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9313发布日期:2022-06-02 02:5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散热的铜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散热的铜板。


背景技术:

2.铜板顾名思义是指一种表面覆有铜材质的板材,其是将电子玻纤布或其它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双面覆以铜箔并经热压而制成的一种板状材料,主要是作为印制电路板制造中的基板材料进行使用。
3.目前市面上铜板的散热性能一般,导致其使用过程中易因高温而产生烧毁的现象,其使用寿命难以达到预期,时常困扰着人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铜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铜板散热性能一般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的铜板,包括金属基板,所述金属基板的上方设置有铜箔层,所述铜箔层的底端设置有等间距的导热胶块,所述导热胶块的底端与金属基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铜箔层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远离铜箔层的一端粘贴有上聚氨酯防锈层,所述金属基板的底端设置有导电纤维层,所述导电纤维层远离金属基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的底端粘贴有金属底板,所述金属底板远离第二粘合层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粘合层,所述第三粘合层的底端粘贴有下聚氨酯防锈层。
6.优选的,所述金属基板远离导热胶块的一端设置有等间距的紧固槽,所述紧固槽呈梯形结构,以便对紧固块进行安置处理。
7.优选的,所述导热胶块之间的金属基板顶部设置有等间距的散热通口,所述散热通口的底端延伸至金属基板的外部,以便对散热组件进行安置处理。
8.优选的,所述散热通口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下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的外壁与散热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以便对复位弹簧进行安置处理。
9.优选的,所述散热通口设置有十二组,所述散热通口呈圆柱结构,以使得铜板的散热效果得到提升。
10.优选的,所述下定位板上方的散热通口内部设置有上连板,所述上连板的外壁与散热通口的内壁相触碰,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11.优选的,所述下定位板的顶端安装有两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上连板的底端相连接,以便带动上连板进行震动处理。
12.优选的,所述紧固槽的内部安装有紧固块,所述紧固块的底端延伸至紧固槽的外部并与导电纤维层的顶端固定连接,以便对导电纤维层进行安置处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散热的铜板不仅达到了高效散热的目的,进而延长了铜板的使用寿命,还确保了铜板使用时的导电效果,而且降低了铜
板长时间使用时产生断裂或锈蚀的现象;
14.(1)通过位于金属基板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散热通口,且将下定位板固定设置于散热通口的内部,当铜板受到震动时,下定位板则会将震动力传递至复位弹簧,因复位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使其带动上连板进行震动,进而使得上连板震动过程中产生气流,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同时导热胶块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以便经导热胶块进一步进行散热处理,进而可降低铜板因高温而产生烧毁的现象,从而延长了铜板的使用寿命;
15.(2)通过紧固槽内部的紧固块,将导电纤维层稳固设置于金属基板的底端,因导电纤维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得铜板的导电性能得到提升,从而确保了铜板使用时的导电效果;
16.(3)通过第一粘合层将上聚氨酯防锈层设置于铜箔层的上端,且经第三粘合层将下聚氨酯防锈层设置于金属底板的下端,以达到防锈的目的,同时因金属底板具有良好的韧性强度,使得铜板的抗压性能得到提升,从而降低了铜板长时间使用时产生断裂或锈蚀的现象。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基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基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金属基板;2、铜箔层;3、导热胶块;4、第一粘合层;5、上聚氨酯防锈层;6、第二粘合层;7、金属底板;8、第三粘合层;9、下聚氨酯防锈层;10、导电纤维层;11、复位弹簧;12、上连板;13、散热通口;14、下定位板;15、紧固块;16、紧固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效散热的铜板,包括金属基板1,金属基板1远离导热胶块3的一端设置有等间距的紧固槽16,紧固槽16呈梯形结构;
25.使用时,通过将紧固槽16设置于金属基板1远离导热胶块3的一端,以便对紧固块15进行安置处理;
26.紧固槽16的内部安装有紧固块15,紧固块15的底端延伸至紧固槽16的外部并与导电纤维层10的顶端固定连接;
27.使用时,通过将紧固块15设置于紧固槽16的内部,以便对导电纤维层10进行安置处理;
28.金属基板1的上方设置有铜箔层2,铜箔层2的底端设置有等间距的导热胶块3,导热胶块3的底端与金属基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导热胶块3之间的金属基板1顶部设置有等间距的散热通口13,散热通口13的底端延伸至金属基板1的外部;
29.使用时,通过将散热通口13设置于金属基板1的内部,以便对散热组件进行安置处理;
30.散热通口13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下定位板14,下定位板14的外壁与散热通口13的内壁固定连接;
31.使用时,通过将下定位板14设置于散热通口13内部的一端,以便对复位弹簧11进行安置处理;
32.散热通口13设置有十二组,散热通口13呈圆柱结构;
33.使用时,通过设置有十二组散热通口13,以使得铜板的散热效果得到提升;
34.下定位板14上方的散热通口13内部设置有上连板12,上连板12的外壁与散热通口13的内壁相触碰;
35.使用时,通过上连板12震动过程中产生的气流,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36.下定位板14的顶端安装有两组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的顶端与上连板12的底端相连接;
37.使用时,通过复位弹簧11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以便带动上连板12进行震动处理;
38.铜箔层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粘合层4,第一粘合层4远离铜箔层2的一端粘贴有上聚氨酯防锈层5,金属基板1的底端设置有导电纤维层10,导电纤维层10远离金属基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粘合层6,第二粘合层6的底端粘贴有金属底板7,金属底板7远离第二粘合层6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粘合层8,第三粘合层8的底端粘贴有下聚氨酯防锈层9。
39.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导热胶块3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以达到初步散热的目的,再通过将下定位板14固定设置于散热通口13的内部,当铜板受到震动时,下定位板14则会将震动力传递至复位弹簧11,因复位弹簧11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使其带动上连板12进行震动,进而使得上连板12震动过程中产生气流,以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之后通过紧固槽16内部的紧固块15,将导电纤维层10稳固设置于金属基板1的底端,因导电纤维层1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即可使得铜板的导电性能得到增幅,最后通过第一粘合层4将上聚氨酯防锈层5设置于铜箔层2的上端,且经第三粘合层8将下聚氨酯防锈层9设置于金属底板7的下端,以达到防锈的目的,同时因金属底板7具有良好的韧性强度,以使得铜板的抗压性能得到提升,从而完成铜板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