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治具及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8327发布日期:2023-12-29 01:0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承载治具及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承载治具及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将贴合曲面镜片和光学膜相贴合,以形成所需要的光学模组。然而,该光学模组中容易产生气泡,进而影响光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承载治具及贴合装置,以改善光学模组中出现气泡的情形,提高光学性能。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治具,用于曲面镜片和光学膜的贴合,所述承载治具包括:

3、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上设有的承载面、围绕所述承载面的边缘且连接所述承载面的第一调节面、围绕所述第一调节面的边缘且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面的第二调节面;

4、其中,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曲面镜片,所述曲面镜片背离于所述承载面的一侧用于贴合所述光学膜,所述第一调节面和所述第二调节面用于承载所述光学膜的非贴合部分;

5、所述第一调节面具有与所述承载面相连接的第一边缘,以及与所述第二调节面相连接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调节面具有与所述第一调节面相连接的第三边缘,以及与所述第三边缘相对设置的第四边缘;

6、定义经过所述承载面的中心轴线的平面为参考面;

7、所述参考面与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二边缘相交的两个更相邻的交点连接线为第一参考连线,所述第一参考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

8、所述参考面与所述第三边缘、所述第四边缘相交的两个更相邻的交点连接线为第二参考连线,所述第二参考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

9、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考面与所述承载面相交于一基准线,经过所述基准线与所述第一边缘相交的交点中的任一交点且与所述基准线相切的线为参考切线,所述参考切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呈参考角度设置;

11、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大于所述参考角度,且小于90度。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配置为等向光学膜;

13、经过所述承载面的中心轴线的所有平面构成平面集合;在所述平面集合中任一所述平面作为所述参考面的情况下,该任一所述平面对应一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彼此相等。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配置为非等向光学膜,所述光学膜具有彼此垂直的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

15、经过所述承载面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第一光轴的平面为第一预设面;在所述第一预设面作为所述参考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预设面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第一目标角度;

16、经过所述承载面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光轴的平面为第二预设面;在所述第二预设面作为所述参考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预设面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第二目标角度;

17、所述第一目标角度与所述第二目标角度不相等。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沿所述第一光轴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光学膜沿所述第二光轴的延伸方向的尺寸;

19、定义所述光学膜在所述第一光轴上的拉伸系数为δ1,所述光学膜在所述第二光轴上的拉伸系数为δ2;在所述光学膜与所述曲面镜片贴合的情况下,所述光学膜在所述第一光轴上的拉伸应力为t1,所述光学膜在所述第二光轴上的拉伸应力为t2;

20、所述第一目标角度w1和所述第二目标角度w2满足条件:0<<1。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镜片配置为球面镜片;

22、经过所述承载面的中心轴线的所有平面构成平面集合;在所述平面集合中任一所述平面作为所述参考面的情况下,该任一所述平面对应一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各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彼此相等。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考面与所述承载面相交于一基准线,所述基准线为圆弧;

24、所述基准线的圆弧半径为r0,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arctanr0。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镜片配置为非球面镜片;

26、经过所述承载面的中心轴线的所有平面构成平面集合;在所述平面集合中任一所述平面作为所述参考面的情况下,任一所述平面对应一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各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彼此不相等。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考面与所述承载面相交于一基准线,所述基准线由多段圆弧构成;

28、所述基准线与所述第一边缘相交的任一交点所在的圆弧的圆弧半径为rc;

29、与该任一交点所邻近的所述第二参考连线所对应的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arctanrc。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考面与所述第一调节面相交于第一预设线和第二预设线,所述第一预设线和所述第二预设线均为直线。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考面与所述第二调节面相交于第三预设线和第四预设线,所述第三预设线和所述第四预设线均为直线。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治具本体上还设有过渡面;

33、所述过渡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面和所述第二调节面之间。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考面与所述过渡面相交于第五预设线和第六预设线,所述第五预设线和所述第六预设线均为直线。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预设线和所述第六预设线均分别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

36、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承载治具。

37、上述承载治具和贴合装置中,承载治具至少包括治具本体,治具本体上至少设有承载面、第一调节面和第二调节面,第一调节面和第二调节面依次设于承载面的边缘外,通过设置第一调节面和第二调节面可以在光学膜与曲面镜片相贴合的过程中对光学膜的不同区域的拉伸力进行调节。由于第二调节面所对应于光学膜的对应区域位于第一调节面所对应于光学膜的对应区域的外侧,光学膜对应于第二调节面的区域所需要的拉伸力的调节程度大于光学膜对应于第一调节面的区域所需要的拉伸力的调节程度,因此,通过将第一调节面所对应的第一预设角度大于第二调节面所对应的第二预设角度,使得第二调节面对于光学膜对应区域的拉伸力的调节程度大于第一调节面对于光学膜对应区域的拉伸力的调节程度,进而能够对光学膜的不同区域分别进行调节。与此同时,通过设置第一调节面也可对第二调节面的调节过程作一个过渡,更有利于第二调节面对光学膜更为边缘区域的拉伸力的调节,提高贴合过程的可靠性。由此,通过第一调节面和第二调节面二者的调节作用,改善了光学模组中出现气泡的情形,提高了光学性能。

38、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承载治具,用于曲面镜片和光学膜的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治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面与所述承载面相交于一基准线,经过所述基准线与所述第一边缘相交的交点中的任一交点且与所述基准线相切的线为参考切线,所述参考切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呈参考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配置为等向光学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配置为非等向光学膜,所述光学膜具有彼此垂直的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沿所述第一光轴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光学膜沿所述第二光轴的延伸方向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镜片配置为球面镜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面与所述承载面相交于一基准线,所述基准线为圆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镜片配置为非球面镜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面与所述承载面相交于一基准线,所述基准线由多段圆弧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面与所述第一调节面相交于第一预设线和第二预设线,所述第一预设线和所述第二预设线均为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面与所述第二调节面相交于第三预设线和第四预设线,所述第三预设线和所述第四预设线均为直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上还设有过渡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面与所述过渡面相交于第五预设线和第六预设线,所述第五预设线和所述第六预设线均为直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预设线和所述第六预设线均分别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

15.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承载治具。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承载治具及贴合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调节面和第二调节面可以在光学膜与曲面镜片相贴合的过程中对光学膜的不同区域的拉伸力进行调节。通过将第一调节面所对应的第一预设角度大于第二调节面所对应的第二预设角度,使得第二调节面对于光学膜对应区域的拉伸力的调节程度大于第一调节面对于光学膜对应区域的拉伸力的调节程度,进而能够对光学膜的不同区域分别进行调节。由此,通过第一调节面和第二调节面二者的调节作用,改善了光学模组中出现气泡的情形,提高了光学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马娟,钟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