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功能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9020发布日期:2022-12-10 06:5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紫外线功能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面料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紫外线功能面料。


背景技术:

2.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再加上工作环境以及特殊人群的需要,人们对服装用面料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针对紫外照射比较强烈的地区或环境,传统面料不具备抗紫外功能,难以满足人们抗紫外的具体需求。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微米到0.40微米辐射的总称。紫外线波长越短,对人体皮肤的伤害越大。科学研究发现,紫外线一般对人体有以下危害:一是皮肤发炎,中波紫外线(uvb)能引起表皮损伤,长波紫外线(uva)能引起真皮层损伤,导致皮肤受损蜕皮,灼痛,起红斑;二是晒黑皮肤,黑色素细胞被紫外线照射后,会加速分泌黑色素,导致皮肤变黑;三是老化皮肤,胶原蛋白被紫外线照射后分解,使皮肤松弛老化。
3.为了有效降低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目前也有部分公开技术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申请号202022357713.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真丝面料,主要解决了面料的抗紫外以及抗菌功能问题;申请号201921454195.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紫外色丁机织面料,实现了面料的抗紫外以及耐磨透气效果;申请号20202080741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阻燃抗紫外线卷帘面料,主要面向卷帘应用实现抗紫外功能和阻燃效果;申请号202021151347.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面料,解决了面料的透气吸汗以及抗紫外问题;同时,申请号202022357713.7的中国专利也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真丝面料,主要解决面料的保暖、抗紫外以及抑菌问题。
4.但是,根据发明人的实际调研以及结合工程实际发现,针对一些特殊人群,例如孕妇、操作高端医疗检测仪器的医生以及在辐射较高的车间工作的工人,他们除了需要在户外保护皮肤之外,也需要做好防辐射保护,保证自身健康。尤其在紫外照射比较严重的云贵高原以及青藏高原地区,上述特殊人群对抗紫外和防辐射的要求相对较高。此外,由于多数抗紫外复合面料相对较厚,但是吸汗性能较差,致使人体排出的汗液不能及时被吸收,引起皮肤与汗液之间的粘附,影响穿戴舒适性。
5.因此,基于上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紫外线功能面料,通过对面料材质以及面料结构的合理改进设计,有效解决现有常规面料抗紫外、抗辐射以及吸汗抗菌性能较差的问题。尤其在保证抗紫外和防辐射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吸汗面料的合理结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面料的弹性和吸汗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常规面料抗紫外、抗辐射以及吸汗抗菌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抗紫外线功能面料,通过对面料材质以及面料结构的合理改进设计,有效解决现有常规面料抗紫外、抗辐射以及吸汗抗菌性能较差的问题。尤其在保证抗紫外和防辐射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吸汗面料的合理结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面料
的弹性和吸汗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抗紫外线功能面料,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磨层、抗紫外层、防辐射层、吸湿层以及抗菌层;所述耐磨层为棉纤维、涤纶纤维以及锦纶纤维中的至少2种混纺而成的复合布;所述吸湿层的编织经线和编织纬线均为弹性氨纶纤维与涤纶吸湿纤维缠绕形成的复合线。
9.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0.3mm~0.5mm,耐磨层的经线和纬线均由棉纤维、涤纶纤维以及锦纶纤维中的至少2种相互间隔排布形成;所述耐磨层为缎纹面料层。上述方案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耐磨层设置于面料整体的表面,利于提高面料的表面耐磨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尤其在工作服等制备领域,服装的使用寿命和耐磨性要求能够得到较好的满足;将棉纤维、涤纶纤维以及锦纶纤维中的2种或3种进行混纺,尤其采用上述3种纤维进行间隔排布混纺,并将面料制成缎纹面料,对于提高面料的整体耐磨性具有积极促进和提高作用。在具体排布时,经线和纬线可以按照棉纤维-涤纶纤维-锦纶纤维-棉纤维

的方式进行相互间隔排布混纺。
10.优选的,所述抗紫外层的厚度为0.1mm~0.2mm,抗紫外层为抗紫外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层。抗紫外层设置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抗紫外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层,减少紫外线的透过率,防止紫外线入侵皮肤,从而满足穿戴者对紫外线照射的防护需求。
11.优选的,所述防辐射层的厚度为0.1mm~0.2mm,防辐射层为金属纤维防辐射面料。防辐射层的设置,主要利于针对孕妇、操作高端医疗检测仪器的医生以及在辐射较高的车间工作的工人等特殊人群进行服装制备,有效减少或避免电磁辐射等对人体的伤害,尤其对孕妇来说,利于保护胎儿免遭辐射,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满足特殊人群的防辐射功能需求。
12.优选的,所述吸湿层的厚度为0.3mm~0.5mm,吸湿层的涤纶吸湿纤维螺旋缠绕在氨纶纤维上,且所述涤纶吸湿纤维的直径小于所述氨纶纤维的直径。氨纶纤维具有较高的弹性,涤纶吸湿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通过该纤维编织的面料能够提供优异的吸湿效果。常规的吸湿面料层主要将纺织层直接进行使用,未对面料的结构进行合理改进处理,也未考虑面料层吸湿之后如何提供膨胀形变空间,从而限制了面料层的吸湿容量。通过将涤纶吸湿纤维螺旋缠绕在弹性氨纶纤维上,将二者形成的复合纤维线作为吸湿层的经线和纬线进行编织,形成的吸湿面料层相对更具有立体感,吸湿的能力相对得到了提高。当面料吸湿之后容易产生一定的膨胀和形变,常规吸湿面料的形变空间很小,指示吸湿能力有限;本技术的结构改进之后,面料吸湿膨胀后可以通过弹性氨纶的形变提供变形空间;同时,氨纶发生膨胀伸长变形之后,由于涤纶吸湿纤维呈螺旋缠绕结构设置在氨纶上,其吸湿面积和体积均有所增大,况且氨纶膨胀伸缩之后,涤纶吸湿纤维可以沿着氨纶的长度方向进行形变,其变形空间相对其它面料结构更大,吸湿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13.优选的,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0.1mm~0.2mm,抗菌层的经线和纬线均由亚麻纤维、香蕉纤维以及竹炭纤维中的至少2种相互间隔排布形成。亚麻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能够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并且阻燃效果极佳;香蕉纤维具有质量轻、光泽好、吸水性高、抗菌性强、易降解且环保等功能;竹炭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因此,将上述典型抗菌纤维混纺形成抗菌层,对于抑制面料细菌
滋生具有较好作用。
14.所述耐磨层、抗紫外层、防辐射层、吸湿层以及抗菌层之间缝制固定为一体。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一方面,本技术通过耐磨层的设置能够具有较好的耐磨效果,对于提高面料制成服装的使用寿命和耐磨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17.另一方面通过抗紫外层以及防辐射层的设置,能够同时保证面料的整体抗紫外效果以及防辐射效果,有效对孕妇等特殊群体进行皮肤保护和电磁辐射防护,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18.再一方面,本技术的吸湿层结构设计以及抗菌层的设置,利于在人体出汗的情况下对汗液进行吸收,并且通过涤纶吸湿纤维和氨纶组合形成的螺旋缠绕结构,可以提高面料的吸湿性能以及弹性形变性能,利于提升吸汗能力;抗菌层的设置,能够结合亚麻纤维、香蕉纤维以及竹炭纤维的抗菌抑菌能力,有效抑制或减少细菌的滋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涤纶吸湿纤维与氨纶的缠绕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耐磨层纤维排布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抗菌层纤维排布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耐磨层;2、抗紫外层;3、防辐射层;4、吸湿层;5、抗菌层;6、氨纶纤维;7、涤纶吸湿纤维;8、棉纤维;9、涤纶纤维;10、锦纶纤维;11、亚麻纤维;12、香蕉纤维;13、竹炭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如图1-4所示:
26.一种抗紫外线功能面料,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磨层1、抗紫外层2、防辐射层3、吸湿层4以及抗菌层5;所述耐磨层1为棉纤维8、涤纶纤维9以及锦纶纤维10中的至少2种混纺而成的复合布;所述吸湿层4的编织经线和编织纬线均为弹性氨纶纤维6与涤纶吸湿纤维7缠绕形成的复合线。
27.优选的,所述耐磨层1的厚度为0.3mm~0.5mm,耐磨层1的经线和纬线均由棉纤维8、涤纶纤维9以及锦纶纤维10中的至少2种相互间隔排布形成;所述耐磨层1为缎纹面料层。上述方案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耐磨层1设置于面料整体的表面,利于提高面料的表面耐磨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尤其在工作服等制备领域,服装的使用寿命和耐磨性要求能够得到较好的满足;将棉纤维8、涤纶纤维9以及锦纶纤维10中的2种或3种
进行混纺,尤其采用上述3种纤维进行间隔排布混纺,并将面料制成缎纹面料,对于提高面料的整体耐磨性具有积极促进和提高作用。在具体排布时,经线和纬线可以按照棉纤维8-涤纶纤维9-锦纶纤维10-棉纤维8

的方式进行相互间隔排布混纺。
28.优选的,所述抗紫外层2的厚度为0.1mm~0.2mm,抗紫外层2为抗紫外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层。抗紫外层2设置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抗紫外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层,减少紫外线的透过率,防止紫外线入侵皮肤,从而满足穿戴者对紫外线照射的防护需求。
29.优选的,所述防辐射层3的厚度为0.1mm~0.2mm,防辐射层3为金属纤维防辐射面料。防辐射层3的设置,主要利于针对孕妇、操作高端医疗检测仪器的医生以及在辐射较高的车间工作的工人等特殊人群进行服装制备,有效减少或避免电磁辐射等对人体的伤害,尤其对孕妇来说,利于保护胎儿免遭辐射,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满足特殊人群的防辐射功能需求。
30.优选的,所述吸湿层4的厚度为0.3mm~0.5mm,吸湿层4的涤纶吸湿纤维7螺旋缠绕在氨纶纤维6上,且所述涤纶吸湿纤维7的直径小于所述氨纶纤维6的直径。氨纶纤维6具有较高的弹性,涤纶吸湿纤维7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通过该纤维编织的面料能够提供优异的吸湿效果。常规的吸湿面料层主要将纺织层直接进行使用,未对面料的结构进行合理改进处理,也未考虑面料层吸湿之后如何提供膨胀形变空间,从而限制了面料层的吸湿容量。通过将涤纶吸湿纤维7螺旋缠绕在弹性氨纶纤维6上,将二者形成的复合纤维线作为吸湿层4的经线和纬线进行编织,形成的吸湿面料层相对更具有立体感,吸湿的能力相对得到了提高。当面料吸湿之后容易产生一定的膨胀和形变,常规吸湿面料的形变空间很小,指示吸湿能力有限;本技术的结构改进之后,面料吸湿膨胀后可以通过弹性氨纶的形变提供变形空间;同时,氨纶发生膨胀伸长变形之后,由于涤纶吸湿纤维7呈螺旋缠绕结构设置在氨纶上,其吸湿面积和体积均有所增大,况且氨纶膨胀伸缩之后,涤纶吸湿纤维7可以沿着氨纶的长度方向进行形变,其变形空间相对其它面料结构更大,吸湿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31.优选的,所述抗菌层5的厚度为0.1mm~0.2mm,抗菌层5的经线和纬线均由亚麻纤维11、香蕉纤维12以及竹炭纤维13中的至少2种相互间隔排布形成。亚麻纤维11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能够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并且阻燃效果极佳;香蕉纤维12具有质量轻、光泽好、吸水性高、抗菌性强、易降解且环保等功能;竹炭纤维13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因此,将上述典型抗菌纤维混纺形成抗菌层5,对于抑制面料细菌滋生具有较好作用。
32.所述耐磨层1、抗紫外层2、防辐射层3、吸湿层4以及抗菌层5之间缝制固定为一体。
3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4.一方面,本技术通过耐磨层1的设置能够具有较好的耐磨效果,对于提高面料制成服装的使用寿命和耐磨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35.另一方面通过抗紫外层2以及防辐射层3的设置,能够同时保证面料的整体抗紫外效果以及防辐射效果,有效对孕妇等特殊群体进行皮肤保护和电磁辐射防护,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36.再一方面,本技术的吸湿层4结构设计以及抗菌层5的设置,利于在人体出汗的情况下对汗液进行吸收,并且通过涤纶吸湿纤维7和氨纶组合形成的螺旋缠绕结构,可以提高面料的吸湿性能以及弹性形变性能,利于提升吸汗能力;抗菌层5的设置,能够结合亚麻纤
维11、香蕉纤维12以及竹炭纤维13的抗菌抑菌能力,有效抑制或减少细菌的滋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