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0178发布日期:2022-10-21 22:5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面料。


背景技术:

2.面料,采用纤维加捻或者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加捻,使得纤维形成股线,在将股线加捻或者混合加捻,使形成不同结构的纱线或者不同性能的纱线,在将纱线按照特定顺序排列,再将另一方向的纱线穿插在固定好的纱线上,形成特定结构的面料,从而使得面料具有不同的功能或者风格。
3.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也十分影响面料的性能,采用化学纤维时,化学纤维容易产生静电,由于其自身的导电性能较差,使得产生的静电始终在积聚,导致后续产生静电火花的现象,影响面料的舒适度。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化学纤维纺织的面料防静电的能力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面料,导电层采用透孔组织纺织而成,使得导电层将面料本体分隔为若干部分,从而完成若干较小部分上电荷的平衡,同时使得表层以及里层之间形成空腔,从而使得面料本体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通过将透孔组织上的经浮线以及纬浮线穿插在表层以及里层上,从而使得面料本体的两侧出现接触点,从而使得面料本体内侧的电荷传递至面料本体的外侧,通过在外侧设置返潮率较高的粘胶纤维,使得表层具有较高的水分,从而使得表层完成电荷的泄逸。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上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表层、导电层以及里层,所述表层以及里层远离导电层的一侧均设置有接触点,所述接触点均与导电层连接。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通过在表层以及里层上设置接触点,便于静电的传输,同时接触点与导电层连接,完成面料本体两侧静电的传输。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的返潮率大于里层的返潮率,所述表层的耐磨性能大于里层的耐磨性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表层以及里层的返潮率,使得表层具有较高的返潮率,表层上具有较高的水分,从而使得表层上完成电荷的泄逸,表层难以积聚静电电荷,同时表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使得面料本体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层采用导电纱梭织而成,所述导电纱穿插在表层以及里层的两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导电层上的导电纱穿插在表层以及里层的两侧,从而使得表层以及里层上出现接触点且接触点与导电层连接。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采用吸湿纱梭织而成,所述里层采用舒适纱梭织而成,所述导电层采用透孔组织纺织而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孔组织纺织而成的导电层,使得导电层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在表层以及里层之间分隔为若干区域,完成表层以及里层导电,透孔组织使得表层以及里层之间阵列分布有若干空腔,使得面料本体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孔组织采用10x10的组织循环,所述纬浮点为浮,所述经浮点为沉,所述透孔组织以第一经线为基准线的循环规律为: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纺织结构,使得导电层形成较大的透孔组织,同时将表层以及里层分隔为若干部分,完成导电层的导电,同时使得在透孔组织的两侧均出现有交错设置经浮线以及纬浮线。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孔组织上经浮线以及纬浮线绕经表层的五根吸湿纱后在穿过表层以及里层之间,经过若干纱线时,重新穿过表层,完成循环,所述透孔组织远离表层一侧的经浮线以及纬浮线绕经里层的五根吸湿纱后在穿过表层以及里层之间,经过若干纱线时,重新穿过里层,完成循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透孔组织采用五根纱线作为一个节点的宽度,通过将靠近表层一侧的经浮线以及纬浮线,并且将经浮线以及纬浮线穿过五根表层上的纱线,防止经浮线以及纬浮线保持紧绷状态,导致面料出现纱线分布不均的状态。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纱采用粘胶纤维加捻而成。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胶纤维加捻而成的吸湿纱具有较好的返潮率以及吸湿性能,同时粘胶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纱采用银纤维加捻而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银纤维加捻而成的导电纱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舒适纱采用牛奶蛋白纤维与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牛奶蛋白纤维以及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的舒适纱具有较好的亲肤性能以及舒适性能,同时使得里层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电层的纺织示意图。
27.图中:1、面料本体;2、表层;3、导电层;4、里层;5、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9.实施例:一种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面料,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包括相互固定连接表层2、导电层3以及里层4,表层2采用吸湿纱梭织而成,里层4采用舒适纱梭织而成,导电层3采用导电纱梭织而成,导电纱穿插在表层2以及里层4的两侧。
30.如图1和图2所示,表层2以及里层4均采用平纹梭织而成,吸湿纱采用粘胶纤维加捻而成,粘胶纤维加捻而成的吸湿纱具有较好的返潮率以及吸湿性能,同时粘胶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粘胶纤维采用天然纤维粘接在一起,使得粘胶纤维本身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能,舒适纱采用牛奶蛋白纤维与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牛奶蛋白纤维以及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的舒适纱具有较好的亲肤性能以及舒适性能,同时使得里层4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能,由于导电层3需要较好的导电性能,因此使得导电纱采用银纤维加捻而成,不仅满足导电性能的需求,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抑菌防臭功能。
31.如图1和图2所示,导电层3采用透孔组织纺织而成,使得导电层3形成网状结构,使得导电层3上出现较多且较大的空隙,同时导电纱将表层2以及里层4之间分隔为若干区域,空隙使得内部触向空腔,使得面料与面料之间的间隙增大,使得面料本体1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若干导电纱分布在若干区域的四周,使得小区域内出现静电时,电荷能通过导电纱传导,使得区域内难以积聚较大电荷。
32.如图3所示,透孔组织采用10x10的组织循环,纬浮点为浮,经浮点为沉,透孔组织以第一经线为基准线的循环规律为: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使得导电层3形成较大的透孔组织,同时将表层2以及里层4分隔为若干部分,完成导电层3的导电,同时使得在透孔组织的两侧均出现有交错设置经浮线以及纬浮线,再将透孔组织上经浮线以及纬浮线绕经表层2的五根吸湿纱后在穿过表层2以及里层之间,经过若干纱线时,重新穿过表层2,完成循环,透孔组织远离表层2一侧的经浮线以及纬浮线绕经里层4的五根吸湿纱后在穿过表层2以及里层之间,经过若干纱线时,重新穿过里层4,完成循环,透孔组织中形成若干五根导电纱相互交织的节点,由于上述的透孔组织采用五根纱线作为一个节点的宽度,通过将靠近表层2一侧的经浮线以及纬浮线,并且将经浮线以及纬浮线穿过五根表层2上的纱线,防止经浮线以及纬浮线保持紧绷状态,导致面料出现纱线分布不均的状态,使得面料本体1上出现若干孔隙,导致面料本体1的表面不平整,降低面料的舒适度,由于经浮线穿过表层2以及里层4的表面,使得面料本体1两侧上出现接触点5,由于接触点5在导电纱上,使得接触点5与导电层3连接,使得面料本体1里层4上的电荷运动至导电层3上在传递至表层2上,由于表层2上的水分含量较高,使得电荷随着水分泄逸,从而完成面料本体1上电荷的中和。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