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阻隔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09614发布日期:2022-11-02 16:4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阻隔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阻隔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量子点又称“纳米晶”,是一种重要的低维纳米级别的半导体材料,通过对这种纳米半导体材料施加一定的电场或光压,它们便能够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而发出的光的频率与半导体的尺寸大小是直接相关的,因而通过调节这种纳米半导体的尺寸就可以调控其发出的光的颜色。由于这种性质量子点常用于显示技术领域。
3.量子点薄膜是显示技术领域的常用部件,目前的量子点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将量子点材料与树脂混合均匀形成涂料,并采用两片水氧阻隔膜将量子点胶层夹在中间,形成类似于“三明治”的结构。由于量子点粒径一般在1~10nm之间,比表面积非常大,从而导致氧气和水汽容易对量子点表面产生破坏,降低量子点的光转换效率,并导致荧光猝灭的现象。量子点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对水汽和氧气的敏感性,故在光电显示行业,一般采用高阻隔薄膜对其进行结构性封装并制备成量子点膜应用于背光模组中。量子点的效率与水氧阻隔膜的水氧阻隔率直接相关,而目前市面上不同商家的水氧阻隔膜实际的效果有所差异,这可能会导致量子点膜实际在应用中寿命短,易失效等问题,特别是在温湿度相对较高的一些环境下,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量子点膜的水氧阻隔效果对于其在显示行业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阻隔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新型高阻隔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疏水型硬化层、量子点层和两片水氧阻隔膜,所述量子点层位于两片水氧阻隔膜之间,所述疏水型硬化层位于每片水氧阻隔膜的外侧。
7.进一步的,所述量子点层包括下列原料组分,各组分重量配比为:量子点层胶黏树脂100、散射粒子15、红量子点5、绿量子点5;
8.所述疏水型硬化层包括下列原料组分,各组分重量配比为:疏水型硬化层胶黏树脂100、疏水型助剂0.5;
9.所述量子点层和疏水型硬化层的重量配比为:10比1。
10.进一步的,所述散射粒子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形状呈透明微球状,粒径范围1-20um;
11.所述量子点层胶黏树脂的成分为uv固化丙烯酸类树脂材料;
12.所述疏水型硬化层胶黏树脂的成分为uv固化型丙烯酸类树脂材料。
13.一种新型高阻隔量子点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步骤一:按照比例称取所有原料,将散射粒子和量子点层用胶黏树脂均加入搅拌器中,搅拌20min,使粒子均匀的分散到树脂中,形成涂液;
15.步骤二:将红量子点和绿量子点加入到涂液中,搅拌30min;
16.步骤三:取出搅拌器中的涂液,通过狭缝涂布的方式,将涂液涂布在两片水氧阻隔膜之间;
17.步骤四:涂布完成后通过uv灯的照射对胶层进行固化,这样得到了量子点膜的半成品;
18.步骤五:将疏水助剂和疏水型硬化层胶黏树脂加入搅拌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形成胶水;
19.步骤六:将步骤五形成的胶水通过网纹涂布的方式涂布在每片水氧阻隔膜的外侧;
20.步骤七:通过uv固化使疏水型硬化层充分交联,即可得到多层结构的量子点薄膜。
21.进一步的,制备完成后,疏水型硬化层的厚度为2um,量子点层的厚度为95um。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本发明在传统的量子点薄膜阻隔膜的上下表面涂布一层uv型的硬化层树脂,并且在硬化膜的涂液中加入一种疏水型助剂,该量子点结构对水汽具有排斥作用,水滴在硬化层表面具有较大的水滴接触角,对比未涂布硬化层的量子点膜,可以降低量子点膜的失效边,可以进一步增加量子点膜的水氧阻隔效果;并且硬化层还具有表面爽滑,耐摩擦性能好,硬度高的特点,在背光模组中可以改善膜片间的划伤效果;除此之外,硬化层的厚度很薄,不会增加背光模组的厚度,有利于整体模组的轻薄化;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点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实现,具有工业量产性。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6.101-疏水型硬化层;103-量子点层;102-水氧阻隔膜;106红色量子点;107-绿色量子点;108-散射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9.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高阻隔量子点膜,包括疏水型硬化层101、量子点层103和两片水氧阻隔膜102,所述量子点层103位于两片水氧阻隔膜102之间,所述疏水型硬化层101位于每片水氧阻隔膜102的外侧。
30.所述量子点层103包括下列原料组分,各组分重量配比为:量子点层胶黏树脂100、散射粒子15、红量子点5、绿量子点5。其中散射粒子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形状呈透明微球状,粒径范围1-20um,胶黏剂为uv固化丙烯酸类树脂材料,量子点层的厚度为95um。
31.所述疏水型硬化层101包括下列原料组分,各组分重量配比为:疏水型硬化层胶黏树脂100、疏水型助剂0.5,所用的胶粘树脂为uv固化型丙烯酸类树脂材料,疏水型硬化层101的厚度为2um。
32.所述量子点层103和疏水型硬化层101的重量配比为:10比1
33.一种新型高阻隔量子点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4.步骤一:按照比例称取所有原料,将散射粒子和量子点层用胶黏树脂均加入搅拌器中,搅拌20min,使粒子均匀的分散到树脂中,形成涂液;
35.步骤二:将红量子点和绿量子点加入到涂液中,搅拌30min;
36.步骤三:取出搅拌器中的涂液,通过狭缝涂布的方式,将涂液涂布在两片水氧阻隔膜102之间;
37.步骤四:涂布完成后通过uv灯的照射对胶层进行固化,这样得到了量子点膜的半成品;
38.步骤五:将疏水助剂和疏水型硬化层胶黏树脂加入搅拌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形成胶水;
39.步骤六:将步骤五形成的胶水通过网纹涂布的方式涂布在每片水氧阻隔膜102的外侧;
40.步骤七:通过uv固化使疏水型硬化层充分交联,即可得到多层结构的量子点薄膜。
4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