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霉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8926发布日期:2023-05-25 04:1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防霉织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织带,具体为一种抗菌防霉织带。


背景技术:

1、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新中国成立后,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2、目前所使用的织带大多在编织完成后直接使用,在织带的内部存在一定的湿气,使织带容易发生霉变,同时造成细菌的滋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织带。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防霉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包括基材以及防护层,所述基材由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基材上表面设置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下到上依次包括透气层、抗菌层、吸附层以及抗静电层,所述透气层采用聚醚酯弹性纤维材质,所述透气层内均布透气孔,所述抗静电层采用经线以及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采用棉纤维材质,所述纬线采用碳素导电纤维材质,所述基材下表面设置耐磨层。

5、为了便于提升织带本体的抗菌性能,从而防止细菌在织带本体表面滋生,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抗菌层采用竹炭纤维材质。

6、为了便于提升织带本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从而防止织带本体发生霉变以及细菌滋生,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吸附层采用采用活性炭纤维材质。

7、为了便于外界环境中的灰尘通过织带本体的侧壁进入织带本体内,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织带本体前后两侧侧壁缝合封边条,封边条采用亚麻纤维材质。

8、为了便于提升织带本体的耐磨性能,本实用新型改进有,耐磨层采用尼龙纤维材质。

9、为了便于提升基材、透气层、抗菌层、吸附层以及抗静电层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基材、透气层、抗菌层、吸附层以及抗静电层之间采用缝合方式连接,且所述基材、透气层、抗菌层、吸附层以及抗静电层之间设置热熔胶。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织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抗菌防霉织带,通过抗菌层的设置,便于提升织带本体的抗菌性能。通过吸附层的设置,便于提升织带本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从而防止织带本体发生霉变以及细菌滋生。通过耐磨层的设置,便于提升织带本体的耐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防霉织带,包括织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本体(1)包括基材(2)以及防护层,所述基材(2)由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基材(2)上表面设置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下到上依次包括透气层(3)、抗菌层(4)、吸附层(5)以及抗静电层(6),所述透气层(3)采用聚醚酯弹性纤维材质,所述透气层(3)内均布透气孔(7),所述抗静电层(6)采用经线(8)以及纬线(9)编织而成,所述经线(8)采用棉纤维材质,所述纬线(9)采用碳素导电纤维材质,所述基材(2)下表面设置耐磨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4)采用竹炭纤维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5)采用活性炭纤维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本体(1)前后两侧侧壁缝合封边条(12),封边条(12)采用亚麻纤维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织带,其特征在于:耐磨层(10)采用尼龙纤维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2)、透气层(3)、抗菌层(4)、吸附层(5)以及抗静电层(6)之间采用缝合方式连接,且所述基材(2)、透气层(3)、抗菌层(4)、吸附层(5)以及抗静电层(6)之间设置热熔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织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防霉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包括基材以及防护层,所述基材由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基材上表面设置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下到上依次包括透气层、抗菌层、吸附层以及抗静电层,所述透气层采用聚醚酯弹性纤维材质,所述透气层内均布透气孔,所述抗静电层采用经线以及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采用棉纤维材质,所述纬线采用碳素导电纤维材质,所述基材下表面设置耐磨层。通过抗菌层的设置,便于提升织带本体的抗菌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丁荣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万达织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