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8051发布日期:2023-03-01 00:1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一种以针轧机械或梳理机械处理各种纤维原料,用高压形成或粘合生产的一种布状物,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
3.无纺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无纺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医疗防护、服装、家用装饰、工业用布及农业领域内。
4.相关技术中,目前的无纺布一般不具有防水功能,所处的环境较为潮湿或者布料接触到了水,容易使布料受潮,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而且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细菌处于无纺布中无法排出,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解决了不具有防水功能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顶部设置有竹纤维层,所述竹纤维层的顶部设置有ptee防水层,所述ptee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耐污塑料薄膜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底部设置有亲肤层。
8.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厚度为0.1-0.5mm,所述竹纤维层的厚度为0.1-0.5mm,所述ptee防水层的厚度为0.01-0.02mm,所述耐污塑料薄膜层的厚度为0.01-0.02mm,所述亲肤层的厚度为0.1-0.5mm。
9.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纳米银纤维,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条。
10.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基层和竹纤维层的底部均设置有凹面。
11.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基层和亲肤层的顶部均设置有凸面。
12.优选的,所述耐污塑料薄膜层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耐磨凸块。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通过竹纤维层的设置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使得无纺布不易滋生细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通过ptee防水层的设置起到防水的作用,无纺布不易受潮湿润,不会给细菌提供生长环境,大大降低了细菌污染,通过耐污塑料薄膜层的设置能够起到耐油抗污的作用,使用时沾染的污渍会被阻隔在耐污塑料薄膜层表面,进而避免污渍渗透无纺布内,清洁时,只需将清洁布
抹去污渍即可,无纺布不易受到污染,大大提高了耐污能力,通过亲肤层的设置增加了使用时的舒适性,接触皮肤时不易出现过敏情况,提高了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无纺布基层的仰视图;
17.图3为图1所示无纺布基层的俯视图。
18.图中标号:1、无纺布基层;2、竹纤维层;3、ptee防水层;4、无纺布基层;5、亲肤层;6、凹槽;7、纳米银纤维;8、定位条;9、凹面;10、凸面;11、耐磨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无纺布基层的仰视图;图3为图1所示无纺布基层的俯视图。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1,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竹纤维层2,所述竹纤维层2的顶部设置有ptee防水层3,所述ptee防水层3的顶部设置有耐污塑料薄膜层4,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底部设置有亲肤层5。
21.无纺布基层1、竹纤维层2、以及ptee防水层3、耐污塑料薄膜层4亲肤层5之间均通过粘结层进行连接,耐污塑料薄膜层4为热塑性聚氨酯薄膜。
22.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厚度为0.1-0.5mm,所述竹纤维层2的厚度为0.1-0.5mm,所述ptee防水层3的厚度为0.01-0.02mm,所述耐污塑料薄膜层4的厚度为0.01-0.02mm,所述亲肤层5的厚度为0.1-0.5mm。
23.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设置有纳米银纤维7,所述凹槽6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条8。
24.通过纳米银纤维7的设置能够使得细菌失去活性,起到抗菌抑菌的作用,能够将附着的细菌杀灭,并且凹槽6的设置能够将纳米银纤维7进行容纳,且在通过粘结层进行粘结时,凹槽6内部能够容纳粘胶,提高了无纺布基层1和竹纤维层2的稳定性,通过定位条8的设置能够对纳米银纤维7进行固定,使得纳米银纤维7不会产生移动。
25.所述无纺布基层1和竹纤维层2的底部均设置有凹面9。
26.所述无纺布基层1和亲肤层5的顶部均设置有凸面10,通过凸面10的设置能够与凹面9进行搭配,增加无纺布基层1、竹纤维层2、亲肤层5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粘结时的接触面积,粘结更加牢固,层与层之间不易出现脱落现象。
27.所述耐污塑料薄膜层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耐磨凸块11,通过耐磨凸块11的设置能够先与外界物体进行接触,提高耐磨性能。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的工作原理如下:
29.通过竹纤维层2的设置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使得无纺布不易滋生细菌,通过ptee防水层3的设置起到防水的作用,无纺布不易受潮湿润,通过耐污塑料薄膜层4的设置能够起到耐油抗污的作用,使用时沾染的污渍会被阻隔在耐污塑料
薄膜层4表面,进而避免污渍渗透无纺布内,清洁时,只需将清洁布抹去污渍即可,通过亲肤层5的设置增加了使用时的舒适性。
3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通过竹纤维层2的设置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使得无纺布不易滋生细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通过ptee防水层3的设置起到防水的作用,无纺布不易受潮湿润,不会给细菌提供生长环境,大大降低了细菌污染,通过耐污塑料薄膜层4的设置能够起到耐油抗污的作用,使用时沾染的污渍会被阻隔在耐污塑料薄膜层4表面,进而避免污渍渗透无纺布内,清洁时,只需将清洁布抹去污渍即可,无纺布不易受到污染,大大提高了耐污能力,通过亲肤层5的设置增加了使用时的舒适性,接触皮肤时不易出现过敏情况,提高了使用体验感。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竹纤维层(2),所述竹纤维层(2)的顶部设置有ptee防水层(3),所述ptee防水层(3)的顶部设置有耐污塑料薄膜层(4),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底部设置有亲肤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厚度为0.1-0.5mm,所述竹纤维层(2)的厚度为0.1-0.5mm,所述ptee防水层(3)的厚度为0.01-0.02mm,所述耐污塑料薄膜层(4)的厚度为0.01-0.02mm,所述亲肤层(5)的厚度为0.1-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设置有纳米银纤维(7),所述凹槽(6)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条(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和竹纤维层(2)的底部均设置有凹面(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和亲肤层(5)的顶部均设置有凸面(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污塑料薄膜层(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耐磨凸块(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所述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顶部设置有竹纤维层,所述竹纤维层的顶部设置有PTEE防水层,所述PTEE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耐污塑料薄膜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底部设置有亲肤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水抗菌功能的无纺布,通过竹纤维层的设置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使得无纺布不易滋生细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通过PTEE防水层的设置起到防水的作用,无纺布不易受潮湿润,不会给细菌提供生长环境,大大降低了细菌污染,通过耐污塑料薄膜层的设置能够起到耐油抗污的作用。膜层的设置能够起到耐油抗污的作用。膜层的设置能够起到耐油抗污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煜 钟伟峰 俞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翰斯通无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0
技术公布日:2023/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