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17698发布日期:2023-09-10 04:1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卤覆铜板领域,公开了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电子技术随时代快速发展,在追求发展迅速的同时也追求安全环保,ic封装是集成电路芯片生产完成后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这一环节对产品的质量影响极大。

2、在ic封装用覆铜板的制备标准中,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为重要性能指标;传统覆铜板采用含卤阻燃剂,但由于卤系阻燃剂在燃烧时会释放有害物质,会对人员安全和环境造成危害,已逐渐被替代。

3、现有技术常用无机阻燃剂或磷系阻燃剂代替传统的含卤阻燃剂,然而,该类物质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添加后会造成材料韧性下降,使得现有无卤覆铜板力学性能差,同时,升温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固化应力也会导致产品力学性能下降;因此,需研究一种阻燃性能好且韧性强的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方法:所述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基础环氧树脂、光敏性环氧树脂、阻燃固化剂、增韧固化剂、氢氧化铝、咪唑、光引发剂,混合均匀,得到胶液;

5、s2:将胶液涂覆于玻璃纤维织物,干燥,光固化,得到固化片;

6、s3:将两张固化片堆叠在一起,放置于两张铜箔之间,热压,得到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

7、较为优化地,所述胶液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70~80份基础环氧树脂、20~30份光敏性环氧树脂、25~34份阻燃固化剂、14~20份增韧固化剂、1~5份氢氧化铝、0.5~1份咪唑、0.1~0.5份光引发剂。

8、较为优化地,所述阻燃固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三聚氰胺溶液在1~2h滴加入4-巯基苯甲醛溶液,加入冰乙酸,搅拌1~2h,调节反应液ph至6.5~7.5,除去溶剂,得到三聚氰胺预聚体,将其使用去离子水稀释,得到巯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2)在乳化剂溶液中加入红磷粉末,剪切乳化10~15min,在0.5~1h滴入巯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剪切乳化2~5min,将温度升至60~80℃,以600~800r/min的速度搅拌2~3h,得到阻燃固化剂。

9、较为优化地,所述阻燃固化剂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乳化剂18~25份、红磷粉末8~12份、巯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8~20份;其中,所述巯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三聚氰胺20~30份、溶剂350~500份、4-巯基苯甲醛50~70份、冰乙酸0.5~2份、去离子水8~15份。

10、较为优化地,所述增韧固化剂为聚醚胺,所述光敏性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621a-80,所述基础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6101,所述光引发剂为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

11、较为优化地,所述增韧固化剂是碳酸乙烯亚乙酯改性聚醚胺。

12、较为优化地,碳酸乙烯亚乙酯改性聚醚胺工艺为:保持温度为60~70℃,在0.5~1h,将碳酸乙烯亚乙酯滴加到聚醚胺,依次进行保温、抽真空、反应,加入硅烷偶联剂,升温至80~95℃,反应30~40min,降温,得到增韧固化剂。

13、较为优化地,所述增韧固化剂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碳酸乙烯亚乙酯6~15份、聚醚胺20~30份、硅烷偶联剂0.5~2份。

14、较为优化地,所述紫外光照射条件为:波长为365nm,样品处紫外光强为45~55mw/cm2,辐照距离为8~15cm;热压压制的压力为20~40kg/cm2,温度为150~180℃,压制的时间为80~100min;涂覆设备为上胶机,涂覆的车速为17~25m/min,涂胶量为160~200g/m2。

15、较为优化的,所述玻璃纤维织物厚度为0.3mm。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7、(1)用4-巯基苯甲醛改性三聚氰胺,通过醛胺缩合反应得到巯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既可做壁材包覆红磷,获得一种阻燃性能好、稳定性强、具有固化效果的阻燃固化剂,又可以与后续工艺制备的增韧固化剂中的乙烯基反应,巯基与乙烯基在紫外光照下发生加成反应,可使固化应力降低,产品韧性提升;

18、(2)以碳酸乙烯亚乙酯与聚醚胺开环反应制备一种增韧固化剂,该固化剂不仅能进一步改进优化环氧树脂的性能,其中乙烯基还能与上述阻燃固化剂中的巯基反应,两种固化剂优化互补,有效缓解因高分子材料与阻燃剂相容性差导致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

19、(3)本发明的主要原料按质量份为:70~80份基础环氧树脂、20~30份光敏性环氧树脂、25~34份阻燃固化剂、14~20份增韧固化剂,按3:1的比例混合使用基础环氧树脂与光敏性环氧树脂,按2:1的比例使用阻燃固化剂与增韧固化剂,可以获得一种阻燃性能好、韧性好、ic封装用的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如果改变原料用量,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产品的阻燃性能或韧性下降,本发明中所述比例可使所得覆铜板综合性能最好;

20、(4)制备工艺中,先进行升温固化后进行光固化;紫外光照过程,阻燃固化剂中的巯基与增韧固化剂中的乙烯基发生反应,降低自由基聚合过程中的氧阻聚,有效降低产生的固化应力。



技术特征:

1.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液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20~30份基础环氧树脂、70~80份光敏性环氧树脂、25~34份阻燃固化剂、14~20份增韧固化剂、1~5份氢氧化铝、0.5~1份咪唑、0.1~0.5份光引发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固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三聚氰胺溶液在1~2h滴加入4-巯基苯甲醛溶液,加入冰乙酸,搅拌1~2h,调节反应液ph至6.5~7.5,除去溶剂,得到三聚氰胺预聚体,将其使用去离子水稀释,得到巯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2)在乳化剂中加入红磷粉末,剪切乳化10~15min,在0.5~1h滴加巯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剪切乳化2~5min,将温度升至60~80℃,以600~800r/min的速度搅拌2~3h,得到阻燃固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固化剂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乳化剂18~25份、红磷粉末8~12份、巯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8~20份;其中,所述巯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三聚氰胺20~30份、溶剂350~500份、4-巯基苯甲醛50~70份、冰乙酸0.5~2份、去离子水8~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固化剂是聚醚胺,所述光敏性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621a-80,所述基础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6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固化剂是碳酸乙烯亚乙酯改性聚醚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酸乙烯亚乙酯改性聚醚胺的工艺为:保持温度为60~70℃,在0.5~1h将碳酸乙烯亚乙酯滴加进聚醚胺,依次进行保温、抽真空、反应,加入硅烷偶联剂,升温至80~95℃,反应30~40min,降温,得到增韧固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固化剂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碳酸乙烯亚乙酯6~15份、聚醚胺20~30份、硅烷偶联剂0.5~2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光照射条件为:波长为365nm,样品处紫外光强为45~55mw/cm2,辐照距离为8~15cm;热压压制的压力为20~40kg/cm2,温度为150~180℃,压制的时间为80~100min;涂覆设备为上胶机,涂覆的车速为17~25m/min,涂胶量为160~200g/m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得到的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无卤覆铜板领域,公开了一种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采用巯基改性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做壁材包覆红磷,获得稳定性强的阻燃固化剂;以碳酸乙烯亚乙酯与聚醚胺为原料制备一种增韧固化剂,两种固化剂优化互补,有效缓解因高分子材料与阻燃剂相容性差而导致的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在升温固化后进行光固化,光固化过程中的巯基‑乙烯基反应可以帮助降低自由基聚合过程中的氧阻聚,有效降低固化应力;通过该方法可制得一种阻燃性能好、韧性好的IC封装用高可靠性无卤覆铜板。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明,陈应峰,谢谏诤,王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耀鸿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