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镀膜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1700发布日期:2022-12-14 00:2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镀膜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镀膜夹层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镀膜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2.led玻璃又称通电发光玻璃、电控发光玻璃,最早由德国发明,中国国内于2006年成功开发,具有通透、防暴、防水、防紫外线、可设计等特点,主要用于室内外装饰、家具设计、灯管照明设计、室外幕墙玻璃、阳光房设计等领域,现有的led夹层玻璃将led灯珠内置于双层玻璃之间,借助玻璃导电镀膜技术、通过控制系统来呈现光电展示效果。
3.热反射玻璃一般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或多层诸如铬、钛或不锈钢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使产品呈丰富的色彩,对于可见光有适当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有较高吸收率,因此,也称为阳光控制玻璃,主要用于建筑和玻璃幕墙。
4.为了增加幕墙的夜晚展示效果,会使用通过两片热反射玻璃与led灯珠组成夹层玻璃来组成光电幕墙,在对光电幕墙进行组装时需先对夹层玻璃内部的led灯珠连接线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才能对夹层玻璃进行固定,其安装起来极为不便、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镀膜夹层玻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新型镀膜夹层玻璃,包括热反射玻璃、pvb中间膜以及灯光条,所述热反射玻璃、 pvb中间膜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pvb中间膜设置于两个热反射玻璃之间,所述灯光条设置于两个pvb中间膜之间,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一卡块、左侧条、右侧条、第二卡块、磁片、铁片,所述左侧条设置于热反射玻璃的顶部,且位于灯光条的一侧,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左侧条的一侧,所述右侧条固定于热反射玻璃的顶部,且位于灯光条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卡块固定于右侧条的一侧,所述磁片设置于第一卡块的内侧,所述铁片设置于第二卡块的内侧;
8.连接机构,设置于灯光条的一端,用于灯光条连接线之间的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连接条、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片设置于灯光条的一端,所述连接条固定于热反射玻璃的顶部,且位于灯光条的两端,所述导电柱于连接条的一侧贯穿至连接条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片设置于导电柱的两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柱的外侧与连接条接触的位置处包裹有绝缘垫。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柱、第一导电片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导电柱、第一导电片处于一一对齐状态。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卡块的外侧与第一卡块的内壁相贴
合。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条与第一卡块的高度、厚度均相等。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热反射玻璃与灯光条通过pvb中间膜加热粘接固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在将另一个光电玻璃上的第二卡块扣入已安装完成的光电玻璃上的第一卡块内时,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会对光电玻璃的上下、左右方向进行限位,同时通过磁片对铁片的吸附来实现光电玻璃之间的前后限位,从而实现光电玻璃之间的预连接,之后通过玻璃胶来对两个光电玻璃进一步进行连接固定,以此实现对光电玻璃之间的快速拼接;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机构,通过对另一个光电玻璃的安装来使两个光电玻璃上的第二导电片进行接触,此时通过导电柱来使第二导电片与第一导电片进行连接,由此便可使两个光电玻璃内的光电模组进行电性连接,由此便可省去组装连接线的时间,从而为光电玻璃的安装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新型镀膜夹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一种新型镀膜夹层玻璃的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连接示意图;
20.图3为一种新型镀膜夹层玻璃的导电柱与连接条的连接示意图。
21.图中:1、热反射玻璃;2、pvb中间膜;3、第一卡块;4、左侧条;5、第一导电片; 6、第二导电片;7、连接条;8、右侧条;9、第二卡块;10、灯光条;11、磁片;12、铁片;13、导电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镀膜夹层玻璃,包括热反射玻璃1、 pvb中间膜2以及灯光条10,热反射玻璃1、pvb中间膜2对称设置有两个,pvb中间膜2 设置于两个热反射玻璃1之间,灯光条10设置于两个pvb中间膜2之间,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一卡块3、左侧条4、右侧条8、第二卡块9、磁片11、铁片12,左侧条4 设置于热反射玻璃1的顶部,且位于灯光条10的一侧,第一卡块3设置于左侧条4的一侧,右侧条8固定于热反射玻璃1的顶部,且位于灯光条10的另一侧,第二卡块9固定于右侧条8的一侧,磁片11设置于第一卡块3的内侧,铁片12设置于第二卡块9的内侧;
23.连接机构,设置于灯光条10的一端,用于灯光条10连接线之间的连接。
24.该种镀膜夹层玻璃,在对该夹层玻璃进行安装时需将按照热反射玻璃1、pvb中间膜2、灯光条10、pvb中间膜2、热反射玻璃1的顺序来进行组装,通过左侧条4、右侧条8、连接条7来使两个热反射玻璃1进行连接,之后可通过外部真空压缩加热设备来对该夹层玻璃进行加热、挤压操作,从而使pvb中间膜2热熔至透明状,且将两个热反射玻璃1进行粘接固定,同时也实现了对灯光条10的密封,在对多个夹层玻璃拼装时,可先将一个夹层玻璃与外界框架进行连接固定,之后将另一个夹层玻璃上的第二卡块9扣入已安装完成的夹层玻璃上的第一卡块3内,通过第一卡块3与第二卡块9来对夹层玻璃的上下、左右方向进行限位,同时通过磁片11对铁片12的吸附来实现夹层玻璃之间的前后限位,之后便可通过玻璃胶来对
两个夹层玻璃进一步进行连接固定,以此实现对夹层玻璃的快速组装,同时通过连接机构来实现对两个夹层玻璃内灯光条10的快速连接。
25.在图1~3中:连接机构包括有第一导电片5、第二导电片6、连接条7、导电柱13,第一导电片5设置于灯光条10的一端,连接条7固定于热反射玻璃1的顶部,且位于灯光条10的两端,导电柱13于连接条7的一侧贯穿至连接条7的另一侧,第一导电片5设置于导电柱13的两端。
26.该种镀膜夹层玻璃,通过对另一个夹层玻璃的安装来使两个夹层玻璃上的第二导电片 6进行接触,此时通过导电柱13来使第二导电片6与第一导电片5进行连接,由此便可使两个夹层玻璃内的灯光条10进行电性连接,由此便可省去组装连接线的时间,从而为夹层玻璃的安装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27.在图1~3中:导电柱13的外侧与连接条7接触的位置处包裹有绝缘垫。
28.该种镀膜夹层玻璃,通过设置此结构来对导电柱13进行防护。
29.在图1~3中:导电柱13、第一导电片5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导电柱13、第一导电片5处于一一对齐状。
30.该种镀膜夹层玻璃,通过设置此结构来使第一导电片5与第二导电片6进行接触。
31.在图1~3中:第二卡块9的外侧与第一卡块3的内壁相贴合。
32.该种镀膜夹层玻璃,通过设置此结构来使第二卡块9的一端扣入第一卡块3的内壁,从而便于该夹层玻璃之间的拼接。
33.在图1~3中:连接条7与第一卡块3的高度、厚度均相等。
34.该种镀膜夹层玻璃,通过设置此结构来使连接条7与第一卡块3对灯光条10的周围进行遮挡。
35.在图1~3中:两个热反射玻璃1与灯光条10通过pvb中间膜2加热粘接固定。
36.该种镀膜夹层玻璃,通过设置此结构来可便于将灯光条10与热反射玻璃1进行粘接连接。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可根据需求来制作热反射玻璃1,随后可根据热反射玻璃 1的大小来对灯光条10进行组装,在对该夹层玻璃整体进行安装时需将按照热反射玻璃1、 pvb中间膜2、灯光条10、pvb中间膜2、热反射玻璃1的顺序来对夹层玻璃进行组装,通过左侧条4、右侧条8、连接条7来使两个热反射玻璃1进行连接,同时也实现了对灯光条10的密封,之后通过高压复合、加温来使pvb中间膜2热熔至透明状,并对两个照热反射玻璃1进行粘接固定,在对设备进行安装时可先将一个夹层玻璃与外界框架进行连接固定,之后将另一个夹层玻璃上的第二卡块9扣入已安装完成的夹层玻璃上的第一卡块3 内,通过第一卡块3与第二卡块9来对夹层玻璃的上下、左右方向进行限位,同时通过磁片11对铁片12的吸附来实现夹层玻璃之间的前后限位,之后便可通过玻璃胶来对两个夹层玻璃进一步进行连接固定,以此实现对夹层玻璃之间的快速拼接,通过对另一个夹层玻璃的安装来使两个夹层玻璃上的第二导电片6进行接触,此时通过导电柱13来使第二导电片6与第一导电片5进行连接,由此便可使两个夹层玻璃内的灯光条10进行电性连接,由此便可省去组装连接线的时间,从而为夹层玻璃的安装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38.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