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雷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2911发布日期:2024-02-20 21:2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础雷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民爆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础雷管。


背景技术:

1、民爆的全称是民用爆炸物品,主要从事生产炸药,设施爆破的高危行业,而雷管是一种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它的作用是产生起爆能来引爆各种炸药及导爆索、传爆管,随着民爆行业的发展,对雷管威力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传统基础雷管存在以下不足:

2、1、为利于炸药的生产安全,炸药的感度越来越低,传统的雷管结构简单,只是简单的通过猛炸药的爆轰波来进行炸药的引爆,在炸药感度降低后,会导致雷管引爆能力不佳,从而会出现雷管响炸药不响的情况,导致不便同时影响使用安全;

3、2、为利于雷管的生产安全,雷管自身用的起爆药机械感度、热感度也下降,使起爆药的起爆能力下降,为了保证起爆效果便需相应增加起爆药及猛炸药,但起爆药及猛炸药装药量增加,存在雷管猛炸药未被引爆,而雷管管体在起爆药部位就开始解体,会出现未能正常激发雷管管体底部装药,更难引爆猛炸药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础雷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为利于炸药的生产安全,炸药的感度越来越低,传统的雷管结构简单,只是简单的通过猛炸药的爆轰波来进行炸药的引爆,在炸药感度降低后,会导致雷管引爆能力不佳,从而会出现雷管响炸药不响的情况,导致不便同时影响使用安全的情况;

3、其次,以解决现有技术为利于雷管的生产安全,雷管自身用的起爆药机械感度、热感度也下降,使起爆药的起爆能力下降,为了保证起爆效果便需相应增加起爆药及猛炸药,但起爆药及猛炸药装药量增加,存在雷管猛炸药未被引爆,而雷管管体在起爆药部位就开始解体,会出现未能正常激发雷管管体底部装药,更难引爆猛炸药的隐患的情况。

4、(二)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础雷管,其结构包括雷管壳体、管槽、第三压药层、第二压药层、第一压药层、漆层、通孔、加强帽、凹槽、玻璃微球;

6、所述管槽设于雷管壳体上,所述管槽一端贯穿雷管壳体,所述雷管壳体远离管槽贯穿侧设有凹槽,所述玻璃微球通过漆层粘附于凹槽内,所述第三压药层、第二压药层、第一压药层均装配于管槽内,所述第二压药层设于第三压药层、第一压药层之间,所述第一压药层设于管槽邻近漆层侧,所述第三压药层远离第二压药层端通过冲压装配有加强帽,所述加强帽中部贯穿设有通孔,所述第三压药层、第二压药层相接端为朝漆层方向凸出的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的凸出处采用圆弧形。

7、进一步的,所述雷管壳体内径不变,所述雷管壳体外径由传统的直径6.88mm-0+0.06mm增加到直径6.92mm-0+0.6mm。

8、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微球通过漆层粘附于凹槽内的厚度为0.2mm~0.4mm,玻璃微球的粒径为100~200μm。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药层的压药密度由传统的约1.5g/cm3升至约1.6~1.7g/cm3。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药层密度从传统的约1.3g/cm3降低至1.1~1.2g/cm3。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药层和第二压药层采用猛炸药,猛炸药可以为黑索今或太安,所述第三压药层为起爆药。

12、(三)有益效果

1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4、1)、为解决现有技术为利于炸药的生产安全,炸药的感度越来越低,传统的雷管结构简单,只是简单的通过猛炸药的爆轰波来进行炸药的引爆,在炸药感度降低后,会导致雷管引爆能力不佳,从而会出现雷管响炸药不响的情况,导致不便同时影响使用安全的情况,通过增厚雷管壳的壁厚,约束雷管内部爆轰正向传播,并加大一次装药压药密度,提高了输出爆轰波速度,提高了雷管的起爆能力,同时还在雷管壳体爆轰方向外壁设有凹槽,并在凹槽内漆一层玻璃微球,雷管爆炸后,将玻璃微球射入炸药中,玻璃微球形成的气泡稳定并具有较好的物理敏化效果,进一步提高雷管的引爆能力,使雷管更利于引爆炸药,大大提高了雷管在炸药降低感度后的起爆能力,更好的避免雷管响炸药不响的情况。

15、2)、为解决现有技术为利于雷管的生产安全,雷管自身用的起爆药机械感度、热感度也下降,使起爆药的起爆能力下降,为了保证起爆效果便需相应增加起爆药及猛炸药,但起爆药及猛炸药装药量增加,存在雷管猛炸药未被引爆,而雷管管体在起爆药部位就开始解体,会出现未能正常激发雷管管体底部装药,更难引爆猛炸药的隐患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雷管的起爆可靠程度的情况,通过将第二压药层和第三压药层的接触面设为朝第一压药层凸出的圆锥形槽,增大第三压药层的起爆药与第二压药层的接触面积,使爆轰成长更快速,提高起爆的可靠性,同时在相同起爆效果的情况下,相对传统雷管可以降低起爆药和第二压药层猛炸药的装药量,解决了因起爆药及二次装药量过大提前使管壳解体,而未能正常激发雷管管体底部装药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基础雷管,其结构包括雷管壳体(a)、管槽(b)、第三压药层(c)、第二压药层(d)、第一压药层(e)、漆层(f)、通孔(g)、加强帽(h)、凹槽(i)、玻璃微球(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管壳体(a)内径不变,所述雷管壳体(a)外径由传统的直径6.88mm-0+0.06mm增加到直径6.92mm-0+0.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球(j)通过漆层(f)粘附于凹槽(i)内的厚度为0.2mm~0.4mm,玻璃微球的粒径为100~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药层(e)的压药密度由传统的约1.5g/cm3升至约1.6~1.7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药层(d)密度从传统的约1.3g/cm3降低至1.1~1.2g/c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药层(e)和第二压药层(d)采用猛炸药,猛炸药可以为黑索今或太安,所述第三压药层(c)为起爆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础雷管,其结构包括雷管壳体、管槽、第三压药层、第二压药层、第一压药层、漆层、通孔、加强帽、凹槽、玻璃微球,本技术通过增厚雷管壳的壁厚,并加大一次装药压药密度,提高了雷管的起爆能力,同时还在雷管壳体上设有漆粘有玻璃微球的凹槽,雷管爆炸后将玻璃微球射入炸药中,形成的气泡稳定并具有较好的物理敏化效果,再次提高雷管的引爆能力,使雷管更利于引爆炸药,通过将第二压药层和第三压药层的接触面设为圆锥形槽,增大接触面积,提高起爆的可靠性,相对传统雷管可以降低起爆药和第二压药层猛炸药的装药量,解决了因起爆药及二次装药量过大提前使管壳解体,而未能正常激发雷管管体底部装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华富春,周光辉,陈志斌,林朝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民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