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3097发布日期:2023-06-08 14:4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靶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特别涉及一种防水靶机。


背景技术:

1、靶机泛指作为射击训练目标的一种军用飞行器。这种飞行器利用遥控或者是预先设定好的飞行路径与模式,于军事演习或武器试射时模拟敌军之航空器或来袭导弹,为各类型火炮或是导弹系统提供假想的目标与射击的机会,属于无人飞机的一种。

2、在现有技术中,靶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其一、靶机不具有防水功能,靶机在起飞之后,如打靶不成功或靶机自身出现异常问题时,靶机下落于海面之后,容易下沉,官兵较难寻找到下落的靶机;如打靶成功,靶机在海面之上的空中被击落之后,更难浮于海面,会从海面上迅速下沉,官兵很难寻找到击落之后的靶机,以研究靶机的击落情况;其二、靶机的机体材料制造成本较高、重量较重、机体成型较为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制造成本较低、重量轻、机体成型容易、强度好的防水靶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靶机,包括防水机身和连接于防水机身之上的防水机翼,所述防水机身包括复合机壳,复合机壳之内为机身内腔;所述防水机翼包括复合翼壳,复合翼壳之内为机翼内腔,机翼内腔之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棉内芯;所述复合机壳和复合翼壳从外至内分别依次包括油漆层、第一环氧树脂胶水层、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环氧树脂胶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三环氧树脂胶水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层,所述油漆层与第一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一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与第二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二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与第三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三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

3、优选地,所述油漆层的厚度为0.01~0.02mm;所述第一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1mm~0.01mm;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08mm~0.12mm;所述第二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1mm~0.01mm;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3mm~0.5mm;所述第三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1mm~0.01mm;所述第三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08mm~0.12mm。

4、优选地,所述复合机壳和复合翼壳的第三玻璃纤维层内侧还设有第四环氧树脂胶水层和碳纤维布层,所述第三玻璃纤维层与碳纤维布层之间通过第四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所述第四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1mm~0.01mm,所述碳纤维布层的厚度为0.08mm~0.12mm。

5、优选地,所述复合机壳的中部上端设有往下凹的机翼连接口,所述防水机翼的中部连接于机翼连接口之上,所述复合机壳的机翼连接口与防水机翼之间设有防水胶圈。

6、优选地,所述防水靶机还设有垂直安定面和水平安定面,所述垂直安定面竖向安装于复合机壳的尾部上端,所述水平安定面横向安装于复合机壳的尾部上端,水平安定面的长度方向与防水机翼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7、优选地,所述防水机翼的两侧后端分别设有能上下摆动的副翼,所述水平安定面的后端设有能上下摆动的升降舵;所述复合机壳的机身内腔中部设有飞行控制装置,飞行控制装置设有遥控器接收机、副翼控制器和升降舵控制器,所述遥控器接收机用于接收飞机控制信号,所述副翼控制器用于控制副翼上下摆动,所述升降舵控制器用于控制升降舵上下摆动,所述升降舵控制器与升降舵之间连接有控制杆。

8、优选地,所述复合机壳的前端安装有飞机马达,飞机马达的前端设有螺旋桨,所述飞行控制装置设有用于控制飞机马达工作的马达控制器,所述复合机壳的机身内腔前部还设有用于向飞机马达供油的燃料油箱。

9、优选地,所述防水机翼的中部上端安装有打靶设备仓,打靶设备仓之内安装有降落伞和红外源靶标。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由于防水靶机具有防水机身和连接于防水机身之上的防水机翼,并且防水机翼的机翼内腔之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棉内芯,因此在靶机落于海面之上,能够使靶机浮于海面之上,官兵很容易寻找到击落或未击落的靶机;其二、由于复合机壳和复合翼壳从外至内分别依次包括油漆层、第一环氧树脂胶水层、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环氧树脂胶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三环氧树脂胶水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层,因此,复合机壳和复合翼壳的防水性能好、制造成本较低、重量轻,同时,复合机壳和复合翼壳能以第二玻璃纤维层为主体结构,再以第一玻璃纤维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层加强第二玻璃纤维层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了复合机壳和复合翼壳的强度;其三、由于油漆层与第一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一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第一玻璃纤维层与第二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二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第二玻璃纤维层与第三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三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从而使得复合机壳和复合翼壳的制造成型较为容易,制造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机身和连接于防水机身之上的防水机翼,所述防水机身包括复合机壳,复合机壳之内为机身内腔;所述防水机翼包括复合翼壳,复合翼壳之内为机翼内腔,机翼内腔之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棉内芯;所述复合机壳和复合翼壳从外至内分别依次包括油漆层、第一环氧树脂胶水层、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环氧树脂胶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三环氧树脂胶水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层,所述油漆层与第一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一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与第二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二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与第三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三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漆层的厚度为0.01~0.02mm;所述第一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1mm~0.01mm;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08mm~0.12mm;所述第二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1mm~0.01mm;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3mm~0.5mm;所述第三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1mm~0.01mm;所述第三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08mm~0.1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漆层的厚度为0.015~0.016mm,所述第一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4mm~0.006mm,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1mm,所述第二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4mm~0.006mm,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4mm,所述第三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4mm~0.006mm,所述第三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机壳和复合翼壳的第三玻璃纤维层内侧还设有第四环氧树脂胶水层和碳纤维布层,所述第三玻璃纤维层与碳纤维布层之间通过第四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所述第四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1mm~0.01mm,所述碳纤维布层的厚度为0.08mm~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环氧树脂胶水层的厚度为0.004mm~0.006mm,所述碳纤维布层的厚度为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机壳的中部上端设有往下凹的机翼连接口,所述防水机翼的中部连接于机翼连接口之上,所述复合机壳的机翼连接口与防水机翼之间设有防水胶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靶机还设有垂直安定面和水平安定面,所述垂直安定面竖向安装于复合机壳的尾部上端,所述水平安定面横向安装于复合机壳的尾部上端,水平安定面的长度方向与防水机翼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机翼的两侧后端分别设有能上下摆动的副翼,所述水平安定面的后端设有能上下摆动的升降舵;所述复合机壳的机身内腔中部设有飞行控制装置,飞行控制装置设有遥控器接收机、副翼控制器和升降舵控制器,所述遥控器接收机用于接收飞机控制信号,所述副翼控制器用于控制副翼上下摆动,所述升降舵控制器用于控制升降舵上下摆动,所述升降舵控制器与升降舵之间连接有控制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机壳的前端安装有飞机马达,飞机马达的前端设有螺旋桨,所述飞行控制装置设有用于控制飞机马达工作的马达控制器,所述复合机壳的机身内腔前部还设有用于向飞机马达供油的燃料油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机翼的中部上端安装有打靶设备仓,打靶设备仓之内安装有降落伞和红外源靶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靶机,包括防水机身和连接于防水机身之上的防水机翼,防水机身包括复合机壳,复合机壳之内为机身内腔;防水机翼包括复合翼壳,复合翼壳之内为机翼内腔,机翼内腔之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棉内芯;复合机壳和复合翼壳从外至内分别依次包括油漆层、第一环氧树脂胶水层、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环氧树脂胶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三环氧树脂胶水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层,油漆层与第一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一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第一、第二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二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第二、第三玻璃纤维层之间通过第三环氧树脂胶水层粘接固定。本技术防水性能好、制造成本较低、重量轻、机体成型容易、强度好。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戴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福莱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