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装置充气系统、充气方法、火箭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23312发布日期:2023-04-05 23:2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防振装置充气系统、充气方法、火箭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火箭的动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防振装置充气系统、防振装置充气系统的充气方法、火箭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低温液体火箭中,蓄压器是抑制液体推进火箭中的激振现象的关键装置,其特点是容积小、充气精度要求高、密封性要求高。

2、相关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蓄压器膜盒组件在高压力下容易失稳的问题,目前低温火箭采取的充气方法是在射前液氧加注过程中对蓄压器进行充气,通过人员在现场缓慢控制充气针阀,实现充气精度的控制,在箭上设置手阀满足很高的密封性要求。

3、但是,目前这种充气方式,由于充气板容易堵塞,充气的控制精度低,无法实现低温推进剂加注过程中的自动充气。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振装置充气系统、防振装置充气系统的充气方法、火箭和存储介质。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振装置充气系统,包括:减压组件,具有减压进气口和减压出气口,所述减压进气口与气源连接;多个第一充气组件,具有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每个所述第一充气组件的所述上游节点与所述减压出气口连接;缓冲瓶,具有缓冲进气口和缓冲出气口,所述缓冲进气口与所述下游节点与连接;放气组件,与所述缓冲出气口连接,用于放气;蓄压器,具有蓄压进气口,所述蓄压进气口与所述缓冲出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充气组件;其中,所述减压组件的所述减压出气口、所述缓冲瓶的所述缓冲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充气组件的出气口分别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减压组件、所述放气组件、所述第一充气组件和所述第二充气组件分别通讯连接。

3、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防振装置充气系统,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充气组件作为容错控制方式,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可以保证对蓄压器的充气过程的自动控制,可以实现低温火箭蓄压器远程自动充气,与贮箱增压的相对精度相比,蓄压器自动充气精度提高了2~3个数量级,在确保高可靠性、高精度充气的同时,实现了蓄压器充气的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值守和操作。

4、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振装置充气系统还包括:进气管路,一端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游节点连接,所述减压组件设于所述进气管路上;其中,所述减压组件包括从所述进气管路的上游到下游依次设置的第一减压器和第二减压器。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充气组件包括:第一充气支管路,设有所述上游节点和所述下游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充气支管路上从所述上游节点到所述下游节点依次设有第一充气阀和充气板。

6、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振装置充气系统还包括:出气管路,一端与所述缓冲出气口连接;所述蓄压器包括:助推蓄压器,与助推充气组连接,所述助推充气组与所述出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助推充气组适于向所述助推蓄压器充气;芯一级蓄压器,与芯一级充气组连接,所述芯一级充气组与所述出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芯一级充气组适于向所述芯一级蓄压器充气。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助推充气组包括:第二充气支管路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助推蓄压器的进气口连接;多个第二充气阀,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设于所述第二充气支管路上。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芯一级蓄压器设置为多个,所述芯一级充气管路包括:第三充气支管路,一端与所述芯一级蓄压器的进气口连接;第四充气支管路,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充气支管路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充气支管路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三充气阀,所述第四充气支管路上设有设有一个所述第四充气阀,多个所述第三充气支管路分别与所述第四充气阀的出气口连接。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气组件包括:放气管路;其中,所述放气管路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设有放气阀和放气板。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振装置充气系统的充气方法,包括:控制减压组件将气体介质的压力值减压至压力区间值内;关闭放气组件,打开任一充气组件,获取所述缓冲出气口的缓冲压力值;根据所述缓冲压力值与蓄压器压力值的比较结果来控制第一充气阀组的打开或关闭;根据所述缓冲压力值与预设压力区间值的比较结果来控制第一充气组件、第二充气组件和放气组件的打开或关闭;首先启动所述第一充气组件,并当蓄压器自动充气后第一时间,且第一压差小于0.01mpa,则切换至所述第二充气组件。

11、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防振装置充气系统的充气方法,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充气组件作为容错控制方式,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可以保证对蓄压器的充气过程的自动控制,可以实现低温火箭蓄压器远程自动充气,与贮箱增压的相对精度相比,蓄压器自动充气精度提高了2~3个数量级,在确保高可靠性、高精度充气的同时,实现了蓄压器充气的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值守和操作。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缓冲压力值与预设压力区间值的比较结果来控制第一充气组件、第二充气组件和放气组件的打开或关闭,具体包括:当所述缓冲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保持所述第一充气组件为打开状态;当所述缓冲压力值大于第三预设值,关闭所述第一充气组件;当所述缓冲压力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值,则保持所述第一充气组件为上一时刻状态;当所述缓冲压力值大于第四压力值,则关闭第二充气组件,并打开所述放气组件以放气;当所述缓冲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关闭所述放气组件,并打开所述第二充气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三预设值和所述第四预设值依次递增。

13、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振装置充气系统的充气方法还包括:当启动充气后在第一时间段之后,所述缓冲压力值的下降值小于第一压差,则关闭第三充气阀和第四充气阀;当所述缓冲压力值小于第五预设值,则保持所述第一充气组件为打开状态;当所述缓冲压力值大于第七预设值,则关闭所述第一充气组件;当所述缓冲压力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五预设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七预设值,则保持所述第一充气组件为上一时刻状态;当所述缓冲压力值大于第八压力值,则关闭第二充气阀,并打开放气组件以放气;当所述缓冲压力值大于第五预设值且小于第六预设值,则关闭所述放气组件,并打开所述第二充气阀;当启动充气后在第一时间段之后,所述缓冲压力值的下降值小于第一压差,则关闭所述第二充气阀。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预设值的取值满足:min{pmz,pm1};所述第二预设值的取值满足:min{pmz,pm1}+0.005;所述第三预设值的取值满足:min{pmz,pm1}+0.01;第四预设值的取值满足:min{pmz,pm1}+0.015;所述第五预设值的取值满足:max{pmz,pm1};所述第六预设值的取值满足:max{pmz,pm1}+0.005;所述第七预设值的取值满足:max{pmz,pm1}+0.01,所述第八预设值的取值满足:max{pmz,pm1}+0.015;其中,pmz表示助推蓄压器的目标压力预设值,pm1表示芯一级蓄压器的目标压力预设值,pmz〉pm1。

15、上述技术方案中,助推蓄压器的目标压力值满足:pmz≤p助推≤pmz+0.01;芯一级蓄压器的目标压力值满足:pm1≤p芯一级≤pm1+0.01;其中,p助推表示助推蓄压器的目标压力值,p芯一级表示芯一级蓄压器的目标压力值,充气单位:mpa。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减压组件将气体介质的压力减压至第一压力值,具体包括:控制第一减压器将气源压力减至压力值位于第一区间值内;控制第二减压器将所述第一区间值的压力值减至第二区间值内;其中,所述压力值包括所述第二区间值内的任一数值。

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火箭,包括: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充气系统。

18、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火箭,由于包括上述的防振装置充气系统,因此,该火箭具备防振装置充气系统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充气系统的充气方法。

20、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实现防振装置充气系统的充气方法,因此具备防振装置充气系统的充气方法的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