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自动输送换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05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自动输送换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击用体育器材应用技术领域

传统的输送换靶器用于气步枪和气手枪的训练,需要在专门设备的靶场使用,通常由控制箱和靶车所组成。使用时,运动员自己装靶开动电机将靶车运行一段距离,然后将电机关闭对靶车上的靶纸进行射击,进而在开动电机让靶车回行,收回靶纸。这种结构的输送换靶器由运动员操作,操作较为费力,靶车到达预定地点和回行地点时,运动员必须急时关闭电机否则会造成射击距离的误差和换靶器的损坏。这种设备固定在射击场中,有电才能使用,其它地点不能应用不利于运动员因地开展训练。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便携式自动输送换靶器,具有随时装卸、便携式的优点,同时具有靶车运行和回车自动断电停车和无电也能使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控制箱、靶车和收弹靶盒三部分所实现的,在控制箱内设有手动轮,手动轮通过皮带与输送绳连接,输送绳穿过位于控制箱内的自动开关与电机连接,输送绳上有断电装置,在靶车一端设有断电装置。收弹靶盒的挡弹铁板下端附近有导轮(12),收弹靶盒的后端有固定螺钉,其顶端附近有灯罩和照明灯,控制箱内导轮通过输送绳与收弹靶盒内导轮连接,其间的输送绳上有靶车布置。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便,利于携带,在控制箱内装有手动轮,同时装有电机、有电和无电的场地均能进行训练,不受场地条件限制。这种设备运动员按电钮一次靶车运行和回行实行自动断电利于操作,保证靶车距离的精确性。是我国普及射击训练的良好设备。
下面结合
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靶车示意图。
用薄铁板或塑料制作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箱(1),其内安装固定支架(16)并将电机(2)固定在支架上,在电机上安装电机导轮(15),在控制箱上安装手动轮(17)其中心有孔以插入手动柄(18),其作用是在用电的情况下抽出手动柄依靠电机动力输送靶车(6)。无电时,接上手动柄(18)于手动轮(17)中摇动手动柄带动手动轮(17)旋转使靶车运行。在控制箱内还设有电器开关箱(19)以控制电机和自动开关及电源设备。自动开关(3)位于控制箱外端,以利于位于靶车(6)一端的断电装置(4)和输送绳上的断电结(14)能触到以自动关闭开关(3)。输送绳(13)穿过自动开关(3)后与电机导轮相连,手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电机导轮。用铁板制成的靶车(6)其上两侧有钢制靶纸夹座(5)用以卡住靶纸。靶车一侧两端附近有钢丝索道孔(20)(21),使用时,将2根钢丝穿过靶车索道孔平行固定在控制箱(1)和收弹靶盒(9)上,使靶车能沿钢丝索道的钢丝自由运行。靶车一侧中央还设有输送绳(13)用以带运靶车沿钢丝索道来回运行。
用钢板制作一定厚度的收弹靶盒(9)其顶端外侧设有钢制灯罩(8)其内有照明灯(7)布置其作用是增加射击靶纸的照明亮度,靶收弹靶盒(9)内上端还设有收弹板(10)用以挡住子弹使其掉入箱内,靶盒后有固定螺钉(11)以使靶盒也可以固定在其它物体上。靶盒内还设有导轮(12),控制箱(1)内的电机导轮(15)通过输送绳(13)连结自动开关(3)和靶车(6)后与收弹靶盒内导轮连接。
使用时,将控制箱和收弹靶盒接射击距离放置,固定钢丝索道放置靶车和安装输送绳。接通电源,运动员将靶纸放置在靶车上的靶纸夹底中按动电器开关箱上的电机开关,电机运行带动靶车向收弹靶盒运动,这时靶车下端的输送绳向回运行,使其上的断电装置结向控制箱的自动开关回行。当靶车运行到收弹靶盒时,输送绳上的断电结正好穿过自动开关以切断电机电源,使靶车自动停车。射击完毕后按动电机开关使靶车回行,靶车上断电装置(6)冲撞自动开关(3)以切断电机电源自动停车。无电时按上手动柄(18)摇动手动轮(17)带动电机导轮旋转,使靶车运行也可进行训练。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操作是一种适合我国现状的比较理想的射击训练器材。
权利要求
1.便携式自动输送换靶器由靶车和控制箱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箱内有手动轮布置,手动轮通过皮带与输送绳连接,输送绳穿过位于控制箱内的自动开关与电机连接,输送绳上有断电装置,在靶车一端设有断电装置,收弹靶盒的挡弹铁板下端附近有导轮(12),收弹靶盒的后端有固定螺钉,收弹靶盒的顶端附近有灯罩和照明灯,控制箱内导轮通过输送绳与收弹靶盒内导轮连接,其间的输送绳上有靶车布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击用体育器材应用技术领域
,采用在控制箱内布置手动轮、输送绳和靶车到位自动断电装置,在收弹靶盒顶端附近增设照明系统等结构,解决了原自动输送换靶机携带装卸不方便,靶车运行不能自动断电停车和无电不能使用的问题。是可适合我国情况的应地开展射击普及训练的比较理想的训练器材。
文档编号F41J1/00GKCN2057275SQ89217792
公开日1990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13日
发明者雷代禹 申请人:雷代禹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