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39164发布日期:2023-03-22 08:5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装饰光学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饰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光学膜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表面光滑,其膜层之间的界面呈几何分割,膜层的折射率在界面上可以发生跃变,但在膜层内是连续的,可以是透明介质,也可以是吸收介质,可以是法向均匀的,也可以是法向不均匀的,随着光学膜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应用,出现了用于装饰的装饰光学膜。
3.现有的装饰光学膜为单一薄膜,不仅不便于安装固定于安装面,而且表面无法便捷的固定其他装饰物,也没有设置保护结构,膜表面易磨损,影响美观,并且整体结构强度和韧性不足,无法满足不同凹凸程度的装饰面,适用性差,所述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装饰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装饰光学膜,其包括:
7.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底面涂布有下粘合层,所述光学膜层通过下粘合层固定设置在安装基层顶部;
8.上粘合层,所述上粘合层涂布在光学膜层顶面,所述光学膜层通过上粘合层与支撑保护层底面连接固定;
9.外防护层,所述外防护层包覆设置在光学膜层、下粘合层、安装基层、上粘合层和支撑保护层四周,所述外防护层内侧顶面与支撑保护层顶面贴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光学膜层的厚度为0.5-1mm。
11.优选的,所述下粘合层和上粘合层均为光固化丙烯酸类树脂或聚硅氧烷树脂。
12.优选的,所述安装基层包括支撑基底、内支撑层和底接触面,所述支撑基底中心设置有内支撑层,所述支撑基底底面设置有底接触面。
13.优选的,所述支撑基底的材质为喷熔无纺布,所述内支撑层为细密柔性钢丝网,所述底接触面为表面粗糙的连续波浪面。
14.优选的,所述外防护层为透明聚氨酯硅胶复合材料,所述外防护层底面与安装基层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15.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饰光学膜制备方法,所述装饰光学膜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
16.s10、光学膜层的制备;
17.s20:装饰光学膜的制备;
18.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
19.s11、制备改性添加剂,按照质量比90-100:20-30:10-20:1-5将水、磷酸锌、二氧化硅和硼砂依次加入搅拌设备搅拌均匀,在搅拌的同时调节ph至3.5-4.0,搅拌结束后静置36-48h,排出沉淀固体,烘干后并研磨,得到粉末状的改性添加剂;
20.s12、取用粉末状的改性添加剂加入薄膜浆料原料中搅拌均匀,得到薄膜浆料,取洁净薄膜基材,将薄膜浆料涂布在基材表面,达到要求厚度后,通过紫外线固化机对基材表面涂布的薄膜浆料进行照射固化,固化后从薄膜基材上剥离,得到光学膜层;
21.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
22.s21:取用中心热压固定有细密柔性钢丝网的喷熔无纺布,将喷熔无纺布底面热压成波浪型弯曲,并将波浪型弯曲面打磨粗糙;
23.s22:在喷熔无纺布顶面均匀涂布下粘合层,并将制得的光学膜层覆盖在下粘合层上,待下粘合层固化后,在光学膜层顶面均匀涂布相同厚度的上粘合层,并将透明环氧树脂膜固定在上粘合层上,作为支撑保护层,静置待上粘合层固化,得到原膜;
24.s23:将原膜置于模具内,底部安装基层与模具底部贴合,在原膜四周和顶部浇注透明聚氨酯硅胶复合材料,待透明聚氨酯硅胶复合材料固化后,作为外防护层,得到成品装饰光学膜。
25.优选的,所述改性添加剂与薄膜浆料原料的质量比为1-2:10。
26.优选的,所述透明聚氨酯硅胶复合材料的厚度大于0.5mm。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8.通过优化装饰光学膜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整体结构强度和韧性,令装饰光学膜能够大幅弯曲,满足不同凹凸程度的装饰面,提高了适用性,同时能稳定安装固定于安装面,且表面能稳定的固定其他装饰物,并且通过保护结构,避免光学膜在安装使用时受损,令装饰光学膜能长时间稳定工作,且保持美观。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仰视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安装基层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光学膜层;2、下粘合层;3、安装基层;301、支撑基底;302、内支撑层;303、底接触面;4、上粘合层;5、支撑保护层;6、外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38.一种装饰光学膜,其包括:
39.光学膜层1,光学膜层1底面涂布有下粘合层2,光学膜层1通过下粘合层2固定设置在安装基层3顶部,光学膜层1的厚度为0.5-1mm;
40.上粘合层4,上粘合层4涂布在光学膜层1顶面,光学膜层1通过上粘合层4与支撑保护层5底面连接固定;
41.外防护层6,外防护层6包覆设置在光学膜层1、下粘合层2、安装基层3、上粘合层4和支撑保护层5四周,外防护层6内侧顶面与支撑保护层5顶面贴合连接,下粘合层2和上粘合层4均为光固化丙烯酸类树脂或聚硅氧烷树脂。
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层3包括支撑基底301、内支撑层302和底接触面303,支撑基底301中心设置有内支撑层302,支撑基底301底面设置有底接触面303,上述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加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和韧性,令膜体能大幅弯曲,且能通过胶粘剂与不同安装面稳定连接。
43.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基底301的材质为喷熔无纺布,内支撑层302为细密柔性钢丝网,底接触面303为表面粗糙的连续波浪面,上述的结构设计增加了膜体的韧性,抗拉伸且能在弯曲贴合不同安装面时保持稳定,粗糙的波浪面增加了与胶粘剂的接触面积,令膜体能更加稳定的安装。
4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防护层6为透明聚氨酯硅胶复合材料,外防护层6底面与安装基层3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上述的结构设计令外防护层6能够对光学膜层1、下粘合层2、安装基层3、上粘合层4和支撑保护层5进行阻挡保护,不仅避免氧化,而且能避免内部结构受损,同时外防护层6表面还能够固定不同装饰物,提高装饰光学膜的使用效果。
45.一种装饰光学膜制备方法,所述装饰光学膜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
46.s10、光学膜层的制备;
47.s20:装饰光学膜的制备;
48.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
49.s11、制备改性添加剂,按照质量比90-100:20-30:10-20:1-5将水、磷酸锌、二氧化硅和硼砂依次加入搅拌设备搅拌均匀,在搅拌的同时调节ph至3.5-4.0,搅拌结束后静置36-48h,排出沉淀固体,烘干后并研磨,得到粉末状的改性添加剂;
50.s12、取用粉末状的改性添加剂加入薄膜浆料原料中搅拌均匀,得到薄膜浆料,取洁净薄膜基材,将薄膜浆料涂布在基材表面,达到要求厚度后,通过紫外线固化机对基材表
面涂布的薄膜浆料进行照射固化,固化后从薄膜基材上剥离,得到光学膜层;
51.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
52.s21:取用中心热压固定有细密柔性钢丝网的喷熔无纺布,将喷熔无纺布底面热压成波浪型弯曲,并将波浪型弯曲面打磨粗糙;
53.s22:在喷熔无纺布顶面均匀涂布下粘合层,并将制得的光学膜层覆盖在下粘合层上,待下粘合层固化后,在光学膜层顶面均匀涂布相同厚度的上粘合层,并将透明环氧树脂膜固定在上粘合层上,作为支撑保护层,静置待上粘合层固化,得到原膜;
54.s23:将原膜置于模具内,底部安装基层与模具底部贴合,在原膜四周和顶部浇注透明聚氨酯硅胶复合材料,待透明聚氨酯硅胶复合材料固化后,作为外防护层,得到成品装饰光学膜。
5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添加剂与薄膜浆料原料的质量比为1-2:10,上述的结构设计保证了光学膜层1的光学性能。
56.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聚氨酯硅胶复合材料的厚度大于0.5mm,上述的结构设计令透明聚氨酯硅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防护层6强度足够,能够对内部其他结构进行稳定的保护。
5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