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贴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8927发布日期:2022-10-22 01:0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复合贴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贴合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贴合机构。


背景技术:

2.一些贴纸类产品进行搬运时,多为多层堆叠的方式放置,而为了避免产品表面刮花损坏,故而需要用的保护垫纸,但普通的垫纸较薄且粘性低,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垫纸自身就损坏了,就谈不上保护其它产品了,为了解决垫纸薄的问题,通常需要用的复合贴合机对垫纸进行贴合多层膜的操作,而通常采用的方式为在底纸上贴上双面胶纸再在胶纸上贴上另一层膜,但现有的复合贴合机未配置撕开胶纸的功能,故而双面胶纸通常时单层的,这种胶纸在生产时,胶面贴附在一起,故而脱胶打开时胶纸的粘度较低,无法很好的把底纸和膜进行贴合,故而就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配置了撕开胶纸的功能的复合贴合机构。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复合贴合机构,包括底纸输送组件、贴纸输送组件和撕贴纸组件,所述底纸输送组件包括底纸料筒和底纸压辊组,所述贴纸输送组件包括贴纸料筒、贴纸压辊组和位于所述贴纸压辊组的前方的输送平台,所述撕贴纸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输送平台上的铲块和位于所述铲块的上方的贴纸回收料筒,所述底纸料筒上设置有底纸,所述底纸依次通过所述底纸压辊组、所述贴纸压辊组、所述铲块的底部和所述输送平台的上部,所述贴纸料筒上设置有双层贴纸,所述双层贴纸的宽度小于所述底纸的宽度,所述双层贴纸在所述贴纸压辊组的后部处放置在所述底纸的上方并跟随所述底纸一起通过所述贴纸压辊组,所述双层贴纸包括上层贴纸和下层贴纸,所述上层贴纸和所述下层贴纸在所述铲块的前方处进行分离,所述下层贴纸贴附在所述底纸上,所述上层贴纸连接至所述贴纸回收料筒,所述铲块的前部为倾斜的斜面结构。
5.在上述方案中,底纸输送组件输送底纸,贴纸输送组件输送双层贴纸并且双层贴纸在铲块处人为分离开后,下层贴纸继续贴附在底纸上跟随底纸输送,上层贴纸转移到贴纸回收料筒进行回收,从而实现双层贴纸的持续撕贴纸操作,使得底纸可以贴附上一层贴纸,从而符合生产制作要求。
6.进一步的,所述底纸压辊组包括上下两个底纸压辊,所述底纸料筒位于所述底纸压辊组的左上方,所述贴纸压辊组包括上下两个贴纸压辊,所述贴纸料筒位于所述贴纸压辊组的左上方,所述贴纸料筒和所述贴纸压辊组之间设置有第一松紧调节杆,所述铲块和所述贴纸回收料筒之间设置有设置有第二松紧调节杆。
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平台在所述铲块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横向槽,所述横向槽中滑动设置有滑块,两块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铲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滑块锁紧在输送平台上的锁紧螺栓。
8.在上述方案中,铲块可以根据滑块在横向槽中的移动而实现移动,从而可以调节铲块的具体位置,方便适用与不同底纸和双层贴纸的撕贴纸需求。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为转轴,所述连接轴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把手。
10.在上述方案中,铲块需要将底纸和贴附在底纸上的双层贴纸压在输送平台上,也就是底纸和双层贴纸正好适配通过铲块和输送平台之间的间隙,连接轴可以通过旋转把手而进行转动,从而令铲块可以进行小角度的旋转微调,从而适配不同厚度的底纸和双层贴纸可以顺利通过铲块和输送平台之间的间隙。
11.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平台在所述铲块的前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可拆卸放置有导正块,所述导正块的上表面穿出于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导正块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底纸的宽度相适配的输送槽。
12.在上述方案中,输送槽正好可以令底纸通过,将导正块设定在凹槽中且令输送槽位于输送平台的中部,这样,就可以使得底纸在输送过程中处于居中位置,方便后续输送和导出成品。其中,一个导正块的输送槽的宽度是固定的,但生产线需要配置使用不同宽度的底纸时,只需要替换一个适配的导正块使得输送槽和底纸的宽度适配即可,导正块可以直接放置在凹槽中进行定位,非常方便。
13.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槽的后部开口的宽度大于前部开口的宽度,所述输送槽的侧壁为弧线形状。
14.在上述方案中,弧线形状的输送槽可以更为方便地起到将输送中的底纸进行导正的效果。
15.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平台的前部设置有贴覆膜纸组件,所述贴覆膜纸组件包括覆膜纸料筒、位于所述覆膜纸料筒的下方一侧的第三松紧调节杆和位于所述第三松紧调节杆的下方一侧的覆膜纸压辊组,所述覆膜纸压辊组包括上下两个覆膜纸压辊,所述覆膜纸料筒上设置有覆膜纸,所述覆膜纸在所述覆膜纸压辊组的后部处放置在所述底纸的上方并跟随所述底纸一起通过所述覆膜纸压辊组。
16.在上述方案中,贴覆膜纸组件用于在下层贴纸上再贴附上一层贴膜,使得底纸和覆膜纸通过下层贴纸贴合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成品,成品作为运输成品防刮的保护用的垫纸,厚度较厚,承载能力和保护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贴合机构,它包括底纸输送组件、贴纸输送组件和撕贴纸组件,所述底纸输送组件包括底纸料筒1和底纸压辊组2,所述贴纸输送组件包括贴纸料筒3、贴纸压辊组4和位于所述贴纸压辊组4的前方的输送平台5,所述撕贴纸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输送平台5上的铲块6和位于所述铲块6的上方的贴纸回收料筒7,所述底纸
料筒1上设置有底纸8,所述底纸8依次通过所述底纸压辊组2、所述贴纸压辊组4、所述铲块6的底部和所述输送平台5的上部,所述贴纸料筒3上设置有双层贴纸9,所述双层贴纸9的宽度小于所述底纸8的宽度,所述双层贴纸9在所述贴纸压辊组4的后部处放置在所述底纸8的上方并跟随所述底纸8一起通过所述贴纸压辊组4,所述双层贴纸9包括上层贴纸10和下层贴纸11,所述上层贴纸10和所述下层贴纸11在所述铲块6的前方处进行分离,所述下层贴纸11贴附在所述底纸8上,所述上层贴纸10连接至所述贴纸回收料筒7,所述铲块6的前部为倾斜的斜面结构。底纸输送组件输送底纸,贴纸输送组件输送双层贴纸9并且双层贴纸9在铲块6处人为分离开后,下层贴纸11继续贴附在底纸8上跟随底纸8输送,上层贴纸10转移到贴纸回收料筒7进行回收,从而实现双层贴纸9的持续撕贴纸操作,使得底纸8可以贴附上一层贴纸,从而符合生产制作要求。
20.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纸压辊组2包括上下两个底纸压辊12,所述底纸料筒1位于所述底纸压辊组2的左上方,所述贴纸压辊组4包括上下两个贴纸压辊13,所述贴纸料筒3位于所述贴纸压辊组4的左上方,所述贴纸料筒3和所述贴纸压辊组4之间设置有第一松紧调节杆14,所述铲块6和所述贴纸回收料筒7之间设置有设置有第二松紧调节杆15。
2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平台5在所述铲块6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横向槽16,所述横向槽16中滑动设置有滑块17,两块所述滑块17之间设置有连接轴18,所述铲块6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轴18上,所述滑块17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滑块17锁紧在输送平台5上的锁紧螺栓19。铲块6可以根据滑块17在横向槽16中的移动而实现移动,从而可以调节铲块6的具体位置,方便适用与不同底纸8和双层贴纸9的撕贴纸需求。
2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18为转轴,所述连接轴18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把手28。铲块6需要将底纸8和贴附在底纸8上的双层贴纸9压在输送平台5上,也就是底纸8和双层贴纸9正好适配通过铲块6和输送平台5之间的间隙,连接轴18可以通过旋转把手28而进行转动,从而令铲块6可以进行小角度的旋转微调,从而适配不同厚度的底纸8和双层贴纸9可以顺利通过铲块6和输送平台5之间的间隙。
23.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平台5在所述铲块6的前方设置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中可拆卸放置有导正块21,所述导正块21的上表面穿出于所述凹槽20并且所述导正块2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底纸8的宽度相适配的输送槽22。输送槽22正好可以令底纸8通过,将导正块21设定在凹槽20中且令输送槽22位于输送平台5的中部,这样,就可以使得底纸8在输送过程中处于居中位置,方便后续输送和导出成品。其中,一个导正块21的输送槽22的宽度是固定的,但生产线需要配置使用不同宽度的底纸8时,只需要替换一个适配的导正块21使得输送槽22和底纸8的宽度适配即可,导正块21可以直接放置在凹槽20中进行定位,非常方便。
24.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槽22的后部开口的宽度大于前部开口的宽度,所述输送槽22的侧壁为弧线形状。弧线形状的输送槽22可以更为方便地起到将输送中的底纸8进行导正的效果。
25.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平台5的前部设置有贴覆膜纸组件,所述贴覆膜纸组件包括覆膜纸料筒23、位于所述覆膜纸料筒23的下方一侧的第三松紧调节杆24和位于所述第三松紧调节杆24的下方一侧的覆膜纸压辊组25,所述覆膜纸压辊组25包括上下两个覆膜纸压辊26,所述覆膜纸料筒23上设置有覆膜纸27,所述覆膜纸27在所述覆膜纸压辊组25
的后部处放置在所述底纸8的上方并跟随所述底纸8一起通过所述覆膜纸压辊组25。贴覆膜纸组件用于在下层贴纸11上再贴附上一层贴膜,使得底纸8和覆膜纸27通过下层贴纸11贴合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成品,成品作为运输成品防刮的保护用的垫纸,厚度较厚,承载能力和保护效果显著。
26.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