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8106发布日期:2022-08-27 02:4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雨衣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


背景技术:

2.雨衣是由防水布料制成的挡雨衣服,其适用的防水布料有胶布、油布和塑料薄膜等。
3.采用胶布、油布和塑料薄膜等制成的雨衣,虽然能够达到较好地防水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在自己的外衣上再套上雨衣,使用极为不便,导致舒适性较差,容易出现破损的情况,并且现有的雨衣防风性能较差,在碰到大风天气时,影响使用者的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层,所述面料本体层一面为人体接触面,另一面为人体非接触面,所述面料本体层的人体非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水层与防风层;
6.所述防水层包括防水主层与涂覆于所述防水主层上的防水涂层,所述防水主层内填充有吸水的棉球,所述防水涂层表面设置有防水薄膜;
7.所述防风层包括防风主层与位于所述防风主层上的防风面料层,所述防风面料层为梭织面料。
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面料本体层为纯棉纱线结构。
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涂层由氨基聚乙烯防水涂料涂覆而成。
10.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薄膜为pet膜。
1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2.2mm。
12.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风层的厚度为1mm-1.4mm。
1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采用纯棉纱线结构作为面料本体层,能够与人体直接接触,即使用者无需在自己外衣的基础上再套上雨衣,使用更为方便,在保证防水、防风性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舒适性;
15.(2)防水主层内的棉球,当防水薄膜与防水涂层出现破损时,棉球能够进一步对雨水进行吸附处理,实现更好的防水性能;
16.(3)采用梭织面料作为防风面料层,梭织面料的紧密性更强,能够达到更好的防风效果。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防风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0、面料本体层;200、防水层;201、防水主层;202、防水涂层;300、防风层;301、防风主层;302、防风面料层;
22.1、棉球;2、防水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5.如图1所示,一种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层100,面料本体层100一面为人体接触面,另一面为人体非接触面,面料本体层100的人体非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水层200与防风层300,防水层200较防风层300更靠近面料本体层100,防水层200的厚度为1.5mm-2.2mm,防风层300的厚度为1mm-1.4mm,面料本体层100为纯棉纱线结构,采用纯棉纱线结构作为面料本体层100,能够与人体直接接触,即使用者无需在自己外衣的基础上再套上雨衣,使用更为方便,在保证防水、防风性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舒适性。
26.结合图1与图2所示,防水层200包括防水主层201与涂覆于防水主层201上的防水涂层202,防水主层201内填充有吸水的棉球1,防水涂层202表面设置有防水薄膜2,防水主层201贴合在面料本体层100上,而位于防水主层201内的棉球1,能够在防水薄膜2与防水涂层202出现破损时,棉球1能够进一步对雨水进行吸附处理,实现更好的防水性能,棉球1在防水主层201内呈均匀分布,防水涂层202由氨基聚乙烯防水涂料涂覆而成,防水薄膜2为pet膜,防水薄膜2贴合在防水涂层202表面,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27.结合图1与图3所示,防风层300包括防风主层301与位于防风主层301上的防风面料层302,防风面料层302为梭织面料,采用梭织面料作为防风面料层302,梭织面料的紧密性更强,能够达到更好的防风效果。
28.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采用纯棉纱线结构作为面料本体层100,能够与人体直接接触,即使用者无需在自己外衣的基础上再套上雨衣,使用更为方便,在保证防水、防风性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舒适性,防水主层201内的棉球1,当防水薄膜2与防水涂层202出现破损
时,棉球1能够进一步对雨水进行吸附处理,实现更好的防水性能,采用梭织面料作为防风面料层302,梭织面料的紧密性更强,能够达到更好的防风效果。
29.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层,所述面料本体层一面为人体接触面,另一面为人体非接触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层的人体非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水层与防风层;所述防水层包括防水主层与涂覆于所述防水主层上的防水涂层,所述防水主层内填充有吸水的棉球,所述防水涂层表面设置有防水薄膜;所述防风层包括防风主层与位于所述防风主层上的防风面料层,所述防风面料层为梭织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层为纯棉纱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层由氨基聚乙烯防水涂料涂覆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薄膜为pet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2.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层的厚度为1mm-1.4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防风多功能雨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层,所述面料本体层一面为人体接触面,另一面为人体非接触面,所述面料本体层的人体非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水层与防风层;所述防水层包括防水主层与涂覆于所述防水主层上的防水涂层,所述防水主层内填充有吸水的棉球,所述防水涂层表面设置有防水薄膜;所述防风层包括防风主层与位于所述防风主层上的防风面料层,所述防风面料层为梭织面料。本实用新型采用纯棉纱线结构作为面料本体层,能够与人体直接接触,即使用者无需在自己外衣的基础上再套上雨衣,使用更为方便,在保证防水、防风性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舒适性。大大提高了舒适性。大大提高了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东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8/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