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反应堆顶流布水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8735发布日期:2023-10-06 02:0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用于大规模廉价能源用氢的生产,属可再生氢能源开发、生产領域。


背景技术:

1、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非常大、而且不受控制,对其反应生成的爆炸冲击波力采用冲击波导向扳技术和组合式扳块抗爆技术(另案申请)化解,对于反应产生的巨大热能采用投放巨量水源,利用水分子在产生热解反应时会吸收大量能量的特性、利用这极其強烈吸收热量的过程、消耗和转化聚变反应产生强大的能量,由于巨大的核聚变能引发水的热解反应进行的非常猛烈和快速,所以水的消耗量随之也非常大。将大量的热解反应生成气体及时排出堆外是反应堆运行中必须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及时补充水份是反应堆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了保证热团上方空间有充足的水分子存、并且用它和聚变反应生成热能产生巨烈热解反应,制造和生產氢能。同时利用水碰到高温后产生激烈热解爆炸式反应、生成的爆炸和冲击波力,阻止热团位置无序上移和扩张,为了限制和束缚热团和降低排出反应堆顶的超高温气体温度不,所以在反应堆顶堵头外围的淋沐给水网之间,再设置一圈可以向反应堆芯受热面板前方施加更大量的流布供水的流布水帘,利用水帘形成向瀑布水流,和堆底喷出的吸热水墙共同配合、组成一道阻止热团及外围热体能量向外无序沿伸和传播挡热墙,达到阻止热团及外围热体能量向外无序沿伸、降低通过堆顶堵头气体和热体温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聚变反应堆运行初始,反应生成的热团和包裹在外围的超高温热体快速向外沿伸,为了制止热团能量无序向外沿伸、扩散和热团自身上升位移,需要在热团周围特别是上部提供大量用于热解反应用水的水源,才能将热团紧紧的束缚在预先设计和规定的位置上。本系统在聚变反应堆预定的加水方案、大多数都是以喷出或淋沐为主、这些工艺的供给水量有限,为了缓解聚变反应释放能量特别強大、需用超大量的水的需求,和更好吸收热团能量的目的,本发明在反应堆顶淋沐给水网之间、再设置增加一圈可以大量对反应堆芯受热面前方,灌注瀑布式水墙的流布供水圈,这层在反应堆顶形成一圈自上而下的流布灌注供水的供水圈将要在堆芯受热面墙前形成一道自上而下的灌加流布形成的瀑布式巨大的吸热水圈,和堆底喷出的自下而上吸热水墙接规后相互配合、形成对聚变反应生成热团能量的屏蔽、隔离层,使巨大的热团能量无法用对流和辐射方式穿透吸热水墙。这里也是反应堆大量消耗聚变反应能量进行水的热解反应、制取氢气的最主要区域之一。本发明涉及的流布供水圈结构是这样配制的,首先在反应堆外设置一条或数条口径较大的流布水供水管路,供给反应堆壁上设置的流布水箱储水室蓄水,再在储水箱朝下、可对应受热面壁前、和由堆底喷出的吸热水墙正上方相接的部位开孔,使流布水箱的流布注水能达到和正下方的吸热水墙圈接规的目的。流布水箱储水流布孔下方再安置几组可调节位置和角度的流布挡水板,使反应堆流布水瀑布墙薄厚可调,精准、及时的吸收堆顶部位的热体和等离子体携带的能量,还可通过流布加水形成自上而下的瀑布式水圈墙和“聚变反应堆底吸热水墙”(另案申请)技术涉及的吸热水墙接规,形成一道自反应堆底下而上和堆顶连接向巨大的吸热水圈,牢牢的将热团能量圈死在吸热水墙圈内。

2、由于本发明涉及的流布供水圈供水量巨大,调节流布水箱流布注水孔便能很快调节对吸热水瀑布墙圈上方供水量的大小,可以做到了对热团位置精准控制和保证反应堆的安全运行的措施。

3、调整档水扳相互之间角度,可形成对堆顶部位内腔较大范围的流布注水,事故时由于流布供水圈和堆底吸热水墙连通,还可以和反应堆底连通池、反应堆中部设置的呼吸管相互配合,可以很快消除事故及事故隐患、使反应堆尽快回到正常运行的脚步中来。



技术特征:

1.聚变反应堆顶流布水圈是在反应堆顶外壁设置一圈流布水箱,水箱中设置流布储水室和由堆外供水的系统连接。面向堆顶内壁处设置可调节大小的流布注水孔洞,孔洞下方再安置几组可调节位置和角度的流布水挡板,调节孔洞大小便可调节这道自上而下的瀑布式流布水圈墙含水量大小,调节挡水扳位置和角度便可调节流布加水形成的水圈墙的薄厚程度和位置。流布形成的水圈和由堆底喷出的吸热水墙正上方接规,在反应堆上下、受热面壁前,形成一道贯通堆顶和堆底的挡热水幕墙。

2.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特点、用于各种聚变反应堆内对热团生成能热量的针对堆顶部位及内腔设备的工作和应用系统中。

3.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特点、用于各种聚变反应堆堆顶部位及内腔防止热团能量无序扩散的系统中。

4.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特点、用于其它各种类型反应堆解决对堆顶部位及内腔针对热团能量控制的系统中。

5.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特点、用于各种类型反应堆解决对堆顶部位及内腔针对热团能量隔热或冷却的系统中。


技术总结
聚变反应堆顶流布水圈是,先在反应堆顶外壁设置一圈流布水箱,水箱中设置流布储水室和由堆外供水的系统连接。面向堆顶内壁处设置可调节大小的流布注水孔洞,孔洞下方再安置几组可调节位置和角度的流布水挡板,调节孔洞大小便可调节这道自上而下的瀑布式流布水圈墙含水量大小,调节挡水扳位置和角度便可调节流布加水形成的水圈墙的薄厚程度和位置。流布形成的水圈和由堆底喷出的吸热水墙正上方接规,在反应堆上下、受热面壁前,形成一道贯通堆顶和堆底的挡热水幕墙。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鸿庆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