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0222发布日期:2023-08-09 21:1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织物,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属于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1、针对于应急救灾场景的织物要求具备耐寒性能和一定的抗菌性能。现有技术中的织物通常采用多层涂覆结构以获得较好的防风耐寒性能。

2、申请号为201820560188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耐寒充气面料,由内到外分别为pvc膜、气囊层、面料层、耐寒层、防水层、阻燃层和耐磨层,pvc膜通过胶水粘贴在气囊层内壁上,面料层通过胶水粘贴在气囊层外壁上,面料层表面喷绘有花纹,耐寒层复合在面料层表面,防水层涂覆在耐寒层表面,阻燃层涂覆在防水层表面,耐磨层覆盖在阻燃层表面。该充气面料具有pvc膜和面料层,可以提升充气面料基布的强度,面料层上的耐寒层具有保温功能耐寒效果好,防水层可以防止水进入,耐磨层可以防止面料被刮坏,气囊层内侧的pvc膜提升气囊层的强度。但是该面料层间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其涂层结构一是增加织物成本,而是严重影响基本的透气性能,用户使用时产生较大的闷热感,且湿热的环境易于滋生细菌,也不利于织物的抗菌。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背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粘合层和抗菌层,所述基布层由150d/36f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和68d/24f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纬编交织而成,基布层包括若干8路线圈且4针横列的针织单元,其中,第1、6、8路线圈的下盘横向结构为成圈结构、浮线结构、成圈结构、浮线结构,第2、5、7路线圈的下盘横向结构为成圈结构、成圈结构、浮线结构、成圈结构,第3、4路线圈的下盘横向结构为成圈结构、成圈结构、成圈结构、成圈结构;所述粘合层为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层;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纤维层。

4、通过粗细不同的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的纬编交织使基布层表面具有细腻纹路,防风耐寒,粘合于基布层表面的抗菌层使复合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该复合织物特别适合医用应急救灾使用。

5、作为优选,所述第1、3、4、6、8路线圈的纱线为150d/36f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所述第2、5、7路线圈的纱线为68d/24f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

6、作为优选,所述基布层的克重为220~226g/m2。

7、作为优选,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12~22μm。

8、作为优选,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6~14μm。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通过粗细不同的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的纬编交织,结合8路线圈4针横列的最小针织单元,使基布层表面具有横向的细腻纹路,防风耐寒,且具备必要的透气性,粘合于基布层表面的抗菌层使复合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该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粘合层和抗菌层,所述基布层由150d/36f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和68d/24f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纬编交织而成,基布层包括若干8路线圈且4针横列的针织单元,其中,第1、6、8路线圈的下盘横向结构为成圈结构、浮线结构、成圈结构、浮线结构,第2、5、7路线圈的下盘横向结构为成圈结构、成圈结构、浮线结构、成圈结构,第3、4路线圈的下盘横向结构为成圈结构、成圈结构、成圈结构、成圈结构;所述粘合层为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层;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纤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3、4、6、8路线圈的纱线为150d/36f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所述第2、5、7路线圈的纱线为68d/24f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的克重为220~226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12~22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6~14μ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级应急救灾用耐寒抗菌复合织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粘合层和抗菌层,所述基布层由150D/36F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和68D/24F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纬编交织而成,基布层包括若干8路线圈且4针横列的针织单元,粘合层为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层,抗菌层为纳米银纤维层。本技术通过粗细不同的全拉伸丝涤纶纤维纱线的纬编交织,结合8路线圈4针横列的最小针织单元,使基布层表面具有横向的细腻纹路,防风耐寒,且具备必要的透气性,粘合于基布层表面的抗菌层使复合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铭,崔超强,陈杰,张宽,俞周兰,曹亚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杰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