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筒打泥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3231发布日期:2022-12-17 12:5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烟花筒打泥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打泥底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花筒打泥底装置。


背景技术:

2.打泥底是烟花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烟花筒端部打泥底的好坏对烟花的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3.目前,在烟花筒的打泥底工序中,往往是将多个直径以及长度等指标一致的烟花筒组装成具有规则外型轮廓的烟花集合,然后通过打泥底装置对构成该烟花集合的烟花筒一同进行打泥底的操作,现有技术中的打泥底装置,包括压板以及与压板垂直固定的多个压泥柱,压泥柱的外径与构成待打泥底烟花集合的烟花筒盛放红泥土的内径适配,进而使得单个压泥柱能够与单个烟花筒插接配合,实现对烟花筒的打泥底工序。
4.但是,现有的打泥底装置,由于压泥柱与压板垂直固定,因此使得压泥柱无法进行更换,如果需要更换的话,往往还需要将压板一同更换,这使得在面对外形尺寸一致,但是由直径不同的烟花筒组成的烟花集合时,现有的打泥底装置对压泥柱进行更换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从而间接的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对外形尺寸一致但是由不同直径烟花筒构成的烟花集合进行打泥底时能够快速进行换型,本技术提供一种烟花筒打泥底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烟花筒打泥底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包括压板、底板、固定板、驱动组件、压泥组件以及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分别与底板垂直连接,固定板安装在支撑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压板位于底板与固定板之间,驱动组件安装在固定板上,驱动组件与压板连接并推动压板朝底板的方向运动,压板上设有安装区,安装区内设有磁铁,压泥组件包括多个适用于不同规格烟花筒的压泥件,所有压泥件均可通过磁吸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区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端装有红泥土的烟花筒竖直放置在底板上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压板向底板的方向移动,压泥件将烟花筒内盛放的泥土压紧形成泥底,当不同直径的烟花筒所组成的不同的烟花集合需要打泥底时,则可以将安装在安装区内的压泥件进行更换再使得驱动组件驱动压板朝底板的方向运动,磁吸的方式使得压泥件能够快速进行更换,而无需将压板一同拆下,达到了节约时间成本的效果。
9.可选的,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气缸垂直安装在固定板上并与压板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通气时,气缸的活塞杆推动压板向底板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压泥件对对应位置的烟花筒内盛放的红泥土进行压紧。
11.可选的,驱动组件包括齿条、齿轮以及电机,齿条一端垂直连接在压板上,齿条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并可与固定板滑动配合,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安装在固定板上,齿轮与齿条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进而带动齿条运动,齿条与压板垂直固定,齿条移动从而带动压板移动,进而使得压板上的压泥件对对应位置的烟花筒所盛放的红泥土进行压紧。
13.可选的,底板上设置有内凹的放置区,放置区内设置有承托板,承托板可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在放置区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板上的压泥件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可以对放置区内的承托板进行更换,进而使得承托板的大小能够适用于由不同规格烟花筒组成的烟花集合。
15.可选的,支撑杆上设有刮泥组件,刮泥组件包括套环与刮条,套环同轴套设在任意一根支撑杆上,套环可沿支撑杆的轴线滑动,刮条包括转动部与刮泥部,刮泥部与转动部固定连接,转动部套设在套环外壁,转动部可绕支撑杆轴线转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烟花筒内的红泥土被压紧后,通过刮泥组件将烟花筒端部上的红泥土扫去,保持烟花筒端部的整洁,使得后续在运输时无需花费多余的精力去清理多余的红泥土。
17.可选的,套环外壁穿设有定位件,定位件与套环外壁螺纹配合,定位件穿过套环后与支撑杆的外壁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用于固定套环在支撑杆上的高度,使得套环在支撑杆上的高度不会轻易地发生变化。
19.可选的,定位件用于与支撑杆外壁抵接的一端设有柔性的防滑垫。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的防滑垫用于增加定位件与支撑杆外壁之间的阻力,且防滑垫为柔性的,使得定位件与支撑杆外壁抵接时不会对支撑杆的外壁造成损害。
21.可选的,套设在套环的支撑杆上设有刻度线,刻度线延伸方向与支撑杆长度方向一致。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刻度线上的数值准确的对套环的位置进行调整,便于清理不同长度的烟花筒端部的红泥土。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至少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将压泥件与压板之间的连接设置成磁吸的可拆卸连接,面对外形尺寸一致但是由不同直径烟花筒构成的烟花集合时能够快速换型,达到了节约时间成本的效果;
25.2.通过设置刮泥组件,使得烟花集合完成打泥底工序后能够直接进行扫泥,后续无需再去额外花费时间进行扫泥工作,达到了节约了时间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烟花筒打泥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1主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烟花筒打泥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压板;2、底板;3、固定板;4、驱动组件;5、压泥组件;6、压泥件;7、安装区;8、磁铁;9、气缸;10、齿条;11、齿轮;12、电机;13、放置区;14、承托板;15、刮泥组件;16、套环;17、刮条;18、转动部;19、刮泥部;20、定位件;21、防滑垫;22、刻度线;2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烟花筒打泥底装置,参照图1-2,包括压板1、底板2、固定板3、驱动组件4、压泥组件5以及两根支撑杆23,其中,底板2放置在台面上,而两根支撑杆23则是分别垂直安装在底板2上,支撑杆23的另一端分别于与固定板3连接,驱动组件4包括气缸9,气缸9的缸体安装在固定板3上,而气缸9的活动端则是与压板1连接,压板1位于固定板3与底板2之间。
33.参照图2和图3,在压板1远离气缸9的一面设置有内凹的安装区7,安装区7用于安装压泥组件5,压泥组件5包括多个适用于由不同大小的烟花筒所组成的烟花集合的压泥件6,压泥件6包括插接部以及多个与插接部垂直固定的压泥柱,压泥柱均匀排布在插接部上,不同压泥件6之间的区别在于压泥柱之间的直径不同,插接部与安装区7插接配合,安装区7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安装区7限制了压泥件6绕气缸9活塞杆轴线的转动,而为了使得压泥件6不会在自身重力下从安装区7内滑出,在安装区7内还固定连接有磁铁8,磁铁8通过磁吸的方式吸附压泥件6。
34.而对应的,在底板2上同样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放置区13,放置区13用于放置承托烟花集合的承托板14,承托板14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插接在放置区13内,承托板14用于承托烟花集合。
35.而为了在压泥底工序完成后能够比较便捷的将多余的红泥土进行清洁,在两根支撑杆23中的任意一根安装有刮泥组件15,刮泥组件15包括套环16与刮条17,其中套环16套设在支撑杆23上,套环16的内壁与支撑杆23的外壁滑动配合;刮条17则是包括刮泥部19与转动部18,转动部18同轴设置在套环16的外壁上,并可绕套环16的轴线转动,在刮泥部19上则是设置有用于刮去红泥土的硅胶条,当烟花集合的打泥底工序完成后,工作人员以手持刮泥部19远离套环16的一端的方式驱动刮泥件绕套环16的轴线转动,此时,刮泥部19上的硅胶条在刮泥部19转动的过程中将烟花集合端部的红泥土扫落。
36.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套环16在支撑杆23上的高度进行调整,在套环16的外壁上设有定位件20,定位件20一端为螺杆,定位件20的另一端为把手,定位件20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套环16的外壁连接,定位件20上的螺杆穿过套环16外壁后与支撑杆23的外壁抵接,而为了减轻定位件20直接与支撑杆23外壁抵接使得支撑杆23外壁出现破损影响套环16在支撑杆23上顺畅滑动的情况出现,在定位件20与支撑杆23外壁抵接的一端设置有柔性的防滑垫21,防滑垫21可以由橡胶支撑,防滑垫21用于与支撑杆23的外壁抵接,起到增大定位件20与支撑杆23外壁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外,还对支撑杆23的外壁起到保护的作用。
37.而在支撑杆23上则是分别设置有刻度线22,刻度线22的0刻度位于支撑杆23与底板2的连接处,这使得工作人员对于套环16的高度能够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进而减少由于套环16高度难以把握需要反复调节高度的情况发生。
38.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一个由多个尺寸相同的烟花筒组成的烟花集合需要打泥底时,先将该烟花集合放置在底板2上,调整其位置,然后启动气缸9,气缸9推动压板1朝底板2的方向移动,此时压泥件6对烟花集合上的红泥土进行压紧,然后气缸9回缩,压板1与烟花集合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转动刮泥件上的刮泥部19,使得刮泥部19队烟花集合打泥底一端的红泥土进行清扫。
39.而当需要对外形尺寸与之前烟花集合一致,但是烟花筒直径不同的另一烟花集合进行打泥底工序时,则是可以将之前的压泥件6取下,更换成其他适配的压泥件6,最终适用于当前需要进行打泥底的烟花集合。
40.实施例2:
41.参照图4,驱动组件4还可以是齿轮11、齿条10以及电机12,其中电机12安装在固定板3上,电机12具有刹车功能,当电机12断电时,其输出轴被锁死无法绕自身轴线转动,而齿条10的一端则是垂直固定在压板1远离压泥件6的一端,齿条10的另一端则是穿过固定板3,并与固定板3滑动配合,齿轮11则是安装在电机12的输出轴上,齿轮11与齿条10啮合,当电机12启动时,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齿轮11转动,在齿轮11的带动下,齿条10带动压板1实现上升或下降。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