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4893发布日期:2024-03-25 19:1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高危防辐射,具体为一种容器。


背景技术:

1、核电站的维修人员需要使用手套来保护自己免受电离辐射和放射性液体或颗粒的影响。这些手套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使用,在现有技术中,核电站维修人员会频繁更换手套,容器也会被频繁打开关闭,因此,安全有效,操作便捷的贮存放射性手套的容器就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捷的贮存放射性手套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包括:

4、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腔,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的开口连接,以封闭所述开口;

5、所述盖体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位于所述盖体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把手位于所述盖体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为所述盖体的两个相背对的端面,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6、在所述盖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把手朝向所述容置腔一侧,且所述盖体可相对于所述壳体开启或关闭;

7、在所述盖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二把手朝向所述容置腔一侧,且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卡接。

8、本申请实施例中,容器是由壳体和盖体组成,其中壳体内设有容置腔,且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开口,盖体与壳体的开口是连接的,用来封闭开口;

9、盖体包括了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把手位于盖体的第一端面,第二把手位于盖体的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为盖体的两个相背对的端面,盖体还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10、在盖体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盖体盖合于开口,第一把手朝向容置腔一侧,且盖体可相对于壳体开启或关闭;

11、在盖体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盖体盖合于开口,第二把手朝向容置腔一侧,且盖体与壳体卡接。通过这样设置盖体,盖体是可逆的,正面和反面均可朝上或者朝下,第一把手处在第一端面的时候,便于操作人员用手轻松拿起盖体,第二把手处在第二端面的时候,便于操作人员用手将整个容器拎起,且盖子锁定在容器主体上,以防止容器意外重新打开,送往运输车进行转运的途中方便且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腔,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的开口连接,以封闭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所述盖体的截面尺寸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呈圆台状,所述第一端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面的直径;所述开口为圆形开口,所述第一端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开口的直径,且所述第二端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侧壁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把手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包括第一吊耳,所述第二把手包括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吊耳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的材质均为碳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至少三个支撑脚,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呈圆柱形,所述封闭端背对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且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临近于所述壳体的侧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容器,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内设有容置腔,且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开口,盖体与壳体的开口连接,以封闭开口;盖体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把手位于盖体的第一端面,第二把手位于盖体的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为盖体的两个相背对的端面,盖体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盖体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盖体盖合于开口,第一把手朝向容置腔一侧,且盖体可相对于壳体开启或关闭;在盖体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盖体盖合于开口,第二把手朝向容置腔一侧,且盖体与壳体卡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便捷的贮存放射性手套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岳巍,盛美玲,丘锦萌,戴俊,姜黎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