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7052发布日期:2023-06-02 01:1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垫体,具体涉及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床垫、坐垫等大多采用单层的海绵、棕棉、聚脂材料或弹簧组成,其缺陷是透气性和舒适性差,并且容易受到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污染。例如床垫一般厚度在15cm-25cm之间,无法弯曲。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产品回弹性变差,人体在坐卧过程中会造成凹陷,影响人体健康。现有也很难做到防水和透气。棕棉、海绵一般用防水面料全包裹,不透气。但如不用防水面料,内部材料容易吸湿、霉变、滋生细菌引起交叉感染,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解决了现有垫体透气性差,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立体网状垫层;立体网状垫层整体呈长方体结构,立体网状垫层是由若干根热塑纤维丝在三维方向上疏密交错设置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

4、进一步,相邻所述热塑纤维丝之间热熔粘接。

5、进一步,所述热塑纤维丝呈丝状结构,包括端部、延伸部和丝圈部;端部通过延伸部连接丝圈部;端部呈圆弧面结构。

6、进一步,所述热塑纤维丝采用热塑性树脂制成。

7、进一步,所述立体网状垫层的厚度h1大于或等于3cm。

8、进一步,包括垫体组件,垫体组件从下往上包括底层、设于底层上的所述至少1个立体网状垫层和设于至少1个立体网状垫层上的顶层;底层和顶层分别是高密度微孔聚氨酯泡棉层。

9、进一步,所述底层的表面设有第一抗菌杀菌纤维层,底层和第一抗菌杀菌纤维层通过高温热压工艺连接为一体;所述顶层的表面设有第二抗菌杀菌纤维层,顶层和第二防护纤维层采用高温热压工艺连接为一体。

10、进一步,第一抗菌杀菌纤维层和/或第二抗菌杀菌纤维层分别采用抗菌防螨纤维制成。

11、进一步,所述抗菌防螨纤维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的刺状突起,刺状突起沿抗菌防螨纤维的径向设置。

12、进一步,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垫体组件外表面上的罩体,罩体包括具有透气性的抗菌布料和连接抗菌布料的u型拉链;垫体组件穿过u型拉链套入罩体中;抗菌布料从下往上包括第一耐磨层、设于第一耐磨层上的银离子抗菌层、设于银离子抗菌层上的透气层和设于透气层上的第二耐磨层,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的内部均设有透气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采用由若干根热塑纤维丝在三维方向上疏密交错设置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立体网状垫层,体积密度低,具有优异的支撑力与回弹力,能够有效支撑身体重量;透气度高,使水分可以迅速蒸发,快速晾干,从而实现了回弹性与透气性兼备并易于清洗的技术效果。热塑纤维丝的端部呈圆弧面结构,底层和顶层分别是高密度微孔聚氨酯泡棉层,不仅具有优良的压缩性、慢回弹性、抗潮湿和耐化学性,而且回弹性能优良,能够经受较大力度以及长时间的压缩,具有较好的缓冲、密封、填充和防震的作用,增强人体舒适度。抗菌杀菌纤维层分别采用抗菌防螨纤维制成,抗菌防螨纤维的外表面具有若干沿纤维的径向分布的刺状突起,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其不能存活,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有害细菌具有高效的抑菌作用,经多次水洗也不会降低其抗菌除螨的效果。

15、罩体采用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的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能有效防止布料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同时也提高了布料的耐磨性能,从而延长布料的使用寿命;采用透气层和透气孔结构,使得布料内部的空气流动性更强,从而提高布料的透气性,同时银离子抗菌层和抗菌块可以有效提高布料的抗菌性能,避免布料使用过程中滋生细菌。



技术特征:

1.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立体网状垫层(1);立体网状垫层整体呈长方体结构,立体网状垫层是由若干根热塑纤维丝在三维方向上疏密交错设置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热塑纤维丝(11)之间热熔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纤维丝(11)呈丝状结构,包括端部(12)、延伸部(13)和丝圈部(14);端部通过延伸部连接丝圈部;端部呈圆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纤维丝(11)采用热塑性树脂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状垫层(1)的厚度h1大于或等于3cm。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组件(10),垫体组件从下往上包括底层(2)、设于底层上的至少1个所述立体网状垫层(1)和设于至少1个立体网状垫层上的顶层(3);底层和顶层分别是高密度微孔聚氨酯泡棉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2)的表面设有第一抗菌杀菌纤维层,底层和第一抗菌杀菌纤维层通过高温热压工艺连接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抗菌杀菌纤维层和/或第二抗菌杀菌纤维层分别采用抗菌防螨纤维(5)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螨纤维(5)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的刺状突起(51),刺状突起沿抗菌防螨纤维的径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垫体组件(10)外表面上的罩体(20),罩体(20)包括具有透气性的抗菌布料(4)和连接抗菌布料的u型拉链;垫体组件穿过u型拉链套入罩体中;抗菌布料从下往上包括第一耐磨层、设于第一耐磨层上的银离子抗菌层、设于银离子抗菌层上的透气层和设于透气层上的第二耐磨层,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的内部均设有透气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立体网状垫层的垫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立体网状垫层;立体网状垫层整体呈长方体结构,立体网状垫层是由若干根热塑纤维丝在三维方向上疏密交错设置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本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优异的支撑力与回弹力,能够有效支撑身体重量;透气度高,不仅具有优良的压缩性、慢回弹性、抗潮湿和耐化学性,而且回弹性能优良,能够经受较大力度以及长时间的压缩,具有较好的缓冲、密封、填充和防震的作用,增强人体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业,潘薪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匠福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