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复合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9183发布日期:2023-09-02 14:4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高强度复合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薄膜,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复合包装膜。


背景技术:

1、复合膜是指由各种塑料与纸,金属或其他材料通过层合挤出贴面,共挤塑等工艺技术将基材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多层结构的膜,复合膜一般由基材,层合胶剂,阻隔材料,热封材料,印刷与保护层涂料等组成。传统的薄膜的耐磨性与拉伸性较差,一旦有破损,容易快速扩大破损范围,影响抗应力性能。

2、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5435395u,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拉耐磨的复合膜,包括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的上表面连接有高分子膜层,所述高分子膜层的内部设置有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层的顶部连接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的上表面连接有un连接层,所述un连接层的上表面连接有pe连接层,所述pe连接层的表面连接有热封层,所述高分子膜层的上表面连接有树脂耐高温层,所述树脂耐高温层的内部设置有长方形压痕,所述长方形压痕的下方设置有矩形压痕,所述矩形压痕与长方形压痕之间设置有压痕间隙,所述高分子膜层的底部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内部的中心处连接有纤维丝层,所述纤维丝层的两侧连接有拉伸层,所述拉伸层的两侧设置有高强度纳米粒子,所述耐磨层内侧贯穿设置有粘结剂,所述耐磨层的表面设置有饰面层。

3、上述专利通过多层薄膜与作为基底的无纺布层复合,来改善整体的强度,但是整体各薄膜层仍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同时无纺布等面料层作为基底,会大大增加薄膜的厚度,也会影响薄膜整体的卷绕性和成袋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强度复合包装膜,通过在薄膜表层复合薄层的纤维,来增加薄膜整体的强度,改善耐磨性。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基体膜层和复合在基体膜层外侧的支撑膜层,支撑膜层表面连接若干支撑纤维。

4、进一步的,支撑纤维选取化纤纤维材质。

5、进一步的,支撑纤维丝与支撑膜层材质相同的材质。

6、进一步的,基体膜层选择市售单层薄膜材质。

7、进一步的,基体膜层选择复合膜材质。

8、进一步的,在基体膜层上开设有若干内凹部。

9、进一步的,内凹部呈间隔分布。

10、进一步的,内凹部为凹槽。

11、进一步的,内凹部为通槽。

12、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在支撑膜层表面复合或熔接支撑纤维,一定程度增加了薄膜整体强度,同时也提升了薄膜表面的耐磨性,同时,对薄膜整体的厚度影响不大;在支撑膜层上成型内凹部,可增加表面粗糙度;内凹部设置为通槽,还可进一步增加薄膜整体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基体膜层和复合在基体膜层外侧的支撑膜层,其特征在于:支撑膜层表面连接若干支撑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支撑纤维选取化纤纤维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支撑纤维与支撑膜层材质相同的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基体膜层选择市售单层薄膜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基体膜层选择复合膜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在基体膜层上开设有若干内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内凹部呈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内凹部为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内凹部为通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基体膜层和复合在基体膜层外侧的支撑膜层,支撑膜层表面连接若干支撑纤维。本技术的高强度复合包装膜,在支撑膜层表面复合或熔接支撑纤维,一定程度增加了薄膜整体强度,同时也提升了薄膜表面的耐磨性,同时,对薄膜整体的厚度影响不大;在支撑膜层上成型内凹部,可增加表面粗糙度;内凹部设置为通槽,还可进一步增加薄膜整体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潘兆耕,刘其,杨江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宁市新宁包装彩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