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芯板及其制备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2768发布日期:2022-10-14 23:2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夹芯板及其制备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夹芯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芯板及夹芯板的制备工装。


背景技术:

2.夹芯纸塑板和夹芯竹塑板因质量较轻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而被广泛应用。现有的夹芯纸塑板和夹芯竹塑板的芯材通常采用蜂窝状结构,也即,夹芯板通常的两层面板之间设置了一层具有蜂窝状结构的芯材。虽然蜂窝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兼顾机械强度和质量,但单层蜂窝状结构仍然存在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蜂窝状结构为沿垂直于面板的方向布置的立体结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夹芯纸塑板和夹芯竹塑板降低生产成本。
3.因此,如何创设一种结构简单、机械强度较高且易于生产加工的夹芯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夹芯板及夹芯板的制备工装,该夹芯板的结构简单,机械强度较高,且易于生产加工。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夹芯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面板和设置在两个所述面板之间的芯板,所述芯板上具有多个由部分所述芯板隆起形成的凸起部,其中,一部分所述凸起部向所述芯板的一面凸起,并与一个所述面板贴合;另一部分所述凸起部向所述芯板的另一面凸起,并与另一个所述面板贴合;多个所述凸起部在所述芯板上规则排布,且各所述凸起部与至少一个相邻的所述凸起部的凸起方向不同。
7.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所述芯板的一面凸起的所述凸起部与向所述芯板的另一面凸起的所述凸起部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8.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所述芯板的一面凸起的所述凸起部与向所述芯板的另一面凸起的所述凸起部还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在平行于所述芯板的第三方向上的宽度自其根部至其顶部逐渐缩小。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呈圆台形或棱台形。
11.一种夹芯板的制备工装,包括两个轴心互相平行且周面互相抵近的挤压辊,所述挤压辊的周面上规则排布多个凸块和多个凹坑;
12.两个所述挤压辊中的一个所述挤压辊上的所述凸块与另一个所述挤压辊上的所述凹坑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13.在同一个所述挤压辊上,各所述凸块与至少一个所述凹坑相邻,和/或各所述凹坑与至少一个所述凸块相邻。
14.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挤压辊均为棱柱体,且两个所述棱柱体的各个侧面一
一对应,所述凸块和所述凹坑设置在所述棱柱体的各个侧面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所述侧面上的所述凸块和所述凹坑沿所述棱柱体的轴向依次间隔布置。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和所述凹坑沿所述挤压辊的轴向依次间隔排布;或
17.所述凸块和所述凹坑沿所述挤压辊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布;或
18.所述凸块和所述凹坑沿第一螺旋线依次间隔排布,所述第一螺旋线沿所述挤压辊的周面螺旋形延伸。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和所述凹坑呈圆台形或棱台形。
20.本技术实施例的夹芯板,芯板通过一部分凸起部与一个面板形成了一层夹芯结构,又通过另一部分凸起部与另一个面板形成另一层夹芯结构,相当于形成了两层夹芯结构,使得该夹芯板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另外,由于凸起部是由部分芯板隆起形成,生产加工时只需朝向不同方向挤压芯板,就能够在芯板上形成凸起方向不同的凸起部,易于生产加工,有益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芯板的立体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芯板的俯视透视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芯板的剖面图;
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芯板的制备工装的立体图;
25.图5和图6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芯板的制备工装不同视角下的爆炸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面板;11-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
28.20-芯板;21-凸起部;22-第一凸起部;23-第二凸起部;
29.30-挤压辊;31-侧面;32-凸块;33-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30.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31.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32.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技术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33.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34.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技术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35.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
更为显而易见。
36.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技术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技术。
37.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技术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38.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芯板20,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面板10和设置在两个所述面板10之间的芯板20,所述芯板20上具有多个由部分所述芯板20隆起形成的凸起部21,其中,一部分所述凸起部21向所述芯板20的一面凸起,并与一个所述面板10贴合;另一部分所述凸起部21向所述芯板20的另一面凸起,并与另一个所述面板10贴合;多个所述凸起部21在所述芯板20上规则排布,且各所述凸起部21与至少一个相邻的所述凸起部21的凸起方向不同。
39.本技术实施例的夹芯板20,芯板20通过一部分凸起部21与一个面板10形成了一层夹芯结构,又通过另一部分凸起部21与另一个面板10形成另一层夹芯结构,相当于形成了两层夹芯结构,使得该夹芯板20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另外,由于凸起部21是由部分芯板20隆起形成,生产加工时只需朝向不同方向挤压芯板20,就能够在芯板20上形成凸起方向不同的凸起部21,易于生产加工,有益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0.以下接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夹芯板2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41.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芯板20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以及设置在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之间的芯板20。芯板20上具有由部分芯板20隆起形成的第一凸起部22和第二凸起部23,第一凸起部22向所述芯板20的一面凸起,并与第一面板11贴合,以在所述第一面板11和所述芯板20之间形成第一夹芯结构。第二凸起部23向所述芯板20的另一面凸起,并与第二面板12贴合,以在所述第二面板12和所述芯板20之间形成第二夹芯结构。第一凸起部22和第二凸起部23在芯板20上规则排布,且第一凸起部22与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23相邻,相对应的,第二凸起部23也与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22相邻。如此,能够避免第一凸起部22或第二凸起部23聚集,进而避免相对的另一侧形成结构弱点。可选的,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和芯板20均可为纸板、纸塑板或竹塑板。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所述芯板20的一面凸起的所述凸起部21与向所述芯板20的另一面凸起的所述凸起部21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也即,第一凸起部22和第二凸起部23可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第一方向可为平行于芯板20、第一面板11或第二面板12的方向。如此,能够提高第一凸起部22和第二凸起部23排布的均匀度,进而能够或尽量减少在第一夹芯结构或第二夹芯结构中形成弱点。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所述芯板20的一面凸起的所述凸起部21与向所述芯板20的另一面凸起的所述凸起部21还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也即,第一凸起部22和第二凸起部23还可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第二方向可为平行于芯板20、第一面板11或第二面板12且不同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
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为60
°
或90
°
。如此,能够实现与第一凸起部22相邻的凸起部21均为第二凸起部23,与第二凸起部23相邻的凸起部21均为第一凸起部22的效果,以提高第一凸起部22和第二凸起部23的排布均匀度,进而提高该夹芯板20的结构强度。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21在平行于所述芯板20的第三方向上的宽度自其根部至其顶部逐渐缩小。其中,该第三方向可与第一方向相同,也可与第二方向相同,还可不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随着凸起部21高度增加,凸起部21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逐渐缩小,能够形成底部粗顶部细的凸起部21,使得凸起部21自身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进而提高夹芯板20的机械强度。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21可呈圆台形或棱台形。圆台形或棱台形的凸起部21形状规则,在各个方向上均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不容易塌陷,有益于提高夹芯板20的机械强度。
46.参见图4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夹芯板的制备工装,用于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夹芯板的芯板,该制备工装包括两个挤压辊30,两个挤压辊30的轴心互相平行且周面互相抵近,所述挤压辊30的周面上规则排布多个凸块32和多个凹坑33;两个所述挤压辊30中的一个所述挤压辊30上的所述凸块32与另一个所述挤压辊30上的所述凹坑33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在同一个所述挤压辊30上,各所述凸块32与至少一个所述凹坑33相邻,和/或各所述凹坑33与至少一个所述凸块32相邻。
47.生产时,将芯板插入到两个挤压辊30的周面之间,一个挤压辊30上的凸块32与另一个挤压辊30上的凹坑33互相配合,就能够在芯板上挤压出凸起部,由于两个挤压辊30上均具有凸块32和凹坑33,且同一个挤压辊30上的凸块32与至少一个凹坑33相邻,各凹坑33与至少一个凸块32相邻,所以,能够在芯板上形成凸起方向不同的凸起部,且凸起方向不同的凸起部能够间隔布设。
48.本技术实施例的夹芯板的制备工装,通过两个挤压辊30一次挤压制备芯板,部件结构简单,而且生产效率较高。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32和所述凹坑33沿所述挤压辊30的轴向依次间隔排布;或者,所述凸块32和所述凹坑33可沿所述挤压辊30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布;亦或者,所述凸块32和所述凹坑33沿第一螺旋线依次间隔排布,所述第一螺旋线沿所述挤压辊30的周面螺旋形延伸。当然,凸块32和凹坑33可同时沿所述挤压辊30的轴向和所述挤压辊30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布,或者,凸块32和凹坑33可同一沿所述挤压辊30的轴向和第一螺旋线依次间隔排布。这样,能够提高挤压形成的芯板上凸起方向不同的凸起部的排布均匀度,进而有益于提高夹芯板的机械强度,避免形成明显的结构弱点。
50.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挤压辊30均为棱柱体,且两个所述棱柱体的各个侧面31一一对应,所述凸块32和所述凹坑33设置在所述棱柱体的各个侧面31上。也即,棱柱体的各个侧面31上均设置有凸块32和凹坑33。可选的,棱柱体的侧面31上可沿轴向排布一排或多排凸块32和凹坑33。将挤压辊30构造为棱柱体,并将凸块32和凹坑33设置在棱柱体的侧面31上,易于保持芯板平整并形成规则的凸起部。
51.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所述侧面31上的所述凸块32和所述凹坑33沿所述棱柱体的轴向依次间隔布置。可选的,各侧面31可沿轴向布设一排凸块32和凹坑33的结构,凸块32和凹坑33在该侧面31上可沿棱柱体的轴向依次间隔布设。这样,两个挤压辊30的侧面31
对齐一次就能够在芯板上挤压形成一排凸起部,且凸起方向不同的凸起部依次间隔布设。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32和所述凹坑33呈圆台形或棱台形。如此,挤压形成的凸起部也呈圆台形或棱台形,圆台形或棱台形的凸起部形状规则,在各个方向上均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不容易塌陷,有益于提高夹芯板的机械强度。
53.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