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羽绒制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38771发布日期:2024-01-16 12:5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羽绒制品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针织面料,尤其涉及一种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羽绒制品。


背景技术:

1、羽绒制品是将羽绒或其它填充物与面料相互缝合而形成的一类冬季防寒物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羽绒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其不仅保暖,而且更加亲肤和舒适。现有技术中的羽绒制品面料多采用梭织面料,梭织面料质地密实,不易跑绒,但是其较硬,亲肤感差。针织面料舒适度高、柔软、透气,贴身度好、亲肤感好,但是由于针织面料是由线圈组成的,结构松散,做不到防绒,易跑绒,不能直接作为羽绒制品的面料。

2、为了解决针织面料跑绒,现有技术采用针织面料内衬聚酯薄膜的方法。为了固定聚酯薄膜,通过涂覆胶粘剂将聚酯薄膜与针织面料粘结。但这种方法得到的面料由于胶粘剂层不透气,导致最终得到的复合面料透气性差,充绒困难,且面料硬,穿着不舒适。现有技术中还有使用点状涂覆胶粘剂来克服上述透气性差的问题,但是点状涂覆的胶水不仅易脱落,而且点状分布粘结的胶水使得面料呈点状发硬,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亲肤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不易跑绒,且透气性好,亲肤性好。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包括针织面料层和隔离层;所述针织面料层为针织面料,所述针织面料由混纺纱线针织而成,所述混纺纱线包含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与所述隔离层热压粘合,所述第二纤维与所述隔离层不粘合;所述隔离层为防水透气膜。

4、本发明的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针织面料层的针织面料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亲肤性,防水透气膜本身也具备良好的防水透气性。针织面料由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混纺的纱线针织而成,而针织面料与作为隔离层的防水透气膜之间的粘合仅存在于第一纤维,第二纤维与隔离层不粘合,从而使得针织面料上仅与隔离层相粘合的第一纤维及其粘合处不透气,而其余的部分——第二纤维、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之间、第一纤维与第一纤维之间以及第二纤维与第二纤维之间均保护良好的透气性。本发明利用针织面料本身在纺织时所形成的每针纱线环绕弯折形成的凸凹起伏,使得面料在与隔离层热压复合时单根纱线仅能实现局部压合,从而进一步保持了针织面料在热压后仍具备好的透气性。因此,本发明的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再者,由于复合在针织面料上的隔离层本身具有的防水透气性,阻断了羽绒外跑的通道,因此,本发明的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不跑绒,且有防水性能。另外,本发明的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在与隔离层热压粘合时,其针织面料上每一根第一纤维均与隔离层进行热压粘合,甚至每一针上的第一纤维都与隔离层热压粘合在一起,由此形成的多点粘合,不仅粘合总面积大、粘合点数多、粘合点均匀,结合整体牢固,而且由于粘结点小也不会形成粘结点的明显硬块,从而使本发明的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整体仍保持柔软的亲肤感和弹性。

5、优选地,所述防水透气膜为pu防水透气膜或tpu防水透气膜。

6、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简写为tpu)和聚氨基甲酸酯(简写为pu)具有高强度,pu防水透气膜和tpu防水透气膜采用直径为纳米或亚微米的微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以此为隔离层兼具有高强度、弹性、防水、透气等特点,并且材质柔软,使所制备的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亲肤性好。防水透气膜上微孔结构的微孔直径最好在0.1~0.5μm,透气率最好选用范围在150~500mm/s。

7、优选地,所述第一纤维为tpu纤维或tpu包覆纤维;所述第一纤维上的tpu的熔点为第一熔点,所述隔离层的熔点为第二熔点,所述第一熔点低于所述第二熔点。

8、本发明的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其第一纤维上的tpu的熔点低于隔离层的熔点,因此,在进行热压复合时,热压温度控制在第一熔点和第二熔点之间,此时,第一纤维上的tpu热熔,并渗透进入隔离层内与之粘结在一起;而隔离层则始终保持固态,从而其微孔结构不发生变化,不会损坏其微孔的透气性,隔离层保持良好的防水透气性。

9、优选地,所述第一纤维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材质为具有所述第一熔点的tpu。设置在第一纤维上的凸起,在热压粘合时熔化并与隔离层粘在一起,增大了第一纤维与隔离层的粘合面积,使得针织面料与隔离层的结合更加牢固,同时又不影响针织面料的透气性。

10、优选地,所述凸起为球状或丝状。球状突起可通过在tpu的液态涂料中添加粉状的固形原料制成。丝状凸起可以使用多股纤维打折成圈形成,也可以在待包覆用的tpu的液态涂料中添加丝状固形原料,还可以采用tpu短丝编织在纱线中形成。凸起的大小不宜过大,球状凸起的最大直径和丝状凸起的直径以不大于第一纤维的直径为宜。过大的凸起会影响针织面料的亲肤性和透气性。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纤维与所述第二纤维的直径比为1.0:0.9~1.1,所述第一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之间为加捻混合或并合混合。过少的第一纤维量,使第一纤维与隔离层的粘合面积小,影响结合牢固性。

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准备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

14、在芯线的外周包覆tpu,由此制成第一纤维;或直接使用tpu纤维作为第一纤维;

15、准备天然纤维为第二纤维,将所述第二纤维浸入浆液中浸泡,取出干燥,在所述第二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其中所述浆液为淀粉浆液,淀粉含量为10~30g/l;

16、步骤二,纺制针织面料

17、将第一纤维和步骤一所得具有保护膜的第二纤维进行加捻混合或并合混合,混纺,针织制成针织面料。

18、步骤三,热压复合

19、将步骤二所得针织面料与防水透气膜相贴,热压,使所述第一纤维上的tpu热熔并与所述防水透气膜粘结复合,得复合面料。

20、步骤四,酶解脱膜

21、将所得复合面料在热水中浸泡,热水温度65~70℃、ph值5.5~7.5;复合面料变软后,加入淀粉酶5~8g/l,保温20~50min,酶解去除所述第二纤维上的保护膜,捞出,水洗干净,干燥,得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

22、本发明的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在步骤一中,第二纤维经过淀粉浆液的浸泡、干燥后在其表面形成了保护膜。带有保护膜的第二纤维与第一纤维混纺后,在第三步骤的热压复合过程中,第一纤维上的tpu热熔并与所述防水透气膜复合;热熔的tpu由于保护膜的阻挡,无法渗入相邻接的第二纤维中,即便是有少量的熔融态的tpu渗向第二纤维,也被保护膜吸附,因此,保护膜可以保护第二纤维使其不被熔融态的tpu浸透。在步骤四中,经过淀粉酶的酶解,保护膜被分解,经水洗后从第二纤维的表面去除,干净的第二纤维保持了透气性且不与隔离层粘合,第一纤维、第二纤维相互之间的透气性也得到恢复。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复合针织面料,可以保持第一纤维与所述隔离层热压粘合,同时所述第二纤维与所述隔离层不粘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同时,复合的防水透气膜又很好地阻挡了跑毛的通道,使亲肤的针织面料可以用于羽绒制品,并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和亲肤性。

23、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芯线为棉、毛、麻或真丝纤维,所述第一纤维外周包覆的tpu为涂覆包覆或缠绕包覆;所述天然纤维为棉、毛、麻或真丝纤维。

24、涂覆包覆是通过工装将第一纤维引入经处理的熔融的液态tpu中浸涂,然后将其干燥,从而在第一纤维的外周形成一层tpu涂层,通过连续的放线和收线可以实现连续作业。缠绕包覆是将tpu纤维缠绕在第一纤维的外周,从而在其外周形成一层tpu纤维层。在热压复合过程中,tpu涂层或tpu纤维层熔融实现与隔离层的粘合。

25、优选地,所述第一纤维外周包覆的tpu厚度为所述芯线直径的1/4~1/2,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厚度为0.02~0.8mm。太多太厚的tpu会导致复合针织面料的克重增加,舒适感降低;第一纤维上太少的tpu会影响粘结力。

2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羽绒制品,该羽绒制品使用上述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使用本发的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所制成的羽绒制品,亲肤性好,透气性好,且防水。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8、本发明的制备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的方法,通过在针织面料的第二纤维表面制作保护膜,使得第二纤维在热压复合时与第一纤维产生的热熔物质隔离,从而保持了所制备的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的第二纤维与隔离层的不粘合以及所制羽绒制品用复合面料的透气性,混纺纱线中每针中的第一纤维均与隔离层实现点状热压粘合,总粘结面积大,粘结后整体面料不发硬。由此制成的羽绒制品不跑绒,亲肤性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