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除臭涤纶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2665发布日期:2024-01-26 23:1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抑菌除臭涤纶织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涤纶织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抑菌除臭涤纶织物。


背景技术:

1、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得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

2、随着科技和经济条件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足部与外界接触,同时袜子一般都是有纺织品制作而成,是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良好的生存之地,也是疾病重要的传播源,目前市场的袜子为了提高轻便度和耐用性会采用化纤面料加工形成,不具备抗菌能力或抗菌能力差,在运动过程中脚上的汗不能及时被吸收,更容易滋生细菌,因而设置一种结构解决化纤面料抑菌效果差的问题。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抑菌除臭涤纶织物。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抑菌除臭涤纶织物,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吸汗层与抑菌层,所述抑菌层靠近吸汗层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放置槽,所述吸汗层固定连接在放置槽内,位于相邻放置槽间的所述吸汗层拱起与抑菌层形成透气腔。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抑菌层靠近吸汗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抑菌线,所述抑菌线填充在透气腔内。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槽的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抑菌层与吸汗层均设置为方平组织,所述抑菌层的编织孔隙大于吸汗层的编织孔隙。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抑菌层通过交替设置的涤纶纱线和苎麻纱线编织而成。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汗层通过吸湿弹力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吸湿弹力纱线包括弹力芯以及交替缠绕在弹力芯外侧的股线一和股线二。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力芯通过若干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股线一通过若干粘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股线二通过若干苎麻纤维加捻而成。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吸汗层减少了吸汗层与体表的接触面积,使得空气能够沿吸汗层与体表之间的间隙中流通加快体表和吸汗层的蒸发速度,即使吸汗层与体表接触面积的减小汗液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同样能够达到稳定传递效果,透气腔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效果,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干燥速度从而达到减少细菌滋生的目的。



技术特征:

1.抑菌除臭涤纶织物,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吸汗层(1)与抑菌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2)靠近吸汗层(1)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放置槽(3),所述吸汗层(1)固定连接在放置槽(3)内,位于相邻放置槽(3)间的所述吸汗层(1)拱起与抑菌层(2)形成透气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除臭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2)靠近吸汗层(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抑菌线(5),所述抑菌线(5)填充在透气腔(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菌除臭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3)的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菌除臭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2)与吸汗层(1)均设置为方平组织,所述抑菌层(2)的编织孔隙大于吸汗层(1)的编织孔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菌除臭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2)通过交替设置的涤纶纱线和苎麻纱线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菌除臭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层(1)通过吸湿弹力纱线(6)编织而成,所述吸湿弹力纱线(6)包括弹力芯以及交替缠绕在弹力芯外侧的股线一和股线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抑菌除臭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芯通过若干氨纶纤维(7)加捻而成,所述股线一通过若干粘胶纤维(8)加捻而成,所述股线二通过若干苎麻纤维(9)加捻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抑菌除臭涤纶织物,涉及涤纶织物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吸汗层与抑菌层,抑菌层靠近吸汗层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放置槽,吸汗层固定连接在放置槽内,位于相邻放置槽间的吸汗层拱起与抑菌层形成透气腔。本技术中设置有苎麻纤维,苎麻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效果,且苎麻纤维的吸湿散湿速度快,加快面料内汗液的干燥速度,减少细菌在面料内的滋生繁衍。

技术研发人员:陈赛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江市天马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