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化纤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8107发布日期:2023-11-06 22:2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舒适化纤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舒适化纤面料。


背景技术:

1、面料是用于制作服装服饰的基本材料,通常是由纱线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的一种柔软片状织物,其具有的性质通常决定着成品服饰的性质。

2、服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其具有的性质深受人们的关注,服饰的诸多性质当中,舒适性是服饰最为重要的一种因素,影响服饰舒适性的因素多种多样;

3、服饰在穿着的过程中,人们的皮肤会出现痒的感觉,通常需要进行搔痒,在公共场合,通常不便将手伸进服饰内侧进行抓痒,冬季的时候上述的止痒方式又会使得使用者感受来自手掌的凉感,隔着服饰抓痒又会由于打滑,导致止痒的效果不佳,因而设置一种结构来解决传统面料隔着面料抓痒效果不佳的问题。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化纤面料。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舒适化纤面料,包括织物层,所述织物层包括内粗糙面和外光滑面,位于内粗糙面的所述织物层上一体成形有若干柔软支撑凸起,相邻若干所述柔软支撑凸起之间围设有让位槽,所述织物层由粗糙纱线编织而成。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软支撑凸起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柔软支撑凸起中的一组与织物层的经纱方向一致,两组所述柔软支撑凸起中的另一组与织物层的纬纱方向一致。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织物层为蜂巢组织,位于柔软支撑凸起处的所述织物层的纱线设置为柔软纱线。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远离内粗糙面一侧的所述织物层上固定连接有粗糙层。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粗糙层为透孔组织且由粗糙纱线编织而成。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内粗糙面一侧的所述织物层的经纱组织点为浮,位于内粗糙面一侧的所述织物层的纬纱组织点为沉,位于内粗糙面一侧的所述织物层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粗糙层由三根粗糙纱线成束编织而成,所述粗糙层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粗糙层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粗糙层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粗糙纱线由苎麻纤维和截面形状为y形的涤纶异形纤维加捻而成。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软纱线的直径大于粗糙纱线的直径,所述柔软纱线由棉纤维加捻而成。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柔软支撑凸起包括两组,两组支撑凸起中的一组与织物层的经纱方向一致,两组支撑凸起中的另一组与织物层的纬纱方向一致,该设置用于确保柔软支撑凸起的分布更加均匀,同时确保形成的让位槽的分布更加均匀,使得使用者在对织物各处施加作用力时均可以产生很好的搔痒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舒适化纤面料,包括织物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1)包括内粗糙面和外光滑面,位于内粗糙面的所述织物层(1)上一体成形有若干柔软支撑凸起(2),相邻若干所述柔软支撑凸起(2)之间围设有让位槽(3),所述织物层(1)由粗糙纱线(4)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支撑凸起(2)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柔软支撑凸起(2)中的一组与织物层(1)的经纱方向一致,两组所述柔软支撑凸起(2)中的另一组与织物层(1)的纬纱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舒适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1)为蜂巢组织,位于柔软支撑凸起(2)处的所述织物层(1)的纱线设置为柔软纱线(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舒适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远离内粗糙面一侧的所述织物层(1)上固定连接有粗糙层(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舒适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层(6)为透孔组织且由粗糙纱线(4)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舒适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位于内粗糙面一侧的所述织物层(1)的经纱组织点为浮,位于内粗糙面一侧的所述织物层(1)的纬纱组织点为沉,位于内粗糙面一侧的所述织物层(1)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舒适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层(6)由三根粗糙纱线(4)成束编织而成,所述粗糙层(6)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粗糙层(6)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粗糙层(6)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纱线(4)由苎麻纤维(7)和截面形状为y形的涤纶异形纤维(8)加捻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舒适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纱线(5)的直径大于粗糙纱线(4)的直径,所述柔软纱线(5)由棉纤维(9)加捻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舒适化纤面料,涉及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面料隔着面料抓痒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织物层,织物层包括内粗糙面和外光滑面,位于内粗糙面的织物层上一体成形有若干柔软支撑凸起,相邻若干柔软支撑凸起之间围设有让位槽,织物层由粗糙纱线编织而成。本技术中设置有棉纤维,利用棉纤维具有的柔软、透气和舒适的特点来加强结构整体的穿着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翁天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安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