合具有阻燃效果的胶粘层,使得本无纺布的阻燃效果佳,进而有效提升本无纺布的阻燃效果。阻燃效果。阻燃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平 吕海峰 刘东强 刘巍 刘美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市和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2/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