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5079发布日期:2022-11-15 20:1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


背景技术:

2.现在市场中由于奶酪等西式乳制品和零食的兴起,使得奶酪棒、巧克力蛋等产品的吸塑片材包装需求量大增,而现在吸塑片材包装中通常使用三层干式复合结构,即印刷层/中间层/热封层,其中印刷层为有一定的承印尺寸稳定性的印刷薄膜,而中间层为较厚的ps或pvc材质制成的片材,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内层则是具有易揭功能的pe热封层,并将各层之间通过聚氨酯胶水粘结。
3.由于现有的吸塑片材包装为多种材料复合的结构,难以进行回收处理,且pvc材质制成的片材含有很多添加剂以及燃烧后对环境和人身安全有很大危害,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另外,由于该结构为多种材料复合结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两次胶水复合,其生产流程复杂、费时、且成本较高,尤其是当工艺控制不当时,内层热封层和印刷层有与片材分层的风险,其复合的层数越多,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越大,且热封层较薄,将高阻和易揭做到同一层,工艺难度较高,而且易揭效果更难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包括承印膜、油墨层、胶水层和易揭膜,所述油墨层设在所述承印膜上,所述承印膜通过胶水层与所述易揭膜复合,所述油墨层位于所述承印膜与所述易揭膜之间,所述承印膜或所述易揭膜为具有阻隔性能的薄膜,所述易揭膜为聚丙烯共挤膜。
7.优选的,所述易揭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非易揭表层、非易揭中层和易揭内层,所述非易揭表层与所述承印膜复合,所述非易揭表层、所述非易揭中层和所述易揭内层均为聚丙烯共挤膜层。
8.优选的,所述承印膜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和流延聚丙烯共挤膜层,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设在所述流延聚丙烯共挤膜层与所述易揭膜之间。
9.优选的,所述承印膜为五层以上的共挤膜,所述承印膜的厚度为40μm~100μm。
10.优选的,所述承印膜包括双向拉伸聚丙烯层和承印高阻隔涂层,所述高阻隔涂层涂设在所述双向拉伸聚丙烯层与所述易揭膜之间,所述承印高阻隔涂层为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氧化铝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
11.优选的,所述承印膜的厚度为15μm~38μm。
12.优选的,所述易揭膜还包括片材高阻隔涂层,所述片材高阻隔涂层涂设在所述非易揭表层表面或设于所述非易揭外层与所述易揭内层之间。
(复合方向可以对调,即ny侧向外),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择上述的承印膜1结构。承印膜1的厚度为40μm~100μm,保证了承印膜1的承印尺寸稳定性。易揭膜4的厚度为100um~450um。保证了对封易揭效果,且对承印膜1起到支撑作用。
29.本实施例1先通过多层共挤形成具有高阻隔性能的承印膜1和易揭膜4,然后对承印膜1进行凹版或柔板印刷形成油墨层2,在与易揭膜4进行复合和熟化,仅一次复合即可完成,相对传统结构的两次复合工序,效率大大提高,易揭膜4和承印膜1均是一次性挤出,无离层风险。
30.实施例2
31.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参考附图2,包括承印膜1、油墨层2、胶水层3和易揭膜4,油墨层2设在承印膜1上,承印膜1通过胶水层3与易揭膜4复合,油墨层2位于承印膜1与易揭膜4之间,承印膜1为具有阻隔性能的薄膜,易揭膜4为聚丙烯共挤膜。
32.易揭膜4包括依次设置的非易揭表层43、非易揭中层42和易揭内层41,非易揭表层43与承印膜1复合,非易揭表层43、非易揭中层42和易揭内层41均为聚丙烯共挤膜层。
33.承印膜1包括双向拉伸聚丙烯层12和承印高阻隔涂层11,高阻隔涂层涂设在双向拉伸聚丙烯层12与易揭膜4之间,承印高阻隔涂层11为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氧化铝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由此,通过设置承印高阻隔涂层11为承印膜1提供高阻隔功能,使得复合片材具备阻水阻氧性能,以适用于包装奶酪等乳制品和高档果冻等食品的包装。
34.承印膜1的厚度为15μm~38μm。保证了承印膜1的承印尺寸稳定性。易揭膜4的厚度为100um~450um。保证了对封易揭效果,且对承印膜1起到支撑作用。
35.本实施例2先通过多层共挤或单层挤出双向拉伸聚丙烯层12和易揭膜4,再对承印膜1涂布承印高阻隔涂层11,然后对承印膜1进行凹版或柔板印刷形成油墨层2,在与易揭膜4进行复合和熟化,仅一次复合即可完成,相对传统结构的两次复合工序,效率大大提高,易揭膜4和承印膜1均是一次性挤出,无离层风险。
36.实施例3
37.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参考附图3,包括承印膜1、油墨层2、胶水层3和易揭膜4,油墨层2设在承印膜1上,承印膜1通过胶水层3与易揭膜4复合,油墨层2位于承印膜1与易揭膜4之间,易揭膜4为具有阻隔性能的聚丙烯共挤膜。
38.易揭膜4包括依次设置的非易揭表层43、非易揭中层42、易揭内层41和片材高阻隔涂层44,非易揭表层43与承印膜1复合,非易揭表层43、非易揭中层42和易揭内层41均为聚丙烯共挤膜层,片材高阻隔涂层44涂设在非易揭表层43表面。
39.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附图4,片材高阻隔涂层44还可设于非易揭外层43与易揭内层41之间。使得片材高阻隔涂层44可与非易揭外层43及易揭内层41通过多层共挤同时挤出形成。
40.承印膜1为流延聚丙烯薄膜或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易揭膜4的厚度为100um~450um。保证了对封易揭效果,且对承印膜1起到支撑作用。
41.本实施例3先通过多层共挤或单层挤出印刷级流延聚丙烯薄膜或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即承印膜1)和易揭膜4,再对易揭膜4涂布具有阻隔性能的片材高阻隔涂层44或在多层共挤易揭膜4时形成片材高阻隔涂层44,然后对承印膜1进行凹版或柔板印刷形成油墨层2,在与易揭膜4进行复合和熟化,仅一次复合即可完成,相对传统结构的两次复合工序,效
率大大提高,易揭膜4和承印膜1均是一次性挤出,无离层风险。采用pp材质制成的承印膜1和易揭膜4,使得本实施例3的整体均为pp材质制成,可再回收及重复利用。
42.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印膜、油墨层、胶水层和易揭膜,所述油墨层设在所述承印膜上,所述承印膜通过胶水层与所述易揭膜复合,所述油墨层位于所述承印膜与所述易揭膜之间,所述承印膜或所述易揭膜为具有阻隔性能的薄膜,所述易揭膜为聚丙烯共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揭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非易揭表层、非易揭中层和易揭内层,所述非易揭表层与所述承印膜复合,所述非易揭表层、所述非易揭中层和所述易揭内层均为聚丙烯共挤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膜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和流延聚丙烯共挤膜层,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设在所述流延聚丙烯共挤膜层与所述易揭膜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膜为五层以上的共挤膜,所述承印膜的厚度为40μm~100μ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膜包括双向拉伸聚丙烯层和承印高阻隔涂层,所述高阻隔涂层涂设在所述双向拉伸聚丙烯层与所述易揭膜之间,所述承印高阻隔涂层为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氧化铝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膜的厚度为15μm~38μ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揭膜还包括片材高阻隔涂层,所述片材高阻隔涂层涂设在所述非易揭表层表面或设于所述非易揭表层与所述易揭内层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膜为流延聚丙烯薄膜或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揭膜的厚度为100um~450u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包括承印膜、油墨层、胶水层和易揭膜,油墨层设在承印膜上,承印膜通过胶水层与易揭膜复合,油墨层位于承印膜与易揭膜之间,承印膜或易揭膜为具有阻隔性能的薄膜,易揭膜为聚丙烯共挤膜。通过选用聚丙烯共挤膜作为易揭膜,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材质是以聚丙烯为主,不仅可以循环利用,而且健康卫生,同时降低了成品的复合次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且又能避免离层现象,还有很好的对封易揭效果,即易揭力稳定,且剥开界面干净无拉丝现象,并采用具有阻隔性能的承印膜或易揭膜,具备阻水阻氧性能,适用于对食品的包装。适用于对食品的包装。适用于对食品的包装。


技术研发人员:姚奇 罗文汉 王广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普洛夫尔薄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2/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