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09915发布日期:2024-03-13 20:5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一种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防护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1、头盔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防护工具,其中头盔外壳的防护性能是头盔的重要性能,但目前头盔外壳主要为单一的塑料或单一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外壳为单一的塑料时,其刚性差,靠增加厚度提高刚性便增加了产品重量,由此增加了头/颈部的负担,且老化后受撞击极易造成分裂,使体验的舒适性和安全感变差;外壳为单一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时,受剪切外力时易脆断,安全防穿刺效果差。因此头盔外壳的安全性依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防护装备尤其是头盔的防护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包括n层坦克装甲防护式层,n选自1~50之间的正整数;

3、n为1时所述坦克装甲防护式层被粘结卸力吸能防护层包覆;

4、每层坦克装甲防护式层之间通过粘结卸力吸能防护层相互粘结。

5、具体地,由外至内依次为第一坦克装甲防护式层、第一粘结卸力吸能防护层、第二坦克装甲防护式层、第二粘结卸力吸能防护层、第三坦克装甲防护式层,依此类推。

6、所述坦克装甲防护式层的材料选自纤维增强树脂、pc材料、abs材料、pp材料、芳纶纤维(如凯夫拉)、超高分子量pe、尼龙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中的至少一种;

7、可选地,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包括纤维和树脂;

8、所述纤维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pe、尼龙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9、所述树脂选自epoxy树脂、pc树脂、酚酫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10、可选地,相邻的两层坦克装甲防护式层的材料不同。

11、可选地,最外层的坦克装甲防护式层的材料不为凯夫拉。

12、所述坦克装甲防护式层的厚度为0.05~3mm;

13、可选地,所述坦克装甲防护式层的厚度为0.2~2mm。

14、可选地,最外层的坦克装甲防护式层要比内层的坦克装甲防护式层更厚。

15、可选地,外层的坦克装甲防护式层要比内层的坦克装甲防护式层更厚。

16、所述粘结卸力吸能防护层含有粘结材料、韧性增强材料和吸能材料。

17、所述粘结卸力吸能防护层中,所述韧性增强材料和吸能材料的质量含量为不超过85%;

18、可选地,所述韧性增强材料的质量含量为20~75%;

19、可选地,所述吸能材料的质量含量为30~85%。

20、所述粘结材料选自聚氨酯、聚丙烯、pa、pes、tpu、eva、po、ea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材料具有单一材质或同时具备粘连性和吸能性的复合材质。

21、所述粘结材料的平均分子量为5000~3500000;

22、可选地,所述粘结材料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0~150000。

23、所述韧性增强材料和吸能材料选自分散颗粒和/或网片状材料;

24、所述分散颗粒选自有机、无机或金属的中空珠或发泡体。

25、所述分散颗粒选自热固性树脂中空微珠、中空玻璃珠、中空钛珠、钛微发泡体、铝微发泡体中的至少一种;

26、所述网片状材料选自超高分子量pe、芳纶纤维、尼龙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27、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将韧性增强材料和吸能材料浸渍于粘结材料中,得到粘结卸力吸能防护层,通过粘结卸力吸能防护层将坦克装甲防护式层粘结起来,得到所述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

29、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的应用,用于防护装备的外壳。

30、所述防护装备包括头盔、护肘、护臂、护膝、护颈、护胫、护踝、防护背心、防护裤、防护鞋。

31、在本申请中,epoxy树脂为环氧树脂;

32、pc为聚碳酸酯树脂;

33、abs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34、pp为聚丙烯;

35、pa为聚酰胺树脂;

36、pes为聚醚砜;

37、tpu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38、eva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39、po为聚烯烃共聚物;

40、eaa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41、pe为聚乙烯。

42、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43、1)本申请所提供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使用具有一定吸能效果的粘结材料形成的粘接层具有一定粘流性、韧性及吸能性,在发生穿刺的过程中,可以产生错位移动,进而提升防护能力。

44、2)本申请所提供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在添加多层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后,会进一步提升吸能效果,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坦克装甲防护式能力。

45、3)本申请所提供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n层坦克装甲防护式层,n选自1~50之间的正整数;每层坦克装甲防护式层之间通过粘结卸力吸能防护层相互粘结。使用具有一定吸能效果的粘结材料形成的粘接层具有一定粘流性和吸能性,在发生碰撞和穿刺的过程中,可产生吸能和错位移动,进而提升防护能力。在添加多层坦克装甲防护式的防护层后,可进一步提升吸能及穿刺防护效果,可以进一步的提升防护层的装甲防护式能力。制备工艺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传晟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