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44749发布日期:2023-03-29 03:13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超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薄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塑料软包装作为当今社会必备的一种包装形式,被广泛用于各种类别商品的包装,主要原因是塑料软包装能满足商品多样化保护的要求,包装工艺简单,操作与使用方便,具有亲和力等诸多优点。聚乙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主要用途之一是膜应用。
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pe膜,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内层包括10wt%~45wt%的低密度聚乙烯,50wt%~85wt%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wt%~10wt%的月桂烯;所述中间层包括10wt%~45wt%的低密度聚乙烯,50wt%~85wt%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wt%~10wt%的月桂烯;所述外层包括10wt%~50wt%的低密度聚乙烯,50wt%~90wt%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4.但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内层中的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lldpe)掺混树脂,其中lldpe树脂是通过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在低压下,遵循配位聚合机理,由乙烯和1-丁烯共聚组成,其分子结构呈线性、支链短且在主链上分布宽、大分子多。因此,在吹膜加工过程中,当树脂从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时,易生成大尺寸的晶粒且晶区分布不均匀,会在膜表面产生不规则的光折射和光散射,造成lldpe薄膜雾度高、透明性差等现象,另外在吹膜过程时,因冷却效率低,也会使薄膜的透明度进一步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吹塑pe膜的光泽度和透明度,降低雾度,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中层和内层;所述内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50份、茂金属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30-50份、低密度聚乙烯5-15份、茂金属聚乙烯5-15份、开口剂1-3份、爽滑剂1.5-2.5份、ppa助剂0.5-1.5份;所述中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30-50份、茂金属线性中密度聚乙烯20-40份、聚丙烯20-40份、ppa助剂0.5-1.5份、成核剂4-6份;所述外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50份、茂金属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30-50份、低密度聚乙烯5-15份、茂金属聚乙烯5-15份、ppa助剂0.5-1.5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层内,使用pp-3988型成核剂,从而大大降低了吹膜
冷却成型过程中的晶体尺寸,大大降低冷却成型对雾度的影响,与聚丙烯配合作用,能有效提高hdpe的光泽度;另外在中层内还使用了茂金属线性中密度聚乙烯,既能保持hdpe的刚性,又具有ldpe的柔性、耐蠕变性,并且在外层和内层中使用茂金属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从而提高pe薄膜的透射率,通过提高折射,提高pe膜的光泽性,降低雾度,外层中的茂金属聚乙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塑料,是聚烯烃工业最重要的技术进展之一,具有摩尔质量分布窄、共聚单体的分布均匀、聚烯烃微观结构的立体化控制好等特点,但其剪切敏感性低,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低,因此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使用,但二者是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在熔体挤出过程中,挤出物薄膜会出现周期性和自相似性的微小峰脊,即出现鲨鱼皮现象,因此采用茂金属聚乙烯、ppa助剂等抑制鲨鱼皮现象,从而使制成的pe薄膜具有较高的光泽度,而且中层内含有具有高阻隔性的pp和hdpe,能降低内层中爽滑剂向外层的析出量,降低外层的摩擦系数。
8.可选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中层和内层;所述内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0份、茂金属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40份、低密度聚乙烯10份、茂金属聚乙烯10份、开口剂2份、爽滑剂2份、ppa助剂1份;所述中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40份、茂金属线性中密度聚乙烯30份、聚丙烯30份、ppa助剂1份、成核剂5份;所述外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0份、茂金属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40份、低密度聚乙烯10份、茂金属聚乙烯10份、ppa助剂1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各原料用量更加精准,能使制成的pe薄膜的雾度更低,透明度更好。
10.可选的,所述爽滑剂为芥酸酰胺。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芥酸酰胺是由单一不饱和c22芥酸制得,热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加工时生成的挥发物少,更适合进行高温条件下的加工,加工生产率高,生成的薄膜产品质量高,与聚合物之间的不相容而迁移到薄膜表面,提高抗静电和润滑性能,有可以提高防湿性能,能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和粘结阻力,提高吹膜效益,有效防止薄膜间的粘结和粒料间的粘结,并可以增加薄膜表面的光洁度,防止灰尘在制品薄膜的附积。
12.可选的,所述中层内还含有10-15重量份阻隔增强剂,所述阻隔增强剂的制法如下:(1)将pvc热熔,流延,制成pvc膜,将pvc膜在浓度为10-12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浸泡1-2min,取出pvc膜,悬挂至无聚乙烯醇水溶液流下;(2)将玻璃纸在浓度为1.5-2wt%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中浸渍1-2min,取出玻璃纸,悬挂至无壳聚糖醋酸溶液流下;(3)将步骤(1)所得物贴合在步骤(2)所得物的两侧,真空干燥,粉碎平均长度为10-20μm。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内层中爽滑剂易向外层上析出,使得外层电晕面的摩擦系数较小,不易复合和印刷,因此在中层内添加阻隔改性剂,提高中层对爽滑剂、水蒸气和气体的阻隔性,降低爽滑剂的析出量,改善外层的摩擦系数;使用两侧粘附有聚乙烯醇的pvc膜作为外侧,两侧粘附有壳聚糖的玻璃纸作为内侧,进行贴合,pvc膜的拉伸强度高,断裂伸长率好,但阻隔性不佳,在pvc膜上粘附聚乙烯醇水溶液,聚乙烯醇的成膜性好,能在
pvc膜上分布均匀和致密,有助于聚乙烯醇膜和pvc膜共同承担外力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pvc膜的拉伸强度;玻璃纸的氧气阻隔性高,纵向强度大,横向强度小,在其表面粘附壳聚糖溶液,不仅能提高了玻璃纸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还增强了玻璃纸对水蒸气的阻隔性,将粘附聚乙烯醇的pvc膜与粘附有壳聚糖的玻璃纸复合时,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之间存在强力的氢键作用,能改善pvc膜和玻璃纸的贴合稳定性,因此聚乙烯醇和壳聚糖不仅作为阻隔层,还作为黏合层发挥作用,而且pvc和玻璃纸均具有高透明性,在中层内添加制成的阻隔改性剂,对pe薄膜的透明度无较大影响。
14.可选的,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还含有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乙烯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0.2-0.3:1。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中层内原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乙烯等物质,作为阻隔改性剂最外侧的聚乙烯醇,与这些聚合物的相容性不佳,因此在聚乙烯醇溶液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由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能在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分散均匀,当含有纳米二氧化硅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粘附在pvc膜上以后,经固化成膜,纳米二氧化硅增大了聚乙烯醇膜的粗糙度,从而增大了pvc膜上聚乙烯醇膜与中层内各原料的界面强度,而且还增强了pvc膜与玻璃纸的粘结牢度。
16.可选的,所述开口剂的粒径为7-8μm。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提高pe薄膜的开口性能,防止pe薄膜粘连在一起,开口困难。
18.可选的,所述中层内,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3-4:4-3。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在此质量比下,能有效增强hdpe的光泽度。
20.可选的,所述中层、外层和内层的厚度比为1:0.5-1:0.5-1。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厚度比适宜,能使ep薄膜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光泽度,降低薄膜雾度。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料:将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原料按照比例分别混合待用;升温:采用分区连续升温的方式,将内层主机升温至195-210℃,中层主机升温至195-210℃,外层主机升温至195-208℃,模头升温至200-210℃;吹塑:将配制完成的各层原料分别放置到对应的主机内,经吹胀冷却成型,均速拉起膜泡;收卷:将膜泡进行电晕后分切成两片,收卷后包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德国莱芬设备,精确控制温度,通过对薄膜加热、牵引、冷却定型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薄膜的平整性,防止吹膜时出现褶皱,提高pe薄膜的薄膜张力;主机温度过高会导致树脂易分解,pe薄膜较脆,纵向拉伸强度低,主机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树脂塑化不良,降低pe薄膜的拉伸强度、表面光泽性和透明度。
24.可选的,所述吹塑步骤中,外层主机转速为50-55r/min,中层主机转速为30-35r/min,内层主机转速为40-45r/min,吹胀比为2-3,牵引速度为20-25m/min。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外层主机和内层主机的转速比中层主机的转速快,能
增强外层和内层中原料的混炼状态,中层主机的转速稍低,能增加中层原料的塑化时间,延长中层原料的滞留时间,完善反应程度;保证牵引速度在20-25m/min,可防止牵引速度过快,pe薄膜的纵向拉伸强度增大,厚度减小,也可以防止牵引速度过慢,pe膜的纵向拉伸强度减小,厚度增大;吹胀比是指吹胀之后膜泡的直径与未吹胀的管径之间的比值,吹胀比增大会提高pe薄膜的横向强度,但吹胀比过大会造成膜泡不稳定,薄膜容易出现褶皱,因此吹胀比控制在2-3之间为宜。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pe薄膜的外层和内层中使用了茂金属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在中层内使用茂金属线性中密度聚乙烯,并添加pp作为成核剂,能降低吹膜冷却时的晶体尺寸,并提高pe的折射率,进而改善pe膜的光泽性,降低雾度。
27.2、本技术中优选采用粒径适宜的开口剂和适宜的中层、外层和内层的厚度比,使制成的pe膜的雾度较低,光泽度增大。
28.3、本技术中优选采用粘附有聚乙烯醇的pvc膜和粘附有壳聚糖的玻璃纸复合后粉碎成微米片,均匀分散在中层内作为阻隔改性剂,由此制成的pe薄膜的阻隔性提高,能降低内层中爽滑剂向外层析出的析出量,从而改善外层的摩擦系数,提高印刷性和复合性。
具体实施方式
29.阻隔改性剂的制备例1-8制备例1:(1)将pvc升温至180℃热熔,流延至玻璃基片上,在40℃下干燥48h,将玻璃基片分离,制成厚度为50nm的pvc膜,将pvc膜在浓度为12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浸泡1min,取出pvc膜,刮掉多余聚乙烯醇水溶液,悬挂至无聚乙烯醇水溶液流下;(2)将厚度为10μm的玻璃纸在浓度为1.5wt%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中浸渍2min,取出玻璃纸,刮去多余壳聚糖醋酸溶液,悬挂至无壳聚糖醋酸溶液流下,醋酸溶液的浓度为0.5wt%;(3)将厚度为80nm的步骤(1)所得物贴合在厚度为15μm的步骤(2)所得物的两侧,在40℃下真空干燥72h,粉碎至平均长度为20μm。
30.制备例2:(1)将pvc升温至180℃热熔,流延至玻璃基片上,在40℃下干燥48h,将玻璃基片分离,制成厚度为50nm的pvc膜,将pvc膜在浓度为10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浸泡2min,取出pvc膜,刮掉多余聚乙烯醇水溶液,悬挂至无聚乙烯醇水溶液流下;(2)将厚度为10μm的玻璃纸在浓度为2wt%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中浸渍1min,取出玻璃纸,刮去多余壳聚糖醋酸溶液,悬挂至无壳聚糖醋酸溶液流下,醋酸溶液的浓度为0.5wt%;(3)将厚度为80nm的步骤(1)所得物贴合在厚度为15μm的步骤(2)所得物的两侧,在40℃下真空干燥72h,粉碎至平均长度为30μm。
31.制备例3: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仅在步骤(2)所得物的一侧贴合步骤(1)所得物。
32.制备例4: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未在步骤(2)所得物两侧贴合步骤(1)所得物。
33.制备例5: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将步骤(1)所得物粉碎至平均粒径为20μm,作为阻隔改性剂。
34.制备例6: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玻璃纸未浸渍壳聚糖醋酸溶液。
35.制备例7: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pvc膜未浸渍聚乙烯醇水溶液。
36.制备例8: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还加入了由硅烷偶联剂kh550预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乙烯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0.3:1。实施例
37.实施例中各原料的型号和厂家如表1所示。
38.实施例1: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包括由外至内的外层、中层和内层,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厚度比为0.5:1:0.5,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原料用料如表2所示,其中开口剂的粒径为7μm,爽滑剂为芥酸酰胺,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0.92g/cm3,熔融指数为1g/10min,茂金属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03g/cm3,熔融指数为3.8g/10min,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23g/cm3,熔融指数为1.9g/10min,茂金属聚乙烯的密度为0.925g/cm3,熔融指数为1.9g/10min,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56g/cm3,熔融指数为1g/10min,茂金属线性中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37g/cm3,熔融指数为1.8g/10min。
39.上述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将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原料按照比例分别混合待用;s2、升温:采用分区连续升温的方式对内层、外层和中层的主机进行升温,内层主机的各区温度为:一区195℃、二区205℃、三区205℃、四区210℃、五区210℃、六区210℃,中层主机的各区温度为:一区195℃、二区210℃、三区215℃、四区220℃、五区215℃、六区210℃,外层主机的各区温度为:一区195℃、二区200℃、三区205℃、四区210℃、五区210℃、六区208℃,模头的各区温度为:一区220℃、二区220℃、三区215℃、四区215℃、五区210℃,升温完成后保温30min后再开机吹塑,且外层、中层和内层主机的开机时间间隔4min,开机前要更换各层滤网,打开风机,清洁口模的模唇;s3、吹塑:将配制完成的各层原料分别放置到对应的主机内,外层主机转速为
51.5r/min,中层主机转速为34.6r/min,内层主机转速为44.4r/min,开启冷风机,保持进风温度为20℃,风机频率为40hz,向上牵引并迅速捏合熔胶,向模头内冲入压缩空气,控制吹胀比为2,经吹胀冷却成型,均速拉起膜泡,牵引速度为23m/min;s4、收卷:将膜泡进行电晕后分切成两片,收卷后包装。
40.表2实施例1-3中pe薄膜的原料用量
实施例2: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包括由外至内的外层、中层和内层,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厚度比1:1:1,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原料用料如表2所示,其中开口剂的粒径为8μm,爽滑剂为芥酸酰胺,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0.92g/cm3,熔融指数为1g/10min,茂金属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03g/cm3,熔融指数为3.8g/10min,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23g/cm3,熔融指数为1.9g/10min,茂金属聚乙烯的密度为0.925g/cm3,熔融指数为1.9g/10min,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56g/cm3,熔融指数为1g/10min,茂金属线性中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37g/cm3,熔融指数为1.8g/10min。
41.上述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将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原料按照比例分别混合待用;s2、升温:采用分区连续升温的方式对内层、外层和中层的主机进行升温,内层主机的各区温度为:一区190℃、二区200℃、三区200℃、四区205℃、五区205℃、六区210℃,中层主机的各区温度为:一区190℃、二区205℃、三区210℃、四区215℃、五区210℃、六区205℃,外层主机的各区温度为:一区190℃、二区200℃、三区200℃、四区205℃、五区205℃、六区208℃,模头的各区温度为:一区220℃、二区220℃、三区215℃、四区215℃、五区210℃,升温完成后保温30min后再开机吹塑,且外层、中层和内层主机的开机时间间隔3min,开机前要更换各层滤网,打开风机,清洁口模的模唇;s3、吹塑:将配制完成的各层原料分别放置到对应的主机内,外层主机转速为55r/min,中层主机转速为35r/min,内层主机转速为45r/min,开启冷风机,保持进风温度为20℃,风机频率为40hz,向上牵引并迅速捏合熔胶,向模头内冲入压缩空气,控制吹胀比为2,经吹胀冷却成型,均速拉起膜泡,牵引速度为25m/min;s4、收卷:将膜泡进行电晕后分切成两片,收卷后包装。
42.实施例3-5: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用量如表1所示。
43.实施例6: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层内还包括15kg由制备例1制成的阻隔改性剂。
44.实施例7: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层内还包括10kg由制备例2制成的阻隔改性剂。
45.实施例8: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中层内的阻隔改性剂由制备例3制成。
46.实施例9: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中层内的阻隔改性剂由制备例4制成。
47.实施例10: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中层内的阻隔改性剂由制备例5制成。
48.实施例11: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中层内的阻隔改性剂由制备例6制成。
49.实施例12: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中层内的阻隔改性剂由制备例7制成。
50.实施例13: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中层内的阻隔改性剂由制备例8制成。
51.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层内的成核剂为硬脂酸钙。
52.对比例2: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层内,使用型号为2420h的低密度聚乙烯等量替代型号为sp4020的茂金属线性中密度聚乙烯。
53.对比文件3: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内层内,使用型号为f920a的高密度聚乙烯等量替代型号为sp0540的茂金属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
54.对比例4: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层内,使用型号为f920a的高密度聚乙烯等量替代型号为sp0540的茂金属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
55.对比例5: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层内,高密度聚乙烯的用量为10kg,其余原料用量不变。
56.对比例6: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层内,高密度聚乙烯的用量为70kg,其余原料用量不变。
57.对比例7: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密度聚乙烯的用量为20kg,聚丙烯用量为50kg。
58.对比例8: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密度聚乙烯的质量为60kg,聚丙烯的用量为10kg。
59.对比例9: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成核剂的用量为1kg。
60.对比例10:一种高光泽度超低雾度吹塑pe薄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成核剂的用量为10kg。
61.对比例11:一种低温聚乙烯膜,由内层、中层和外层三层薄膜共挤吹塑成型制得,内层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fk1828、茂金属聚乙烯1881g和低密度聚乙烯2426h以重量百分比25%:55%:20%制成,中层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b、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22wt和低密度聚乙烯2420h以重量百分比40%:40%:20%制成,外层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b和低密度聚乙烯2426h以重量百分比80%:20%制成,内层的加工温度为140℃,中层的加工温度为150℃,外层的加工温度为160℃。共挤吹塑成型由三层共挤吹塑机吹塑而成,三层共挤吹塑机的模
头温度为160℃,内层、中层和外层的厚度比为40%:35%:25%,低温聚乙烯膜的热封压力为0.4mpg,时间为0.7s。
62.性能检测试验按照上述方法制备pe膜,并以市售吹塑pe膜作为对照组,将制成的pe膜均制成长度为1040mm,厚度为80μm的试样,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下,参照以下方法进行性能检测,将检测结果记录于表3中。
63.1、透光率和雾度:按照gb/t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进行检测;2、光泽度:按astm d523《镜面光泽度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入射角取60度;3、断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照gb13022-1991《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检测;4、撕裂强度:按照gb/t16578《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试验方法-裤形撕裂法》进行检测;4、摩擦系数:按照gb/t10006-1988《塑料盒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进行检测;5、冲击强度:按照gb9639a《自由落镖法测塑料薄膜抗冲击性能试验》法进行检测;6、热封强度:按照qb-75041166-9-02进行检测;7、水蒸气透过率(g/(m2·
24h)):按照gb/t26253-2010《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红外检测器法》,利用basic301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在温度为23℃和相对湿度为85%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64.8、氧气透过率(cm3/(m2·
24h
·
0.1mpa)):采用vacv1型氧气透过率测试仪在温度为23℃和相对湿度为0%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65.表3pe薄膜的性能检测结果
续表3
实施例1-5中内层、中层和外层的原料用量不同,制成的pe薄膜的透光率达到90%以上,雾度为7%以下,比市售pe薄膜的雾度更低,透光率更高,光泽度更好,力学强度更高。
66.实施例6和实施例7中,中层内分别采用制备例1和制备例2制成的阻隔改性剂,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6和实施例7制成的pe薄膜具有更高的断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力学强度更高,而且对水蒸气和氧气的阻隔性得到改善,另外电晕面的摩擦系数增大,爽滑剂析出量减少。
67.实施例8与实施例1相比,使用制备例3制成的阻隔改性剂,pe膜的透光率、雾度等性能变化不大,但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等力学性能显著降低,而且水蒸气和氧气的透过率增大,外层摩擦系数减小,说明性降低,爽滑剂析出量增大。
68.实施例9中使用制备例4制成的阻隔改性剂,使用两侧粘附壳聚糖的玻璃纸碎片作为阻隔改性剂,表3内显示,pe薄膜的透光率和雾度、光泽度变化不大,但力学强度和阻隔性比实施例8差,摩擦系数进一步降低。
69.实施例10中使用制备例5制成的阻隔改性剂,制备例5中以表面粘附聚乙烯醇的pvc膜作为阻隔改性剂,表3内数据显示,实施例10制备的pe薄膜相较于实施例6,力学强度下降,阻隔能力降低,外层电晕面摩擦系数减小。
70.实施例11与实施例6相比,使用制备例6制成的阻隔改性剂剂,制备例6中未在pvc膜上粘附壳聚糖水溶液,实施例11制成的薄膜阻隔性显著降低,表面摩擦系数增大,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71.实施例12中使用制备例7制成的阻隔改性剂,制备例7中未咋pvc膜上粘附聚乙烯醇水溶液,直接与粘附由壳聚糖的玻璃纸复合,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12制成的pe薄膜的阻隔性下降,力学强度稍有下降,表面摩擦系数降低。
72.实施例13中使用制备例8制成的阻隔改性剂,制备例8中还在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增加了纳米二氧化硅,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13制成的pe薄膜对水蒸气和氧气的阻隔性进一步增强,电晕面的摩擦系数增大,薄膜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善。
73.对比例1因中层内,使用硬脂酸钙作为成核剂,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制备的pe薄膜的雾度增大,透光性减弱,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下降。
74.对比例2因中层中茂金属线性中密度聚乙烯使用低密度聚乙烯替代,表3内显示,对比例2制成的pe薄膜的透光率下降,雾度增大,透明度下降,力学强度减弱。
75.对比例3和对比例4中,使用高密度聚乙烯分别等量替换内层和外层中的茂金属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表3内可见,对比例3和对比例4制成的pe薄膜的雾度增大,透明度降低,拉伸强度等力学强度减弱。
76.对比例5和对比例6中分别降低和增大中层内高密度聚乙烯的用量,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5和对比例6制备的pe膜的透明度有所下降,且外层电晕面的摩擦系数降低,对水蒸气和氧气的阻隔性减弱,说明改变高密度聚乙烯的用量会降低内层的阻隔性,导致爽滑剂析出量增大。
77.对比例7和对比例8与实施例1相比,虽然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的总量认为70kg,但对比例7中高密度聚乙烯的用量减少,对比例8中高密度聚乙烯的用量增大,表3中测试数据可见,对比例7和对比例8制备的薄膜透明度和力学强度减弱,外层电晕面的摩擦系数减小,说明改变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用量比,会引起薄膜阻隔性下降,爽滑剂析出量增大,阻隔性减弱。
78.对比例9和对比例10分别降低和增大成核剂的用量,薄膜的透明度减小,雾度增大,可见成核剂用量对薄膜的透明度和光泽度具有较大影响。
79.对比例11为现有技术制备的一种聚乙烯膜,其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但雾度达到12.7%,不及本技术实施例1。
80.对比例12为现有技术制备的一种聚乙烯膜,其雾度高,透光率低,透明度不佳。
8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