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织物结构、具有其的保暖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96286发布日期:2024-04-18 12:33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暖织物结构、具有其的保暖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服装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暖织物结构、具有其的保暖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绗缝结构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类保暖服装结构,其通过在预定的绗线处用线将服装的面层、里层缝接,既将该面层和里层固定在一起,防止各绗缝格内的保暖填料(例如羽绒、棉纤维等)互窜,又能通过缝合线在面层上形成各种各样的格或纹或线条,集美观和实用于一体。

2、现有的羽绒服缝线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内胆四周车线,羽绒充进去拍均匀后再绗线,另一种先绗线再充绒,但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绗缝结构都存在缝合线的附近区域内部空间狭窄,羽绒难以驻留,形成镂空或薄绒区域(参照图1中所示的a区域),人体的热量极易从该镂空区域或薄绒区域向外扩散,严重影响了服装的保暖效果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暖织物结构、具有其的保暖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保暖织物结构,其包括:

4、第一面料层;

5、第二面料层,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料层的内侧或外侧,

6、所述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之间连接有一个或多个隔断带,所述隔断带与所述第二面料层和/或第一面料层为一片式面料结构,所述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及隔断带围接成可填充保暖填料的填充腔。

7、进一步地,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可活动的保暖填料。

8、进一步地,所述保暖填料包括羽绒、蚕丝、羊毛、化学纤维、发泡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

9、进一步地,所述隔断带由所述一片式面料结构折叠形成,所述隔断带包括折叠边、和沿所述折叠边相叠合的第一折叠片与第二折叠片,所述折叠边与所述第一面料层连接,所述第一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和第二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相连接形成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二面料层一体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折叠边与所述第一面料层粘接或缝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和第二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粘接或缝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折叠边与所述第一面料层缝接形成第一连接线缝,所述第一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和第二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缝接形成第二连接线缝,所述第一连接线缝和第二连接线缝分别贯穿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

13、进一步地,所述隔断带的宽度为1.0-2.5cm。

14、进一步地,所述隔断带的宽度为1.0-1.5cm。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暖制品,其具有上述的保暖织物结构,所述保暖制品为服装、被子、枕头、垫子或睡袋,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保暖填料。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暖织物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7、s1、选择一整片面料,弯折或折叠形成第一面料层和位于第一面料层内侧或外侧的第二面料层;或者,选择两片面料分别作为第一面料层和位于第一面料层内侧或外侧的第二面料层;

18、s2、在所述第二面料层的预定位置按照预定宽度进行折叠形成隔断带,所述隔断带包括折叠边、和沿所述折叠边相叠合的第一折叠片与第二折叠片;

19、s3、将所述第一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和第二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相连接形成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二面料层一体连接;

20、s4、将所述折叠边与所述第一面料层连接;

21、s5、将隔断带、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围接形成可填充保暖填料的填充腔。

22、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第一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和第二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缝接形成第二连接线缝,步骤s4中,所述折叠边与所述第一面料层缝接形成第一连接线缝,所述第一连接线缝和第二连接线缝分别贯穿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

24、1、本发明通过在保暖制品的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之间设置隔断带,使得三者围成的填充腔与现有技术中绗缝结构的填充腔相比,更为立体,消除了绗缝处的镂空区或薄绒区,防止热量快速通过该区域向外散去,同时增大了填充腔的填充量,可填充更多的保暖填料,可进一步提高制品的保暖性;

25、2、本发明提供的保暖制品中,隔断带与第一面料层和/或第二面料层设置为一片式面料结构,隔断带由所述一片式面料结构折叠形成。这样既能因材制宜,将该面料用到最大化,无需多种复杂的布料或其他材料拼接,去掉繁复、减少裁断,大大提高了加工的简便性;又能保持高度的整体统一性,提高美感。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可活动的保暖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填料包括羽绒、蚕丝、羊毛、化学纤维、发泡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织物结构:所述隔断带由所述一片式面料结构折叠形成,所述隔断带包括折叠边、和沿所述折叠边相叠合的第一折叠片与第二折叠片,所述折叠边与所述第一面料层连接,所述第一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和第二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相连接形成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二面料层一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边与所述第一面料层粘接或缝接;所述第一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和第二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粘接或缝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边与所述第一面料层缝接形成第一连接线缝,所述第一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和第二折叠片远离所述折叠边的一端缝接形成第二连接线缝,所述第一连接线缝和第二连接线缝分别贯穿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带的宽度为1.0-2.5cm。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带的宽度为1.0-1.5cm。

9.一种保暖制品,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保暖织物结构,所述保暖制品为服装、被子、枕头、垫子或睡袋,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保暖填料。

10.一种保暖织物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保暖织物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暖织物结构、具有其的保暖制品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暖织物结构通过在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之间设置隔断带,使得三者围成的填充腔与现有技术中绗缝结构的填充腔相比,更为立体,消除了绗缝处的镂空区或薄绒区,防止热量快速通过该区域向外散去,同时增大了填充腔的填充量,可填充更多的保暖填料,进一步提高制品的保暖性;另外隔断带与第一面料层和/或第二面料层设置为一片式面料结构,隔断带由所述一片式面料结构折叠形成,这样既能因材制宜,将该面料用到最大化,无需多种复杂的布料或其他材料拼接,去掉繁复、减少裁断,大大提高了加工的简便性;又能保持高度的整体统一性,提高美感。

技术研发人员:蒋加红,杨阳,李辉,张允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