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几何装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05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几何装甲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盾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各类战舰、各种地炮和高炮等装备的复合几何装甲。
世界各国现有军事装备装甲防护能力的提高,一般都是在减轻重量的基础上寻求出路,通过材料学寻求新材料来降低装甲厚度。有的在装甲结构上作了改进,例如,美国专利US5,866,839用于坦克和装甲战车的高性能装甲防护系统,该专利采用两层壁板间装填金属球的偏转技术,用于功能穿甲弹和化学穿甲弹的防护,金属球按特定的图形组织起来,使穿甲弹产生偏转,提高装甲的防穿性能,这种装甲结构仅能降低穿甲弹的破甲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复合几何装甲结构,它集“气喷”、“跳弹”、“分力”三种防护性能于一身,从而提高了军事装备的装甲防护性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复合几何装甲它包括一层表面为六个凸出半球形、围一个凹下半球形或四个凸出半球形围一个凹下半球形、在其空隙间有四个小凸出半球形的前面板;一层置于前面板之下的夹层;一层置于夹层之下的隔板;两层置于隔板之下的同直径金属球;一层置于两层金属球之下的后板;一块将前面板与后板焊为一体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效果是将分力作用于装甲表面和装甲板中部;装甲板采用简单复合,使弹丸贯穿目标时弹丸受力形成大、小、大、小、大五次变化,使穿甲类弹丸在穿甲中产生分力形成偏转,使各类钨芯弹形成碎弹,并能储存、消耗杀伤破坏动能于装甲板内部;装甲板面凹凸半球形使弹丸触及时产生跳弹,杀爆穿甲类弹药弹丸形成分力而偏转,空心、带药型罩类弹药形成气喷,穿甲中的金属射流形成堆积,使同材料装甲板减厚50%以上,并可降低发动机功率而不影响行军速度,提高机动性能,节约原材料。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表面为六个凸出半球形围一个凹下半球形的前面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处剖面俯视图;图3为图2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表面为四个凸出半球形围一个凹下半球形的前面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A-A处剖面侧视图;图6为图5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10-凸出半球形2、7-凹下半球形3-小凸出半球形4-夹层5-隔板6-金属球8-后板9-挡板11-前面板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前面板11表面形状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六个凸出半球形1围一个凹下半球形2的梅花状;另一种为四个凸出半球形10围一个凹下半球形7、在其空隙间有四个小凸出半球形3的交错状,凸出与凹下半球形半径与弦高的确定一是考虑满足气喷、即空心药型罩类弹药外皮填充不满凹、凸半球,爆破时可在未接触或堆积少处发生气体外漏;二是考虑各类弹药头部锥度与弹头顶部的最小半径使弹着目标时使弹丸偏转产生跳弹;三是考虑各种空心药型罩类弹药爆破形成的金属射流最大半径,并使金属射流产生分力、堆积,使其体积变大从而不能穿透装甲。为碎甲在穿透装甲过程中储存能量,在前面板11下方设了一层夹层4,该夹层4可用石英砂或橡胶材料。当金属射流或钨芯弹头的弹轴与在装甲面板上某一球体半径重合而击穿表面时,击穿的弹体、金属射流或破碎的装甲板穿过隔板5触击金属球6产生分力,也可称偏转,使隔板5反变形,夹层4变形储存变形能量。前面板11与夹层4、隔板5用螺栓连为一体,后板8、前面板11通过挡板9焊为一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几何装甲,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层表面为六个凸出半球形(1)围一个凹下半球形(2)或四个凸出半球形(10)围一个凹下半球形(7)、在其空隙间有四个小凸出半球形(3)的前面板(11);一层置于前板(11)之下的夹层(4);一层置于夹层(4)之下的隔板(5);两层置于隔板(5)之下的同直径金属球(6);一层置于两层钢球(6)之下的后板(8);一块将前面板(11)与后板(8)焊为一体的挡板(9)。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几何装甲,它包括一层表面为六个凸出半球形围一个凹下半球形或四个凸出半球形围一个凹下半球形、在其空隙间有四个小凸出半球形的前面板;一层置于前面板之下的夹层;一层置于夹层之下的隔板;两层置于隔板之下的同直径金属球;一层置于金属球之下的后板;一块将前面板与后板焊为一体的挡板。本实用新型集气喷、跳弹、分力三种防护性能于一身,采用表面几何状及简单复合,使同材料装甲板厚度减小一半,并提高了装甲防护性能。
文档编号F41H5/02GKCN2373772SQ99206910
公开日2000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9日
发明者郑忠堂, 陶剑雄, 张献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四九四九部队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