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0030发布日期:2024-05-20 11:4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阻燃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尤其涉及阻燃无纺布。


背景技术:

1、无纺布是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其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口罩生产领域。

2、随着无纺布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使无纺布的造价成本已经低于纺织面料的生产成本,而且无纺布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使无纺布产品供大于求,而现有的无纺布还是功能单一性的产品,应用领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功能多样化的无纺布,成为市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阻燃无纺布。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阻燃无纺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层;以及

4、与第一无纺布层胶合的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靠近第一无纺布层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凸部,相邻两列凸部之间形成横区域,所述横区域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功能丝,相邻两排凸部之间形成纵区域,所述纵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功能丝。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第一功能丝为竹碳纤维,第二功能丝为阻燃纤维。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第二无纺布层远离第一无纺布层的一面形成凹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第一无纺布层远离第二无纺布层的一侧胶合有耐磨层。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耐磨层与第一无纺布层之间填充有纳米银颗粒。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第二无纺布层远离第一无纺布层的一侧面胶合有透气棉层,所述透气棉层为针刺棉。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上均设置有透气孔。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阻燃无纺布,通过采用两个夹合的无纺布层(第一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在第二无纺布层朝向第一无纺布层的表面设置若干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凸部,从而构成横区域和纵区域,并且分别在横区域和纵区域中设置第一功能丝、第二功能丝,用于提高复合无纺布面料的性能;如本方案中增加的第一功能丝为竹炭纤维、第二功能丝为阻燃纤维,使复合的无纺布具有吸附性异味和阻燃的功能,使复合无纺布具有更加优异的市场前景。



技术特征:

1.阻燃无纺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丝(3)为竹碳纤维,第二功能丝(4)为阻燃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5)远离第一无纺布层(2)的一面形成凹部(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远离第二无纺布层(5)的一侧胶合有耐磨层(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与第一无纺布层(2)之间填充有纳米银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5)远离第一无纺布层(2)的一侧面胶合有透气棉层(6),所述透气棉层(6)为针刺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第二无纺布层(5)上均设置有透气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是指阻燃无纺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一无纺布层胶合的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靠近第一无纺布层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凸部,相邻两列凸部之间形成横区域,所述横区域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功能丝,相邻两排凸部之间形成纵区域,所述纵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功能丝。本技术,通过采用两个夹合的无纺布层,在第二无纺布层朝向第一无纺布层的表面设置若干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凸部,从而构成横区域和纵区域,并且分别在横区域和纵区域中设置第一功能丝、第二功能丝,用于提高复合无纺布面料的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邹继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创洁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9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