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基材与热塑性膜进行层压的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67340发布日期:2023-07-05 14:5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基材与热塑性膜进行层压的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用于用热塑性包覆(coating)材料、特别是膜连续地层压基材的方法和设备。基材也可以是膜。然而,基材也可以是由塑料、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固体。


背景技术:

1、用于用热塑性膜层压基材的各种方法是已知的。专利公开文献ep3183117b1描述了用于两个粘接膜型基材的方法和设备,至少一个膜在输送带上被引导经过冷却与加热装置,以使得膜的一侧被冷却而另一侧被加热。

2、专利公开文献ep3526042b1公开了一种类似的方法,在其中相反地一个膜在冷却辊上被引导并随后也在该辊上被连接至第二膜。

3、然而,正如已经发现,由于热塑性膜的长度与重力有关的或热导致的变化,在热塑性膜被供给并在随后的层压过程中出现了困难,特别是导致了膜的折叠或撕裂。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用于用热塑性膜层压基材的设备和方法,没有上述的缺点。

2、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有利的实施例和改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

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用于将基材与热塑性膜进行层压的设备,该设备具有层压单元,用于将基材与热塑性膜层压在一起;以及供给装置,用于将热塑性膜供给至层压单元。用于热塑性膜的供给装置具有用于加热膜的第一侧的装置以及用于冷却膜的第二侧的装置,以及多个可控驱动的辊,经由所述多个可控驱动的辊,膜被引导经过用于加热的装置以及用于冷却的装置,并且膜的张力可以经由驱动的辊的速度而调节。

4、层压单元在此以及如下被理解为意味着这样一种设备,该设备执行用热塑性膜包覆基材、尤其是借助于压力执行用热塑性膜包覆基材。为此目的,辊大体上被设置,借助于所述辊,两个膜被引导(如果基材被指定为膜的话)。如果基材不被指定为膜的话,则层压单元通常还包括至少一个辊,借助于所述至少一个辊,热塑性膜被施加至所述基材。

5、该设备具有的优点是,它允许热塑性膜借助于可控驱动的辊以实际上无接触的方式被引导。因此,在供给装置中,膜不会(至少分部分地)平躺在输送带上或平躺在具有较大直径的辊上或另一表面上,而仅仅通过可控驱动的辊在规定的点处被支承和被运输,并且可选地以无接触的方式被偏转并否则被引导。因为驱动的辊的转速可以被控制、特别是被均匀调节,所以膜中的张力或张紧可以通过积累/建立各个辊之间的速度差而被平衡。例如,如果受到引导的膜失去张力,则两个辊之间的速度差可以设定成膜被再次张紧。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加热热塑性膜使得膜既膨胀也软化。

6、用于将基材与热塑性膜进行层压的设备还可以具有用于基材的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的设计取决于基材的类型。特别地,红外发射器可以被设置作为用于加热膜的装置,但是其它热源例如激光器也可以被设置。例如,为了进行冷却,冷却金属片材可以被设置。

7、根据一个实施例,驱动的辊在膜的移动的方向上被布置,至少在用于冷却的装置和用于加热的装置的上游和下游。该实施例具有的优点在于,由于加热或冷却膜所造成的热塑性膜的长度改变可以通过调节辊的速度而得到补偿。

8、热塑性膜特别在距用于加热的装置一距离处被引导。因此,热塑性膜不会与用于加热的装置的元件接触。

9、用于冷却的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冷却辊,膜附着在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辊上被引导。在该实施例中,可控驱动的辊可以特别设置在冷却辊的上游,借助于所述可控驱动的辊,膜的张力可以经由与冷却辊的速度差而被控制或被调节。

10、替代地,热塑性膜可以在距用于冷却的装置一距离处被引导。在后一种情况中,用于冷却的装置沿着在辊之间张紧的膜幅面布置在供给装置中,但是并不是与用于加热的装置相比位于膜的同一侧,而是位于相反侧。

11、根据一个实施例,栅网(grid)在用于加热的装置与热塑性膜之间布置,以便保护用于加热的装置免于与膜的任何接触。此类栅网具有的优点在于,它们防止热塑性膜与用于加热的装置之间的接触。作为一种附加的安全机制,供给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在热塑性膜与用于加热的装置之间产生气流的装置。

12、用于产生气流的装置可以被设计为鼓风机、压缩气源或者作为真空源。该装置的优点在于如果膜的幅面张力太低或者如果幅面撕裂,则膜被防止贴附至栅网或被防止贴附至加热设备。为此目的,在幅面张力失去时,用于产生气流的装置可以被自动地和/或被手动地开机。在这种情况中,例如,所述装置可以在用于加热的装置与膜或栅网之间鼓吹冷空气。如果设置栅网的话,则空气通过栅网逃脱并且将膜从用于加热的装置吹离。

13、存在用于驱动的辊以及可选地供给装置的附加的辊或偏转辊的布置的多种方案。例如,热塑性膜可以在供给装置中至少分部分地竖直向上和/或向下被引导。然而,热塑性膜还可以至少分部分地倾斜向上和/或向下被引导。另外,热塑性膜可以至少分部分地在圆弧上被引导。如何布置可以取决于可用的空间以及其它实际考虑因素等。

14、根据一个实施例,供给装置具有用于膜的替代的供给路径,该替代的供给路径不包含任何用于加热的装置或任何用于冷却的装置。在该替代的供给路径上,膜因而被无加热地供至层压单元。如果热塑性膜不被用于层压而是另一种材料被使用的话或者如果膜与基材之间的连接以不同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单独施加的粘合剂被建立的话,则替代的供给路径可以例如被使用。特别地,如果不同的方法在一个系统中被同时地或交替地使用的话,则替代的供给路径的存在是有利的。

15、根据一个实施例,设备具有用于收集在用于冷却的装置上产生的冷凝物的装置。该装置可以例如被设计为槽,并且可以被放置成所述槽从用于冷却的装置收集由于湿环境空气形成并掉落的冷凝物。正如已经名义上发现的,在用于冷却的装置上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显著量的冷凝物可以形成,这些量因为它们可以破坏热塑性膜的表面等而将不会以不可控的方式进入到系统中。

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用于将基材与热塑性膜进行层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膜供给至层压单元,借助于多个可控驱动的辊来实现所述供给,经由所述多个可控驱动的辊,膜被引导,膜在供给的过程中在第一侧上被加热并且在第二侧上被冷却,在供给的过程中控制膜的张力,并且膜的张力特别还经由驱动的辊的速度被调节。

17、特别地,供给装置中的速度可以分部分地被调节,这通过这样的事实而实现,即驱动的辊可以个别地被调节。如果辊可以关于速度彼此独立地被调节,则可以设定连续的辊之间的存在差异的速度,由此,膜中的张力可以被建立或者被释放。

18、在该方法中,膜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至少分部分地被引导,并且可以仅仅在特定的点处通过可控驱动的或者简单的辊被支承。这还优点在于,与在输送带上或者经由辊引导的情况相比,在膜上出现更低的摩擦力。

19、也可以以膜的形式或者其它形式出现的基材也可以被供给至层压单元。

20、根据一个实施例,膜在距用于加热的装置一距离处通过吹到膜与用于加热的装置之间的空间中的空气被保持。为此目的,特别地可以设置成吹入到空间内的空气通过栅网中的开口排出并且将膜从用于加热的装置吹离。

21、根据一个实施例,在用于冷却的装置上形成的冷凝物被吸收并且如果必要的话被去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