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干牛津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5211发布日期:2023-12-30 07:4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速干牛津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速干牛津纺。


背景技术:

1、牛津纺是一种由涤纶复合纱通过一定的组织规律编织形成的,牛津纺常被用来制作服饰等日常用品。

2、工作服是一种常见的通过牛津纺制作的服饰,由于牛津纺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及结构强度,因此由牛津纺制成的工作服被广泛使用。

3、夏季时,为了保证穿着的舒适性,人们会贴身穿着工作服,当人们在工作过程中,体表会不断产生大量的汗液,为了保证面料在使用时的耐磨性,会增加面料的编织密度,从而减小了面料内部孔隙的直径,不断产生的汗液会逐渐封堵住面料内部的孔隙,从而阻碍了面料内外空气的流通,使得面料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并粘黏在使用者的体表,因此设置一种结构来解决部分面料速干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速干牛津纺,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布料整体速干性能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速干牛津纺,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及外层,所述内层远离外层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吸湿槽,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散湿空腔,所述外层靠近内层的一侧形成有位于散湿空腔内的吸湿片,所述内层的编织密度小于外层的编织密度。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片靠近内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湿件。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靠近内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形成散湿空腔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厚度大于吸湿片的厚度。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开设有与支撑条的位置相对的若干通孔。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槽与内层共同通过吸湿纱线经纬编织形成蜂巢组织,所述蜂巢组织的经组织点为浮,所述蜂巢组织的纬组织点为沉,所述蜂巢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纱线包括吸湿纱芯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吸湿包覆纱,所述吸湿纱芯通过涤纶纤维一加捻而成,所述吸湿包覆纱通过粘胶纤维加捻而成。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通过速干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速干纱线包括速干纱芯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速干包覆纱,所述速干纱芯通过苎麻纤维加捻而成,所述速干包覆纱通过涤纶纤维二加捻而成。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初始状态下,吸湿片与内层之间存在供空气流经的通道,保证了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透气性能,当面料受到外界压力时,外层向靠近内层的方向移动并带动吸湿片与内层相抵,增大了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吸湿散湿的效率,通过结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透气速干性能。



技术特征:

1.速干牛津纺,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1)及外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远离外层(2)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吸湿槽(3),所述内层(1)与外层(2)之间设有散湿空腔,所述外层(2)靠近内层(1)的一侧形成有位于散湿空腔内的吸湿片(4),所述内层(1)的编织密度小于外层(2)的编织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干牛津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片(4)靠近内层(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湿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速干牛津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靠近内层(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形成散湿空腔的支撑条(6),所述支撑条(6)的厚度大于吸湿片(4)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干牛津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开设有与支撑条(6)的位置相对的若干通孔(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干牛津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槽(3)与内层(1)共同通过吸湿纱线(8)经纬编织形成蜂巢组织,所述蜂巢组织的经组织点为浮,所述蜂巢组织的纬组织点为沉,所述蜂巢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速干牛津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纱线(8)包括吸湿纱芯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吸湿包覆纱,所述吸湿纱芯通过涤纶纤维一(9)加捻而成,所述吸湿包覆纱通过粘胶纤维(10)加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速干牛津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通过速干纱线(11)编织而成,所述速干纱线(11)包括速干纱芯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速干包覆纱,所述速干纱芯通过苎麻纤维(12)加捻而成,所述速干包覆纱通过涤纶纤维二(13)加捻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速干牛津纺,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及外层,内层远离外层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吸湿槽,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散湿空腔,外层靠近内层的一侧形成有位于散湿空腔内的吸湿片,内层的编织密度小于外层的编织密度,本技术通过设置散湿空腔来实现面料内外空气的流通,保证了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吸湿透气性能,苎麻纤维具有吸湿好、散湿快的特点,利用苎麻纤维的特点来加强面料整体的速干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骏远,陈才明,钮卫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江市金太阳纺织印花厂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