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9591发布日期:2022-10-22 01:0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防水卷材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在道路桥梁、屋顶或需要防水的建筑物的施工中,均需要预先铺制防水卷材,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sbs橡胶改性石油沥青引为侵渍覆盖层,以聚酯纤维无纺布、黄麻布、玻纤毡等分别制作为胎基,以塑料薄膜为防粘隔离层,经选材、配料、共熔、侵渍、复合成型、卷曲等工序加工制作的材料,在现代的建筑防水领域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使用当中,为了避免尖锐物体将防水结构刺穿而导致防水卷材无法防水的现象,需要针对防水结构进行防穿刺保护处理。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531259u公开了《一种高效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聚酯胎层,所述聚酯胎层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sbs改性沥青层,聚酯胎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sbs改性沥青层,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层的上端面设置有由聚烯烃类聚合物改性沥青制成的第一防老化层,所述第二sbs改性沥青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由聚烯烃类聚合物改性沥青制成的第二防老化层,所述第一防老化层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对第一防老化层进行修复的第一自愈层,第二防老化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对第二防老化层进行修复的第二自愈层,所述的第一自愈层上端设置有覆面材料层,所述第二自愈层的下端设置有pe膜。
4.现有的防水卷材的防穿刺根据卷材分类,一般高分子防水卷材是借助材料自身防穿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借助聚酯胎基布防穿刺,这两种方式对于尖锐物体的刺入阻挡作用有所不足,容易发生防水卷材被刺穿的现象,进而导致防水卷材发生渗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采用层叠组合的防穿刺结构,避免发生被刺穿而渗水现象的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包括上胎基层和下胎基层:
7.所述上胎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防水层,且上防水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层叠组合结构的加固层,且加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上sbs改性沥青层;
8.所述下胎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防水层,且下防水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下sbs改性沥青层。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加固层包括上金属层、中间层和下金属层组成,其中,上金属层和下金属层分别嵌设在中间层的两侧。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中间层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矩形结构的定位块,所述上金属层和下金属层上均设有与定位块相适配的定位槽。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上金属层和下金属层均由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且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呈交叉结构分布。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上sbs改性沥青层和下sbs改性沥青层之间设置有玻纤毡层。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玻纤毡层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上粘胶层和下粘胶层。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该防水卷材采用层叠组合的加固层结构,可以在防水卷材内形成多层的防穿刺保护结构,对刺入的尖锐物体起到多重阻挡的作用,避免尖锐物体将防水卷材刺穿而导致防水卷材发生损坏而无法防水的现象,进而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固层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上sbs改性沥青层;2、加固层;21、上金属层;211、第一金属丝;212、第二金属丝;22、中间层;23、下金属层;24、定位块;25、定位槽;3、上防水层;4、上胎基层;5、上粘胶层;6、玻纤毡层;7、下粘胶层;8、下胎基层;9、下防水层;10、下sbs改性沥青层。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7.如图1-图2所示,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包括上胎基层4和下胎基层8:
28.上胎基层4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防水层3,且上防水层3的上表面设置有层叠组合结构的加固层2,且加固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上sbs改性沥青层1;
29.下胎基层8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防水层9,且下防水层9的下表面设置有下sbs改性沥青层10。
30.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下sbs改性沥青层10铺设在建筑物的防水结构上,使得上sbs改性沥青层1裸露在外,此时结合上防水层3和下防水层9的组合防水作用,可以对建筑物起到内外两侧的防水效果,避免水渍透过防水卷材而流动,并且采用层叠组合的加固层2结
构,可以在防水卷材内形成多层的防穿刺保护结构,对刺入的尖锐物体起到多重阻挡的作用,避免尖锐物体将防水卷材刺穿而导致防水卷材发生损坏而无法防水的现象,进而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
31.加固层2包括上金属层21、中间层22和下金属层23组成,其中,上金属层21和下金属层23分别嵌设在中间层22的两侧,中间层22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矩形结构的定位块24,上金属层21和下金属层23上均设有与定位块24相适配的定位槽25,将上金属层21和下金属层23分别放置在中间层22的上下两侧,使得上金属层21和下金属层23上的定位槽25分别嵌入到中间层22上的定位块24内,即可对加固层2起到组合安装的效果,实现了加固层2多层组合式的防穿刺效果。
32.上金属层21和下金属层23均由第一金属丝211和第二金属丝212,且第一金属丝211和第二金属丝212呈交叉结构分布,第一金属丝211和第二金属丝212可以在金属层上形成多股交叉的金属丝阻挡结构,即可对刺入的尖锐物体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尖锐物体将防水卷材刺穿。
33.上sbs改性沥青层1和下sbs改性沥青层10之间设置有玻纤毡层6,玻纤毡层6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上粘胶层5和下粘胶层7,可以实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各层之间的连接稳定,确保防水卷材的稳定性。
34.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包括上胎基层(4)和下胎基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胎基层(4)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防水层(3),且上防水层(3)的上表面设置有层叠组合结构的加固层(2),且加固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上sbs改性沥青层(1);所述下胎基层(8)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防水层(9),且下防水层(9)的下表面设置有下sbs改性沥青层(10);所述加固层(2)包括上金属层(21)、中间层(22)和下金属层(23)组成,其中,上金属层(21)和下金属层(23)分别嵌设在中间层(22)的两侧;所述上金属层(21)和下金属层(23)均由第一金属丝(211)和第二金属丝(212),且第一金属丝(211)和第二金属丝(212)呈交叉结构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2)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矩形结构的定位块(24),所述上金属层(21)和下金属层(23)上均设有与定位块(24)相适配的定位槽(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sbs改性沥青层(1)和下sbs改性沥青层(10)之间设置有玻纤毡层(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毡层(6)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上粘胶层(5)和下粘胶层(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包括上胎基层和下胎基层:所述上胎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防水层,且上防水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层叠组合结构的加固层,且加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上SBS改性沥青层,所述下胎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防水层,且下防水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下SBS改性沥青层。本实用新型中,该防水卷材采用层叠组合的加固层结构,可以在防水卷材内形成多层的防穿刺保护结构,对刺入的尖锐物体起到多重阻挡的作用,避免尖锐物体将防水卷材刺穿而导致防水卷材发生损坏而无法防水的现象,进而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进而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进而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智 宋正红 刘伟芹 李会平 李显龙 孙海波 李奇孝 李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奇才防水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0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