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震源药柱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88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震源药柱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时所用的爆炸器材,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制造人工地震的震源药柱壳体。
背景技术
在地质物理勘探中,常采用爆炸品来制造人工地震,然后通过地动仪的信息反馈,绘制地质构造图,为找矿、找水、找油等资源产业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物探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行业对震源弹的制作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于满足不同地质构造和环境下的安全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震源药柱壳体,一般为等半径圆形设计的塑料壳体,产品没能就抗压强度做出分类设计,同时接口插管处也缺少有效保护和有效地防渗漏技术手段,如遇高压、扭折、撞击等外力时,壳体易产生变形开裂,粘接口或热合口易出现松动渗漏,导致震源弹的半爆或拒爆;而且现有技术中的震源弹,没有防漂浮措施,产品在高地下水区域中使用很难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提升震源弹的防渗、抗压、抗折等性能,且可防止震源弹在高地下水压区域中漂浮移位的新型震源药柱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型震源药柱壳体,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装药筒,其特征是所述装药筒的两端均为两级阶梯台,其开口端上安装有内壁设有内螺纹、中心设有雷管仓的密封盖,该密封盖的内螺纹与装药筒开口端一级阶梯台上所设的外螺纹相啮合;上述装药筒的二级阶梯台上设有咬齿,该咬齿与筒状连接护套内壁上的单向棘齿相匹配,从而实现数发震源弹的串联;所述连接护套的一端设有倒锯齿状、开放形防浮环;上述装药筒的截面为圆形筒;上述装药筒的截面为带有数根加强筋的圆形筒;上述装药筒的截面为梅花形的圆形筒;上述装药筒、密封盖和连接护套均是采用抗静电聚乙烯材料(HDPE改性塑料)注塑或吹塑制成。;本实用新型的震源药柱壳体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本实用新型的装药筒主体,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制作成高、中、低三种抗压强设计,如高压震源弹筒设计成截面为梅花形的圆形筒,这种设计可大大提高产品的内外抗压强性能和抗扭折力,满足高密度震源弹的装配及在高压区域使用,中压震源弹筒设计成加有数根加强筋的圆形筒,这种局部加筋的应用,能使震源弹的整体强度得到有效提高,满足对应环境中的使用,而低压震源弹筒则直接设计成圆筒形,满足一般环境使用,上述三种设计即可满足行业对不同装药密度和抗压强能力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震源药柱壳体,直接采用具有螺纹连接的密封塞作为口部密封中介,同时可在螺纹连接过程中加密封垫或其他密封材料,实现装药筒的密封,其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密封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塞封口工艺,与现有技术的胶贴封口和溶塑封口工艺相比,不存在安全隐患,没有资源浪费,且装配效率有很大提高,同时,产品浸水合格率可由现有技术的95%左右,提高到99%以上。
4.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护套技术的应用,在产品组接时,既起到了连接串联作用,又能将装药筒口部和雷管安装处有效的保护起来,避免了撞击、扭折等外力对核心部位的损伤,确保了震源弹的安全使用。
5.本实用新型利用在装药筒上设置的咬齿与连接护套内壁上的单向棘齿相匹配的这种锁扣技术,当推进连接护套后,咬齿与棘齿相配合,就会将连接护套与装药筒连接,而不会轻易拔开,组装更为简便,且组接效果稳定可靠。
6.本实用新型震源药柱壳体,还可根据需要在连接护套的一端制作开放形倒锯齿防浮环,这样在产品使用时,不需附加工艺就可解决震源弹在高地下水压区域的漂浮移位现象。
7.本实用新型的震源药柱壳体,在组接串联后,连接护套骑在卡台上,护套外壁与装药筒平行对接,结构紧凑,线条流畅,使产品外观和整体性能都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震源药柱壳体结构紧凑,装配简单,抗压、抗折、防渗性能优良,安全性强,可满足行业对不同装药密度和抗压强能力的要求,还可防止震源弹在高地下水压区域内漂浮移位。



图1为本实用新型震源药柱壳体的组装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震源药柱壳体的装药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带有防浮环的连接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震源弹筒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压震源弹筒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震源弹筒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震源药柱壳体,是由装药筒1、密封盖2及连接护套3组成。
其中装药筒1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两端均设有两级阶梯台,所述二级阶梯台上设有咬齿1-1,该咬齿1-1与连接护套3内壁上的单向棘齿3-1相匹配,不仅可实现数发震源弹的串联,同时可实现单向连接,不不能轻易拔出。使用时,只需将连接护套3套在装药筒1的端部,同时用力推入,即可实现装药筒1的串联。上述装药筒1主体,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制作成高、中、低三种抗压强设计,如高压震源弹筒设计成截面为梅花形的圆形筒,这种设计可大大提高产品的内外抗压强性能和抗扭折力,满足高密度震源弹的装配及在高压区域使用,中压震源弹筒设计成加有数根加强筋的圆形筒,这种局部加筋的应用,能使震源弹的整体强度得到有效提高,满足对应环境中的使用,而低压震源弹筒则直接设计成圆筒形,满足一般环境使用,上述三种设计即可满足行业对不同装药密度和抗压强能力的要求。
上述装药筒1开口端的一级阶梯台上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安装在开口端的密封盖2内壁上的内螺纹相啮合,密封盖2的中心设有雷管仓。为了保证密封效果,在安装时,还可在密封盖2内加装密封垫或其他密封设施。
上述连接护套3的一端设有倒锯齿状、开放形防浮环4,目的是解决震源弹在高地下水压区域的漂浮移位现象。
上述装药筒1、密封盖2和连接护套3均是采用抗静电聚乙烯材料注塑或吹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装药筒,通过装药机加压装入炸药,扣上密封盖即可完成主体装配,在施工现场,根据工作需要使用连接护套或带有防浮环的连接护套组装使用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型震源药柱壳体,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装药筒(1),其特征是所述装药筒(1)的两端均为两级阶梯台,其开口端上安装有内壁设有内螺纹、中心设有雷管仓的密封盖(2),该密封盖(2)的内螺纹与装药筒(1)开口端一级阶梯台上所设的外螺纹相啮合。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改进型震源药柱壳体,其特征是上述装药筒(1)的二级阶梯台上设有咬齿(1-1),该咬齿(1-1)与筒状连接护套(3)内壁上的单向棘齿(3-1)相匹配,从而实现数发震源弹的串联。
3.按权利要求
2所述的改进型震源药柱壳体,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护套(3)的一端设有倒锯齿状、开放形防浮环(4)。
4.按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新型震源药柱壳体,其特征是上述装药筒(1)的截面为圆形筒。
5.按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新型震源药柱壳体,其特征是上述装药筒(1)的截面为带有数根加强筋的圆形筒。
6.按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新型震源药柱壳体,其特征是上述装药筒(1)的截面为梅花形的圆形筒。
7.按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新型震源药柱壳体,其特征是上述装药筒(1)、密封盖(2)和连接护套(3)均是采用抗静电聚乙烯材料注塑或吹塑制成。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人工地震的震源药柱壳体,该壳体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装药筒,其特征是所述装药筒的两端均为两级阶梯台,其开口端上安装有内壁设有内螺纹、中心设有雷管仓的密封盖,该密封盖的内螺纹与装药筒开口端一级阶梯台上所设的外螺纹相啮合;本实用新型震源药柱壳体结构紧凑,装配简单,抗压、抗折、防渗性能优良,安全性强,可满足行业对不同装药密度和抗压强能力的要求,同时可有效防止震源弹在高地下水压区域内漂浮移位。
文档编号F42B3/00GKCN2784866SQ200520019811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8日
发明者丁永杰 申请人:丁永杰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