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匣式装弹机及其装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840446发布日期:2022-07-23 00: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弹匣式装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弹仓(1)、外壳(3)、子弹引导装置(6)、擒纵机构(7)、定向门(9)、托弹架(10)、压弹室(11)、往复电机(12)及基座(13),其中压弹室(11)及往复电机(12)分别安装于基座(13)上,所述压弹室(11)内部设有落弹通道(1104),所述往复电机(1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托弹架(10)及子弹推板(14);所述定向门(9)安装于压弹室(11)上,所述定向门(9)上开设有子弹过孔(901);所述外壳(3)的底部与定向门(9)连接、顶部连接有所述弹仓(1),所述外壳(3)内分别容置有子弹引导装置(6)及擒纵机构(7),所述子弹引导装置(6)与擒纵机构(7)之间形成子弹容纳区(8);所述子弹引导装置(6)保持固定,所述往复电机(12)驱动托弹架(10)及子弹推板(14)同步前后往复移动,所述托弹架(10)在前后往复移动过程中控制定向门(9)的开关及驱动擒纵机构(7)的升降,所述子弹过孔(901)在定向门(9)处于开启状态分别与子弹容纳区(8)及落弹通道(1104)连通,所述弹仓(1)内的子弹逐个依次经子弹容纳区(8)、子弹过孔(901)落入落弹通道(1104),并通过子弹推板(14)推入弹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匣式装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引导装置(6)及擒纵机构(7)相对面均包括平面、斜面,进而使所述子弹引导装置(6)及擒纵机构(7)相对面之间形成端面呈曲线形的子弹容纳区(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匣式装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容纳区(8)的顶部与弹仓(1)下端的子弹输送接口(2)相连通,所述子弹容纳区(8)的底部位于定向门(9)上子弹过孔(901)的上方;所述子弹容纳区(8)的宽度保证子弹只能由下至上依次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匣式装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引导装置(6)包括引弹排序板(601)及导向板(602),所述导向板(602)与外壳(3)和/或定向门(9)固接,所述引弹排序板(601)的下部与导向板(602)远离子弹引导装置(7)的表面固接,所述引弹排序板(601)的上部位于导向板(602)的上方,且所述引弹排序板(601)上部及导向板(602)朝向子弹引导装置(7)的表面均设有用于形成子弹容纳区(8)的平面、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匣式装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擒纵机构(7)包括擒纵板(701)及运动支撑脚(702),所述擒纵板(701)上部朝向子弹引导装置(6)的表面分别设有用于形成子弹容纳区(8)的平面、斜面,所述运动支撑脚(702)安装于托弹架(10)的顶部、随所述托弹架(10)前后往复移动,所述运动支撑脚(702)在前进过程中使擒纵板(701)上升,所述擒纵板(701)在运动支撑脚(702)后退过程中降下复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匣式装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对应擒纵板(701)所在一侧的底部设有供擒纵板(701)升降的豁口,所述擒纵板(701)的底部由外壳(3)露出,且所述擒纵板(701)的底部设有斜面或弧面;所述运动支撑脚(702)朝向擒纵板(701)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运动支撑脚(702)的斜面在随托弹架(10)移动过程中与擒纵板(701)底部的斜面或弧面接触,进而实现所述擒纵板(701)的升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匣式装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擒纵板(701)底部朝向子弹引导装置(6)的一侧设有挡板槽(709),所述定向门(9)上开设有挡板孔(902),防滑落挡板(711)的上端固接于所述挡板槽(709)内,所述防滑落挡板(711)的下端由挡板孔(902)穿过;所述防滑落挡板(711)随擒纵板(701)升降,所述防滑落挡板(711)的下端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位于挡板孔(902)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匣式装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门(9)上的子弹过孔
(901)为长方形孔,两端的孔距小于中间的孔距,所述子弹过孔(901)两端的孔距小于子弹除尖端以外其余部位的直径,且大于子弹尖端直径,所述子弹过孔(901)中间的孔距大于子弹任意部位的直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匣式装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弹架(10)的底部与往复电机(12)的输出端连动,所述托弹架(10)的顶部分别设有定向门挡板(1001)及用于与擒纵机构(7)连接的支撑脚安装板(1002),所述定向门挡板(1001)位于定向门(9)的下方,通过所述定向门挡板(1001)随托弹架(10)的前后往复移动控制子弹过孔(901)的开关;所述定向门挡板(1001)与支撑脚安装板(1002)之间留有供外壳(3)与定向门(9)进行连接的间隙(1003)。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匣式装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弹通道(1104)顶部的两侧为由上至下逐渐内缩的弧面,所述落弹通道(1104)的底部呈长方形,所述落弹通道(1104)底部两侧的压弹室(11)上均开设有推弹孔(1102);所述子弹推板(14)位于压弹室(11)的一侧,所述压弹室(11)的另一侧安装有弹匣连接架(16),所述落弹通道(1104)内的子弹通过子弹推板(14)经推弹孔(1102)推入弹匣中。11.一种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弹匣式装弹机的装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仓(1)内的子弹在重力作用下聚集至弹仓(1)底端的子弹输送接口(2),并经所述子弹输送接口(2)依次进入子弹容纳区(8)内,所述往复电机(12)通过托弹架(10)带动擒纵机构(7)上升,所述定向门(9)上的子弹过孔(901)同时打开,所述子弹容纳区(8)最底部的子弹在擒纵机构(7)上升过程中通过子弹过孔(901)后尖端朝下地落入落弹通道(1104),所述弹仓(1)的子弹在擒纵机构(7)下降过程中经子弹输送接口(2)进入子弹容纳区(8)的顶部;所述落弹通道(1104)内的子弹在擒纵机构(7)升降的同时通过子弹推板(14)推入弹匣。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轻武器射击配套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弹匣式装弹机及其装弹方法,压弹室及往复电机分别安装于基座上,压弹室内部设有落弹通道,往复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托弹架及子弹推板;定向门安装于压弹室上,定向门上开设有子弹过孔;外壳的底部与定向门连接、顶部连接有弹仓,外壳内分别容置有子弹引导装置及擒纵机构,子弹引导装置与擒纵机构之间形成子弹容纳区;子弹引导装置保持固定,往复电机驱动托弹架及子弹推板同步前后往复移动,托弹架在前后往复移动过程中控制定向门的开关及驱动擒纵机构的升降。本发明设计简洁流畅,从子弹进仓、排序下落、方向调整到进入压弹仓,各结构衔接紧密、联动流畅、不卡弹、压弹速度快、装弹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于殿春 王澍 佟盛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中科智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7/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