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热收缩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1010发布日期:2022-07-16 00:2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酯热收缩薄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酯热收缩薄膜。


背景技术:

2.聚酯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这种材料应用于玻璃钢行业、建材行业、光学行业、印刷行业、医药卫生行业等等。
3.随着聚酯薄膜的发展,在一些场合下需要具备一定的阻燃效果,而目前的聚酯薄膜大多数都不具备阻燃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热收缩薄膜,提高阻燃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聚酯薄膜基层、第二聚酯薄膜基层,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和第二聚酯薄膜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阻燃层,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阻燃层,所述第二聚酯薄膜基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阻燃层,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第二聚酯薄膜基层、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的厚度之比为2∶2∶1∶2∶2。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外侧设置有纳米级负电子粉层,所述纳米级负电子粉层与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厚度比为1∶2。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阻燃层的外侧设置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与所述第三阻燃层的厚度比为2∶1。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层的聚酯薄膜,然后再聚酯薄膜的周围设置三层阻燃层,提高的阻燃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纳米级负电子粉层实现灭菌的效果,并通过抗静电层提高抗静电性能。
附图说明
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2.附图标记,
13.10、第一聚酯薄膜基层;20、第二聚酯薄膜基层;30、第一阻燃层;40、第二阻燃层;50、第三阻燃层;60、纳米级负电子粉层;70、抗静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
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15.如图1所示,一种聚酯热收缩薄膜,包括第一聚酯薄膜基层10、第二聚酯薄膜基层20,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10和第二聚酯薄膜基层20之间设置有第一阻燃层30,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阻燃层40,所述第二聚酯薄膜基层20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阻燃层50,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10、第二聚酯薄膜基层20、第一阻燃层30、第二阻燃层40、第三阻燃层50的厚度之比为2∶2∶1∶2∶2。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阻燃层40的外侧设置有纳米级负电子粉层60,所述纳米级负电子粉层60与所述第二阻燃层40的厚度比为1∶2。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阻燃层50的外侧设置有抗静电层70,所述抗静电层70与所述第三阻燃层50的厚度比为2∶1。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层的聚酯薄膜,然后再聚酯薄膜的周围设置三层阻燃层,提高的阻燃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纳米级负电子粉层60实现灭菌的效果,并通过抗静电层70提高抗静电性能。
19.如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20.较多了使用术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1.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聚酯薄膜基层、第二聚酯薄膜基层,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和第二聚酯薄膜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阻燃层,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阻燃层,所述第二聚酯薄膜基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阻燃层,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第二聚酯薄膜基层、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的厚度之比为2∶2∶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外侧设置有纳米级负电子粉层,所述纳米级负电子粉层与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厚度比为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阻燃层的外侧设置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与所述第三阻燃层的厚度比为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聚酯薄膜基层、第二聚酯薄膜基层,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和第二聚酯薄膜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阻燃层,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阻燃层,所述第二聚酯薄膜基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阻燃层,所述第一聚酯薄膜基层、第二聚酯薄膜基层、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的厚度之比为2∶2∶1∶2∶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层的聚酯薄膜,然后再聚酯薄膜的周围设置三层阻燃层,提高的阻燃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纳米级负电子粉层实现灭菌的效果,并通过抗静电层提高抗静电性能。通过抗静电层提高抗静电性能。通过抗静电层提高抗静电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服 丁炎森 李宣言 孙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