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86608发布日期:2024-04-18 21:00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许多能带来穿着新体验的舒爽面料受到人们追捧,而面料风格和性能的改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入新型纱线,在诸如石油化工、电力、消防、煤矿、炼油、医药之类的行业,由阻燃和抗静电面料制成的服装普遍受到青睐。

2、现有技术中,面料通常考虑防辐射和抗菌效果,在石油化工、电力、消防、煤矿、炼油、医药等领域时,该面料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存在不能实现阻燃和抗静电的效果的问题。

3、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防辐射抗菌面料”,其公告号为cn110820128b,其申请日为2019年12月13日,该发明制备的防辐射抗菌面料,由于防辐射抗菌纤维的加入,织物的防辐射性能大幅度提升,并且其抗菌性能优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能够达到99%以上;利用甲基丙烯酸单体、甲基丙烯酸钐在引发剂作用下在钨酸铅表面发生聚合加成反应,形成一层膜层结构,得到了富含羧基的钨酸铅-甲基丙烯酸钐复合物,这极大地促进了钨酸铅与聚酯基底的界面结合力,但是面料不能实现阻燃和抗静电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面料不能实现阻燃和抗静电效果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面料由改性聚丙烯纤维为经纱,由改性棉纤维为纬纱交织而成,并在改性聚丙烯纤维中织入抗静电丝,达到阻燃抗静电的效果。

2、以下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包括: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第一主体层下表面和第二主体层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固层,第二主体层下表面连接抗菌层,抗菌层下表面连接透气层。

3、作为优选,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由改性聚丙烯纤维为经纱,由改性棉纤维为纬纱交织而成;

4、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30-86%,改性棉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6-62%。

5、作为优选,改性聚丙烯纤维中织入抗静电丝,抗静电丝的质量百分比为2-8%。

6、作为优选,抗静电丝为尼龙丝或腈纶丝,抗静电丝之间的间隔为0.4-2cm。

7、作为优选,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制取步骤为:在反应罐中加入聚丙烯;将反应罐升温至160-170℃;在氮气保护下将聚丙烯熔化40-50min;聚丙烯熔化后,向反应罐中依次加入聚丙烯质量8-10%的聚磷酸铵和聚丙烯质量12-14%的甘油;保温混合搅拌1h得到聚丙烯熔融液;在金属筛网中对聚丙烯熔融液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装入熔融喷丝设备中,在螺杆压力为0.6mpa的作用下,将滤液经喷丝孔挤出成型;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干燥,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

8、作为优选,改性棉纤维的制取步骤为:在超声振荡仪中,放入质量比1:8的棉纤维和质量分数为50%的植酸溶液进行混合;在35khz的超声频率下超声振荡浸渍10h得到初始改性棉纤维;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银溶液中,静置初始改性棉纤维,浸渍2h后得到活化棉纤维;在炭化炉中悬挂活化棉纤维,向炭化炉中充入丙烯气体,对炭化炉加热升温至240-260℃,保温反应5h得到改性棉纤维。

9、作为优选,改性聚丙烯纤维细度为1.3-1.6d,长度为30-40mm;改性棉纤维细度为1.2-1.5d,长度为40-45mm。

10、作为优选,加固层由加固件和缠绕件组成,两组加固件位于加固层的内部且呈x型编织,两组加固件编织的连接处套设缠绕件;

11、其中,缠绕件和加固件均为弹性橡胶丝编织而成,缠绕件呈环形结构设计。

12、作为优选,抗菌层由竹纤维、纳米银离子纤维、莫代尔纤维和亚麻纤维抗菌处理后交织而成;

13、其中,竹纤维重量占比30-50份,纳米银离子纤维重量占比5-10份,莫代尔纤维重量占比20-30份,亚麻纤维重量占比10-30份。

14、作为优选,透气层采用拒水型的中空纤维纱编织而成,每两组中空纤维纱编织形成菱形空隙。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1、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由改性聚丙烯纤维为经纱,由改性棉纤维为纬纱交织而成,并在改性聚丙烯纤维中织入抗静电丝,达到阻燃抗静电的效果;

17、2、在第一主体层下表面和第二主体层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固层,从而提高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的结构稳定性;

18、3、加固层由加固件和缠绕件组成,在加固件受到拉扯时,通过缠绕件能够对其进行限位;

19、4、透气层采用拒水型的中空纤维纱编织而成,提高透气性的同时提高拉伸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第一主体层下表面和第二主体层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固层,第二主体层下表面连接抗菌层,抗菌层下表面连接透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由改性聚丙烯纤维为经纱,由改性棉纤维为纬纱交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丙烯纤维中织入抗静电丝,抗静电丝的质量百分比为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抗静电丝为尼龙丝或腈纶丝,抗静电丝之间的间隔为0.4-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制取步骤为:在反应罐中加入聚丙烯;将反应罐升温至160-170℃;在氮气保护下将聚丙烯熔化40-50min;聚丙烯熔化后,向反应罐中依次加入聚丙烯质量8-10%的聚磷酸铵和聚丙烯质量12-14%的甘油;保温混合搅拌1h得到聚丙烯熔融液;在金属筛网中对聚丙烯熔融液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装入熔融喷丝设备中,在螺杆压力为0.6mpa的作用下,将滤液经喷丝孔挤出成型;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干燥,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改性棉纤维的制取步骤为:在超声振荡仪中,放入质量比1:8的棉纤维和质量分数为50%的植酸溶液进行混合;在35khz的超声频率下超声振荡浸渍10h得到初始改性棉纤维;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银溶液中,静置初始改性棉纤维,浸渍2h后得到活化棉纤维;在炭化炉中悬挂活化棉纤维,向炭化炉中充入丙烯气体,对炭化炉加热升温至240-260℃,保温反应5h得到改性棉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丙烯纤维细度为1.3-1.6d,长度为30-40mm;改性棉纤维细度为1.2-1.5d,长度为40-4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加固层由加固件和缠绕件组成,两组加固件位于加固层的内部且呈x型编织,两组加固件编织的连接处套设缠绕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抗菌层由竹纤维、纳米银离子纤维、莫代尔纤维和亚麻纤维抗菌处理后交织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透气层采用拒水型的中空纤维纱编织而成,每两组中空纤维纱编织形成菱形空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包括: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第一主体层下表面和第二主体层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固层,第二主体层下表面连接抗菌层,抗菌层下表面连接透气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面料由改性聚丙烯纤维为经纱,由改性棉纤维为纬纱交织而成,并在改性聚丙烯纤维中织入抗静电丝,达到阻燃抗静电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潘春仑,赵顾松,赵顾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宁杰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