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74357发布日期:2023-11-09 16:2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料制备,具体为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目前肩章多采用锦纶、涤纶、棉花三种材料混合制成,其中由于锦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强度,氨纶具有优异的弹力,现有技术中常将二者混纺来制得高弹力耐磨纤维面料,但是常规物理混纺的工艺难易克服纤维本身各自的缺陷,比如锦纶纤维的耐光性差,织物久晒易变黄、强度下降,吸湿能力低,舒适性较差,且易起毛起球、变形等,氨纶的吸湿性差,成本高,且易起球变黄。

2、现有公告号cn111118680a公开了一种高弹力耐磨面料。一种高弹力耐磨面料,是由氨纶、锦纶、聚丙烯腈功能纤维经过混合编织而得,其中聚丙烯腈功能纤维为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本发明通过调控聚丙烯腈功能纤维制备过程中纺丝原液和凝固浴的成分、温度、时间等参数,制得的功能纤维孔隙率高、强度高,与氨纶、锦纶混纺制得的面料不仅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高弹力,而且柔软亲肤、吸湿透气、洗涤不易变形、不易起球。

3、但是上述技术中的耐磨性能本质来源于材料的编制方式,这样的耐磨性能伴随着材料的弹性限制,即耐磨本质来源于材料的抗压力带来的弹性功能,但是肩章涉及本身需要很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及涂覆在面料本体上的抗菌整理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以下原料,2-4份纳米锦纶、2-4份氨纶、2-6份纳米活性炭纤维、10-20份竹炭纤维和10-20份植物纤维。

5、所述抗菌整理剂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6、步骤一、将2mmol的稀土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稀土溶液,将0.4mmol的仲钨酸铵和1mmol的碳酸钾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钨酸根碱金属溶液,将20mmol的柠檬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柠檬酸溶液;

7、步骤二、将一半的柠檬酸水溶液加入稀土溶液,另一半加入钨酸根碱金属溶液,并分别搅拌10分钟,使金属阳离子与柠檬酸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8、步骤三、将柠檬酸稀土溶液缓慢加入柠檬酸碱金属钨酸根中,并同时加入2ml乙二醇,然后将混合溶液加热到80℃并持续搅拌1小时;

9、步骤四、将所得溶胶转移至干燥箱在80℃加热24h,后经干燥箱得到棕褐色的凝胶,最后得到钨酸盐抗菌剂纳米粉末。

10、优选的,包括下列步骤:

11、步骤s1、通过针织机基于权利要求1中的面料材料制备面料本体;

12、步骤s2、通过将抗菌整理剂采用喷射法至面料本体表面上,然后以静电纺丝将第一纺丝液纺至面料本体的表面上,以形成纳米纤维膜复合面料;其中;

13、步骤s3、通过静电纺丝将第二纺丝液纺至第一层纳米纤维膜的表面上,以形成第二层纳米纤维膜,得到所述纳米纤维膜复合面料。

14、优选的,所述第一纺丝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制成:聚二甲基硅氧烷2~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30份、乙醇50~100份、乙醚50~100份。

15、优选的,所述第二纺丝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制成:聚乳酸10~30份、蓖麻油2~10份、紫锥菊提取物2~10份、乙醇50~150份、氯仿30~80份。

16、优选的,所述面料本体还包括2-4份防辐射纤维;以重量份数计,所述防辐射纤维包括2-4份石墨烯碳纳米纤维、1-3份聚苯胺纤维、1-3份纳米铜粉和1-2份纳米硫酸钡。

17、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及其制备工艺,所述稀土酸是有稀土酸渣分解得到,具体步骤如下:

18、步骤一:将含稀土的酸解渣与氢氧化钙混合并粉碎,得酸解渣粉料;

19、步骤二:将培养好的葡糖杆菌培养液加到浸取槽,然后加入葡糖杆菌繁殖养分,得浸取液;所述葡糖杆菌培养液中葡萄糖酸的浓度≥50mmol/l,葡糖杆菌繁殖养分的掺入量为葡糖杆菌培养液的质量的0.1-1%;所述葡糖杆菌繁殖养分由70%-90%的葡萄糖和10%-30%的酵母粉组成;

20、步骤三:将酸解渣粉料加入步骤二的浸取液中,施以搅拌或鼓泡,使浸取液与酸解渣充分混合并充入氧气,并随时测定浸取液中的稀土含量,当酸解渣中75%以上的稀土元素转移至浸取液中时,将浸取液分离出来,然后更换新的酸解渣粉料,用分离出的浸取液反复浸取,直至浸取液中的稀土含量≥3000ppm时,停止浸取,收集浸取液。

21、(三)有益效果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该耐磨纤维面料及其制备工艺,通过制备稀土的类的抗菌剂保证了纤维基体与抗菌剂的融合程度,为后续加入纺丝液提供了粘性制成,且整体制备均采用自然元素,环保干净,其次通过使用纳米材质保证了面料本体的耐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及涂覆在面料本体上的抗菌整理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以下原料,2-4份纳米锦纶、2-4份氨纶、2-6份纳米活性炭纤维、10-20份竹炭纤维和10-20份植物纤维。

2.一种耐磨纤维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纤维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丝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制成:聚二甲基硅氧烷2~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30份、乙醇50~100份、乙醚50~1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纤维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纺丝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制成:聚乳酸10~30份、蓖麻油2~10份、紫锥菊提取物2~10份、乙醇50~150份、氯仿30~80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纤维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还包括2-4份防辐射纤维;以重量份数计,所述防辐射纤维包括2-4份石墨烯碳纳米纤维、1-3份聚苯胺纤维、1-3份纳米铜粉和1-2份纳米硫酸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纤维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酸是有稀土酸渣分解得到,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及涂覆在面料本体上的抗菌整理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以下原料,2‑4份纳米锦纶、2‑4份氨纶、2‑6份纳米活性炭纤维、10‑20份竹炭纤维和10‑20份植物纤维;一种耐磨纤维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S1、通过针织机基于权利要求1中的面料材料制备面料本体;步骤S2、通过将抗菌整理剂采用喷射法至面料本体表面上,然后以静电纺丝将第一纺丝液纺至面料本体的表面上,以形成纳米纤维膜复合面料;其中。该耐磨纤维面料及其制备工艺,通过制备稀土的类的抗菌剂保证了纤维基体与抗菌剂的融合程度,为后续加入纺丝液提供了粘性制成,且整体制备均采用自然元素,环保干净,其次通过使用纳米材质保证了面料本体的耐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旭,王哲,王超,林国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莆田远航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