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改性片材、层叠体、表面改性部件、涂装物、表面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及涂装物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62264发布日期:2023-10-06 17:1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表面改性片材、层叠体、表面改性部件、涂装物、表面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及涂装物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表面改性片材、层叠体、表面改性部件、涂装物、表面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及涂装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在铁道车辆、航空器、船舶、汽车等运输设备、电子设备、住宅设备等的部件中,使用了轻量且耐冲击性优异的树脂,在其表面接合有各种材质的被粘物。另外,在树脂部件上形成了具有各种功能的涂膜。

2、将树脂部件与金属、其他树脂接合时,需要使其充分粘接。作为这样的粘接剂,以往已知有橡胶环氧系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3、但是,树脂部件难以与粘接剂相容,即使使用以往的粘接剂、粘接片材,也得不到充分的粘接强度。另外,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等强度优异的树脂部件要求高水准的粘接强度。

4、因此,在树脂部件的粘接中,需要进行底漆溶液的涂布,或者需要在底漆溶液的涂布之前进行喷砂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各种表面处理作为预处理。

5、例如,作为用于得到充分的粘接强度的手段,有为了对热塑性树脂部件的表面进行改性而涂布适当的底漆溶液的技术,但耐溶剂性高的树脂(例如,pps、pa、pp等)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呈现出充分的粘接强度的问题。而且,在这样的表面处理方法中,必须设置表面处理工序及干燥工序,工序增多,生产率降低,因此在成本方面也存在问题。

6、另外,作为用于对树脂部件进行易粘接处理以赋予充分的粘接强度的手段之一,有使用表面改性片材的技术。

7、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可对热塑性树脂赋予充分的粘接强度的表面改性片材。

8、此外,对使用表面改性片材制造具有平滑表面的表面改性部件的技术(专利文献2),使用低线膨胀的脱模片材抑制表面改性部件的褶皱的技术(专利文献3)进行了研究。

9、现有技术文献

10、专利文献

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28722号公报

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94016号公报

13、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20-1638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在构成表面改性部件的树脂部件包含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增强材料的情况下,虽然通过使用表面改性片材而使得树脂部件与涂膜的密合性提高,但发现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有时外观随时间经过而变化的新课题。

3、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改性片材,其能够形成粘接强度优异的表面改性层,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抑制外观的变化,在形成表面改性部件时能够进行表面改性层与树脂部件的一体成形。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该表面改性片材的层叠体、表面改性部件、涂装物、表面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涂装物的制造方法。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使表面改性层为片状,使表面改性层的储能模量及表面张力在特定范围内,可以形成粘接强度优异的表面改性层,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能抑制外观的变化,在形成表面改性部件时能够使表面改性层与树脂部件一体成形,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6、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如下所述。

7、〔1〕

8、表面改性片材,其具备脱模片材和表面改性层,

9、上述表面改性层在160℃条件下的储能模量为5.0×103~1.0×107pa,

10、上述表面改性层的表面张力为38mn/m以上。

11、〔2〕

12、如〔1〕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其中,上述表面改性层具有聚合物成分,该聚合物成分具有非极性单元和极性单元。

13、〔3〕

14、如〔1〕或〔2〕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其中,上述表面改性层具有填料。

15、〔4〕

16、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其中,上述表面改性层的平均厚度为0.1μm~2000μm。

17、〔5〕

18、层叠体,其是〔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的上述表面改性层层叠于树脂材料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

19、〔6〕

20、如〔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树脂材料为预浸料坯。

21、〔7〕

22、表面改性部件,其是〔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的上述表面改性层层叠于树脂部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

23、〔8〕

24、如〔7〕所述的表面改性部件,其中,上述树脂部件包含热固性树脂。

25、〔9〕

26、如〔7〕所述的表面改性部件,其中,上述树脂部件包含热固性环氧树脂。

27、〔10〕

28、涂装物,其在〔7〕~〔9〕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具备涂膜。

29、〔11〕

30、如〔10〕所述的涂装物,其中,上述涂膜是选自涂装、印刷层、蒸镀层、及镀覆层中的至少1种。

31、〔12〕

32、表面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其是使用〔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的表面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制造方法包括利用加热压制将上述表面改性层层叠于树脂部件的层叠工序。

33、〔13〕

34、如〔12〕所述的表面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树脂部件包含热固性环氧树脂。

35、〔14〕

36、涂装物的制造方法,其是使用〔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的涂装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制造方法包括:

37、利用加热压制将上述表面改性层层叠于树脂部件来制造表面改性部件的工序;和

38、在上述表面改性部件的上述表面改性层侧形成涂膜的工序。

39、〔15〕

40、如〔14〕所述的涂装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部件包含热固性环氧树脂。

41、发明效果

42、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表面改性片材能够形成粘接强度优异的表面改性层,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能抑制外观的变化,在形成表面改性部件时能够进行表面改性层与树脂部件的一体成形。



技术特征:

1.表面改性片材,其具备脱模片材和表面改性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其中,所述表面改性层具有聚合物成分,该聚合物成分具有非极性单元和极性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其中,所述表面改性层具有填料。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其中,所述表面改性层的平均厚度为0.1μm~2000μm。

5.层叠体,其是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的所述表面改性层层叠于树脂材料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树脂材料为预浸料坯。

7.表面改性部件,其是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的所述表面改性层层叠于树脂部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改性部件,其中,所述树脂部件包含热固性树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改性部件,其中,所述树脂部件包含热固性环氧树脂。

10.涂装物,其在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具备涂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涂装物,其中,所述涂膜是选自涂装、印刷层、蒸镀层、及镀覆层中的至少1种。

12.表面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的表面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利用加热压制将所述表面改性层层叠于树脂部件的层叠工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表面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部件包含热固性环氧树脂。

14.涂装物的制造方法,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片材的涂装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涂装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部件包含热固性环氧树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具备脱模片材和表面改性层、所述表面改性层在160℃条件下的储能模量为5.0×10<supgt;3</supgt;~1.0×10<supgt;7</supgt;Pa、所述表面改性层的表面张力为38mN/m以上的表面改性片材、层叠体、使用该表面改性片材的表面改性部件及涂装物、表面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涂装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大幡凉平,下川佳世,远藤明日香,石黑繁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