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件、内饰件、内饰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06198发布日期:2022-11-02 13:1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表皮件、内饰件、内饰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在外观面形成有压花图案的表皮件、具有该表皮件的内饰件、该内饰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车辆等所使用的内饰件具有表皮件和贴附有该表皮件的基材,而谋求利用该表皮件提高外观性。通常,表皮件使用在皮革、布等背贴聚氨酯等发泡树脂而成的部件。但是,该通常的表皮件在设置压花图案等立体外观的情况下,无法获得充分的立体感。
3.除通常的表皮件以外,公知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表皮件。该表皮件具备基布层和外观层,外观层的表面被设为外观面。基布层由针织物形成,在外观面侧的表面具有凹状的热变形部。外观层通过追随基布层的热变形部的形状,而在外观面具备由该热变形部形成的立体花纹。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138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8.上述的表皮件在基布层使用了针织物,因此,在为了做成与内饰件对应的形状等而进行裁切时,产生纤维屑。因此,该表皮件通过将包含裁切面在内的周缘部向与外观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卷入,从而防止由纤维屑污染外观面。但是,在该表皮件中,针织物富有弹力,且具有回弹性,因此难以进行周缘部的卷入,贴附于基材的作业较繁杂。
9.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容易贴附于基材的表皮件、具备该表皮件的内饰件、该内饰件的制造方法。
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如以下所示。
12.技术方案1所述的表皮件具有基布层和外观层,其主旨在于,
13.所述基布层具有面料、里料以及将所述面料与所述里料接合起来的接结线,
14.所述接结线在所述面料与所述里料之间竖立设置,并在所述基布层的内部形成有空隙,
15.自所述外观层侧以凹状形成有压花图案,
16.在周缘部以带状形成有薄壁部。
17.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基于技术方案1所述的表皮件的发明,其主旨在于,所述外观层具有外层和内层,
18.所述内层为发泡层,
19.所述外观层经由所述内层与所述基布层的所述面料接合。
20.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基于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表皮件的发明,其主旨在于,所述基布层为双拉舍尔针织物。
21.技术方案4所述的内饰件为一种内饰件,其具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皮件和贴附有该表皮件的基材,其主旨在于,
22.在所述表皮件贴附于所述基材的状态下,所述表皮件具有:包覆部,其包覆所述基材的一面;卷入部,其自所述基材的一面侧向另一面侧卷入并配置于该另一面上;以及弯折部,其设于所述包覆部与所述卷入部之间,
23.所述弯折部包含所述薄壁部。
24.技术方案5所述的内饰件的制造方法为一种内饰件的制造方法,该内饰件具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皮件和贴附有该表皮件的基材,其主旨在于,
25.该内饰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26.加工工序,在该加工工序中,形成所述表皮件;以及
27.贴附工序,在该贴附工序中,将所述表皮件贴附于所述基材,
28.所述加工工序为以下工序:在层叠所述基布层和所述外观层的状态下对所述基布层和所述外观层向厚度方向进行热压,而形成所述压花图案和所述薄壁部,
29.所述贴附工序包括:配置工序,在该配置工序中,以所述表皮件的所述基布层处于所述基材的一面侧的方式在该基材的一面上配置所述表皮件;以及卷入工序,在该卷入工序中,将所述周缘部向所述基材的另一面侧卷入,
30.通过将所述周缘部中的包含所述薄壁部在内的部位向所述基材的另一面侧弯折来进行所述卷入工序。
31.发明的效果
32.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容易向基材贴附的表皮件、具备该表皮件的内饰件、该内饰件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33.关于本发明,列举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定性的例子,参照所提到的多个附图并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说明,但同样的附图标记在附图的一些图中表示同样的零部件。
34.图1是用于说明表皮件的图,图1的(a)是立体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1b-1b指示线处的剖视图,图1的(c)是图1的(a)的1c-1c指示线处的剖视图。
35.图2是用于说明内饰件的图,图2的(a)是立体图,图2的(b)是图2的(a)的2b-2b指示线处的剖视图。
36.图3是说明从底面侧观察的加工工序中使用的上盘的状态的立体图。
37.图4是说明加工工序的第1工序的剖视图。
38.图5是说明从上表面侧观察的加工工序中使用的夹具的状态的立体图。
39.图6是说明加工工序的第2工序的剖视图。
40.图7是说明贴附工序的配置工序的立体图。
41.图8是说明贴附工序的卷入工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43.在此表示的事项为例示性的事项以及用于例示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事项,出于提供被认为是最有效且能够容易理解的说明的目的而叙述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性的特征。在这一方面,意图并不在于超出从根本上理解本发明所需要的程度地表示本发明的详细构造,而是利用与附图相配的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确实际上如何将本发明的几个方式具体化。
44.[1]表皮件
[0045]
如图1的(a)~图1的(c)所示,本发明的表皮件10具有基布层11和外观层12。
[0046]
基布层11具有面料11a、里料11b以及将该面料11a和里料11b接合在一起的接结线11c。
[0047]
接结线11c在面料11a与里料11b之间竖立设置,并在基布层11的内部形成有空隙13。
[0048]
在表皮件10自外观层12侧以凹状形成有压花图案14。
[0049]
而且,在表皮件10的周缘部以带状形成有薄壁部15。
[0050]
上述基布层11用于通过对表皮件10赋予缓冲性,从而谋求提高触感、膨松感等质感。
[0051]
基布层11只要是具有面料11a、里料11b以及接结线11c的结构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0052]
基布层1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厚度能够优选设为1mm~20mm,更优选设为2mm~10mm。
[0053]
基布层11通常使用编织物。
[0054]
编织物能够对表皮件10赋予较佳的缓冲性。另外,编织物对压花图案14赋予立体感,从而能够使表皮件10的外观性提高。
[0055]
对于编织物的编织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编织形状,例示立体编织物、平针织物、特里科经编织物等。其中,由于立体编织物的膨松性较高且能够对压花图案14赋予较佳的立体感,因而优选。具体而言,立体编织物能够利用双拉舍尔经编机、圆型针织机等编织机进行编织。其中,利用双拉舍尔经编机编织而成的立体编织物(以下,记载为“双拉舍尔针织物”)能够对表皮件10赋予良好的缓冲性,并且能够对压花图案14赋予明确且显著的立体感。
[0056]
面料11a和里料11b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面料11a和里料11b,例示针织物、纺织物、无纺布等布帛、发泡片等。通常,在基布层11使用双拉舍尔针织物的情况下,面料11a和里料11b使用针织物。
[0057]
针织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编织物的种类,例示经编、链状编织、插入编织、经平编织、经绒编织、双经缎编织、双针经平编织、经平-经绒编织、缎纹编织、丝绒编织、变化经平编链编织、罗纹编织、双反面编织、纬平编织、双面编织、圆筒型罗纹编织、仿针织编织(日文:
モックロディー
編)、罗马编织(日文:
ポンチ
編)、3路罗马编织(日文:3口
ポンチ
編)、米兰诺罗纹编织、单珠地编织、双珠地编织、三珠地编织、交叉错针编织、长毛绒双罗纹编织(日文:
ブラッシュインターロック
編)等。其中,作为面料11a和里料11b所使用的针织
物,优选双针经平编织、经平-经绒编织、经绒编织、长毛绒双罗纹编织等。
[0058]
针织物的组织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该组织,例示素色组织、网眼组织等。
[0059]
面料11a和里料11b所使用的针织物优选为看不到下层的线的程度的无间隙的组织,即优选为不是网格状或网状的组织(非网格状组织或非网状组织)。非网格状组织或非网状组织能够防止接结线11c表露在压花图案14上,因而优选。
[0060]
面料11a和里料11b所使用的纤维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该纤维,例示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天然纤维等。通常,该纤维使用合成纤维。
[0061]
此外,面料11a和里料11b可以使用相同的纤维,或者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纤维。
[0062]
作为合成纤维,具体而言,例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等聚酯系纤维、尼龙6纤维、尼龙66纤维等聚酰胺系纤维、聚丙烯酸系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聚烯烃系纤维等热塑性树脂纤维、热塑性树脂纤维以外的合成纤维。这些合成纤维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0063]
上述接结线11c用于对基布层11赋予独特的缓冲性、膨松感、弹性、形状复原性等。
[0064]
即,接结线11c成为在面料11a与里料11b之间竖立设置的状态,而在基布层11的内部形成有空隙13。
[0065]
接结线11c通过挠曲来承受自厚度方向作用于基布层11(表皮件10)的力。另外,若丧失自厚度方向作用的力,则接结线11c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使基布层11的形状复原。
[0066]
接结线11c对所使用的纤维没有特别限定。
[0067]
作为纤维,具体而言,例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等聚酯系纤维、尼龙6纤维、尼龙66纤维等聚酰胺系纤维、聚丙烯酸系纤维、聚丙烯纤维等聚烯烃系纤维等热塑性树脂纤维。除热塑性树脂纤维以外,还能够例示棉、麻、丝、羊毛等天然纤维、铜氨人造丝、粘胶人造丝、天丝等再生纤维等。
[0068]
接结线11c优选含有上述的热塑性树脂纤维。这是因为,通过接结线11c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能够进行热收缩、热熔融、热定型等热变形,因而能够利用热压形成上述压花图案14。
[0069]
在热塑性树脂纤维中,更优选聚酯系纤维,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
[0070]
接结线11c能够含有热熔接纤维。在含有该热熔接纤维的情况下,接结线11c能够较佳地保持热变形后的形状。
[0071]
接结线11c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在接结线11c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复丝、单丝等长丝。
[0072]
长丝能够作为高卷缩丝、假捻加工丝、流体喷射加工丝等加工丝、混合了两种以上的纤维的混纺丝使用。其中,高卷缩丝能够对表皮件10赋予良好的缓冲性,因而优选。
[0073]
接结线11c的纤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纤度能够优选设为10分特~1500分特,更优选设为20分特~1000分特,进一步优选设为20分特~350分特。
[0074]
接结线11c的丝密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丝密度在横列方向上能够优选设为10根/inch~100根/inch,更优选设为15根/inch~70根/inch,在纵行方向上能够优选设为5根/inch~50根/inch,更优选设为8根/inch~30根/inch。
[0075]
上述外观层12配置于基布层11的面料11a侧,而对表皮件10的外观面10a进行装
饰,从而用于谋求外观性、质感的提高。即,该外观层12的表面被设为上述表皮件10的外观面10a。
[0076]
外观面10a通过形成上述的压花图案14、而且形成针脚图案16,从而带来高度的美观,而使表皮件10的外观性提高。
[0077]
外观层12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外观层12能够设为仅具有一层的结构或具有两层以上的结构。
[0078]
从谋求外观性的提高、对划伤的耐久性的提高等观点来看,外观层12能够设为具有外层12a和内层12b的结构,也就是设为具有两层以上的结构(参照图1的(b))。
[0079]
外层12a为位于外观层12的外侧的层,是形成上述外观面10a的层。另外,在外层12a的表面能够进一步设置面漆层等表面保护层。
[0080]
外层12a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该材料,具体而言,例示装饰布(布匹)、树脂层(pu、pvc、pp等)、合成皮革、人工皮革、天然皮革等。
[0081]
外层12a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该厚度例如能够优选设为0.01mm~10mm,更优选设为0.1mm~5mm。
[0082]
内层12b为将外观层12与基布层11的面料11a接合的层。
[0083]
内层12b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通过涂布粘接剂等进行设置。
[0084]
内层12b优选为发泡层。
[0085]
发泡层为包封有利用发泡而形成的气泡的树脂层。即,将发泡层的气泡之间隔开的单元壁由树脂形成。另外,构成发泡层的气泡可以是连通气泡,但优选为独立气泡。
[0086]
构成发泡层的树脂种类没有限定,能够使用聚氨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等。可以仅使用其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0087]
其中,发泡层优选为利用层压成型形成的发泡聚氨酯层。即,优选为通过使聚氨酯粘接剂发泡而形成的发泡聚氨酯层。
[0088]
上述压花图案14相对于表皮件10自外观面10a侧形成为凹状。该压花图案14单独或以多个构成由立体花纹形成的立体外观。
[0089]
如图1的(b)所示,在形成有压花图案14的部位,接结线11c通过热变形等成为在面料11a与里料11b之间倾倒的状态。该状态的接结线11c将面料11a向基布层11的内部拉入,使空隙13在厚度方向上缩小。
[0090]
通过追随该面料11a的形状,外观层12使外观面10a凹陷,而形成压花图案14。
[0091]
压花图案14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图1的(a)中,在外观面10a形成有三个压花图案14,但也可以是一个或两个,或者可以是四个以上。
[0092]
压花图案14的形状只要在外观面10a形成为凹状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图1的(a)中,该形状形成为俯视呈长方形形状,但还能够设为俯视呈圆形形状、三角形形状、五边形形状、六边形形状等多边形形状、波浪花纹、针脚状等。
[0093]
表皮件10的厚度方向上的压花图案14的深度(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图1的(a)中,全部压花图案14以相同的深度形成,但还能够分别以不同的深度形成。
[0094]
上述薄壁部15在表皮件10的周缘部遍及外周整体地形成。
[0095]
如图1的(c)所示,在形成有薄壁部15的部位,接结线11c通过热变形等成为在面料
11a与里料11b之间被压扁的状态。与在面料11a与里料11b之间竖立设置的状态相比较,该状态的接结线11c无法发挥上述的缓冲性、膨松感、弹性、形状复原性等。但是,基布层11未丧失由面料11a、里料11b等产生的柔软性。因此,与表皮件10的其他的部位相比,薄壁部15的弹性较弱,从而容易弯折。
[0096]
薄壁部15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薄壁部15相对于表皮件10的厚度能够优选设为2/3~1/5,更优选设为1/4~1/5。
[0097]
薄壁部15的俯视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图1的(a)中,薄壁部15形成为俯视呈框状,但还能够在左右或上下的侧缘部形成为直线状。
[0098]
薄壁部15形成为带状,但其带宽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带宽为从表皮件10的外缘起算的长度,能够优选设为10mm~50mm,更优选设为15mm~50mm。
[0099]
热变形后的接结线11c使空隙13在厚度方向上缩小,从而使基布层11的厚度减小而形成了压花图案14和薄壁部15。通常,压花图案14和薄壁部15处的外观层12的厚度与未形成压花图案14和薄壁部15的区域处的外观层12的厚度实质上相同。在这样的形态的压花图案14和薄壁部15中,能够更有效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0100]
更具体而言,将不具有压花图案14和薄壁部15的部分(未被加热按压的区域)处的外观层12的厚度设为d
12a
,将基布层11的厚度设为d
11a
,而且,在压花图案14和薄壁部15中,将表皮件10的厚度最小的部分处的外观层12的厚度设为d
12b
,将基布层11的厚度设为d
11b
,在该情况下,能够设为0<d
11b
/d
11a
≤0.6且0.8≤d
12b
/d
12a
≤1.2。该值还能够设为0.3≤d
11b
/d
11a
≤0.5且0.9≤d
12b
/d
12a
≤1.1。
[0101]
如图1的(a)所示,在表皮件10的外观面10a能够形成针脚图案16。该针脚图案16通过将装饰线缝入于表皮件10而形成。该针脚图案16所使用的装饰线的颜色、粗细、种类等没有特别限定。
[0102]
形成针脚图案16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从利用与压花图案14之间的协同效应来谋求观赏品质的提高的观点来看,针脚图案16的位置优选根据该压花图案14的位置来确定。
[0103]
为了确定针脚图案16的位置,能够在表皮件10的周缘部形成孔部17。
[0104]
即,在表皮件10的周缘部设有多个薄片10b。在这些薄片10b分别形成有孔部17。
[0105]
孔部17的位置只要能够确定针脚图案16与压花图案14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0106]
孔部17的形状、尺寸等没有特别限定。
[0107]
[2]内饰件
[0108]
如图2的(a)、图2的(b)所示,本发明的内饰件20具有上述的表皮件10和贴附有该表皮件10的基材21。即,内饰件20具有上述的表皮件10和贴有该表皮件10的基材21。
[0109]
在贴附于基材21的状态下,表皮件10具有包覆基材21的一面的包覆部101、自基材21的一面侧向另一面侧卷入并配置于该另一面上的卷入部102、设于包覆部101与卷入部102之间的弯折部103。
[0110]
而且,弯折部103包括薄壁部15。
[0111]
此外,在图2的(b)中,简化地表示表皮件10。
[0112]
即,在图2的(b)中,利用双点划线仅表示外观层12的外形。
[0113]
另外,在图2的(b)中,省略详细的形状而概略地表示基布层11的接结线11c。
[0114]
上述内饰件20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内饰件20的用途,列举汽车和铁道车辆等车辆、飞机、船舶、建筑等。具体而言,例示车门内饰板、车顶内饰、座椅材料等车辆内饰件。
[0115]
表皮件10的相对于基材21的贴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贴附方法,例如,列举借助粘接剂等进行的贴附、热熔接等公知的方法。
[0116]
另外,能够使吸音层、弹性层等其他的功能层夹入于表皮件10与基材21之间。
[0117]
上述基材21被设为用于内饰件20的芯。
[0118]
基材2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基材21的形状可以为实心体,也可以为中空体。
[0119]
基材21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基材21的材料可以是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中的任一种,也可以是含有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复合材料。作为有机材料,能够列举热塑性树脂、固化树脂等。作为无机材料,能够使用金属、合金、陶瓷等。
[0120]
在表皮件10中,上述包覆部101为表露于内饰件20的表面的部位。即,包覆部101为利用压花图案14等使内饰件20的外观性提高的部位。因此,包覆部101完全不包含薄壁部15。
[0121]
上述卷入部102为卷入于内饰件20的背面的部位。即,卷入部102为不引人注目的部位。因此,卷入部102全部由薄壁部15形成。另外,在对表皮件10进行了裁切时,形成于该表皮件10的外周缘的裁切面也包含在该卷入部102中。
[0122]
上述弯折部103为将卷入部102向内饰件20的背面卷入时使表皮件10弯折的部位。即,弯折部103包含如上所述作为表皮件10中容易弯折的部位的薄壁部15。
[0123]
具体而言,在弯折部103中,成为表皮件10的中央侧的内缘部分由包覆部101的一部分(外缘部分)形成,成为表皮件10的周缘侧的外缘部分由薄壁部15的一部分(内缘部分)形成。
[0124]
[3]内饰件的制造方法
[0125]
本发明的内饰件20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表皮件10的加工工序和将表皮件10贴附于基材21的贴附工序(参照图7、图8)。即,本发明的内饰件20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表皮件10的加工工序和将表皮件10粘贴于基材21的粘贴工序(参照图7、图8)。
[0126]
如图4所示,加工工序为以下工序:设为使基布层11与外观层12层叠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向厚度方向进行热压,形成压花图案14和薄壁部15。
[0127]
贴附工序具备:配置工序(参照图7),在该配置工序中,以表皮件10的基布层11成为基材21的一面侧的方式,在该基材的一面上配置表皮件10;以及卷入工序(参照图8),在该卷入工序中,将表皮件10的周缘部向基材21的另一面侧卷入。
[0128]
而且,通过在表皮件10的周缘部将包含薄壁部15的部位向基材21的另一面侧弯折来进行卷入工序。
[0129]
上述加工工序能够利用使用了上盘30a和下盘30b的热压来进行。
[0130]
图3是表示自底面观察的上盘30a的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图4中,作为上盘30a,而表示图3中的4-4指示线处的剖视图。
[0131]
如图3所示,上盘30a在成为平板状的基板31的底面的中央部分设有与压花图案14对应的形状的第1肋32。
[0132]
另外,上盘30a在基板31的底面的周缘部分设有第2肋33。该第2肋33以与薄壁部15对应的方式形成为框状。
[0133]
而且,上盘30a在基板31的底面的周缘部分设有多个穿孔销34。该穿孔销34配置于与薄片10b对应的位置。
[0134]
在进行热压时,如图4所示,在下盘30b的上表面以层叠状态载置基布层11和外观层12。
[0135]
然后,使上盘30a自外观层12侧接近,并在上盘30a与下盘30b之间对基布层11和外观层12进行热压。
[0136]
在上述热压中,基布层11的接结线11c由于第1肋32和第2肋33而大致同时热变形,然后,利用冷却将热变形时的形状固定,从而在一个工序中形成压花图案14和薄壁部15这两者。
[0137]
另外,在上述热压中,利用穿孔销34在薄片10b形成孔部17。
[0138]
另外,加工工序将形成上述的压花图案14和薄壁部15的工序作为第1工序,而能够具备该第1工序和形成针脚图案16的第2工序(参照图6)。
[0139]
第2工序通过使用图5所示的在上表面设有多个固定销41的夹具40来进行。在夹具40中,多个固定销41以彼此的相对位置与上述的多个穿孔销34的彼此的相对位置相同的方式设置。
[0140]
如图6所示,第2工序通过将表皮件10的孔部17固定于夹具40的固定销41来进行。即,固定销41被设为相对位置与穿孔销34相同,因此通过将孔部17固定于固定销41,能够确定针脚图案16与压花图案14之间的相对位置。
[0141]
如图7所示,上述贴附工序的配置工序通过在基材21的表面重叠表皮件10来进行。
[0142]
在该配置工序中,表皮件10以薄壁部15自基材21的周缘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
[0143]
如图8所示,上述贴附工序的卷入工序通过将表皮件10的周缘部弯折并设为弯折部103,而且将卷入部102向基材21的背面卷入来进行。
[0144]
表皮件10的周缘部的弯折以薄壁部15为基准来进行。
[0145]
即,如上所述,薄壁部15成为接结线11c在面料11a与里料11b之间被压扁的状态,从而容易弯折。因此,弯折部103中包含薄壁部15,通过将表皮件10弯折,能够无阻力且容易地进行卷入部102向基材21的背面的卷入。
[0146]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47]
本发明的表皮件和内饰件能够在各种技术领域中进行利用。具体而言,能够在车辆(汽车和铁道车辆等)、飞机、船舶、建筑、服装等各种产业的与表皮件相关的领域中适当地进行利用。
[0148]
附图标记说明
[0149]
10、表皮件;10a、外观面;10b、薄片;101、包覆部;102、卷入部;103、弯折部;11、基布层;11a、面料;11b、里料;11c、接结线;12、外观层;12a、外层;12b、内层;13、空隙;14、压花图案;15、薄壁部;16、针脚图案;17、孔部;20、内饰件;21、基材;30a、上盘;30b、下盘;31、基板、32、第1肋;33、第2肋;34、穿孔销;40、夹具;41、固定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