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0565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柜,它具有一个柜体,该柜体的敞开侧可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侧壁封闭,其中,在至少一个侧壁的区域内安置了一个空调装置,通过该装置,热可从柜体的内腔排出或被导入该内腔中。
上述类型的配电柜已由DE 41 35 894公开。该配电柜具有一个作为空调装置的冷却单元,该单元具有通风装置和热交换器。该冷却单元设置在一个壳体内,该壳体安装在垂直的侧壁的一个凹口内。为了能给已有的配电柜后装冷却单元,必须修改相应的侧壁或安装新的。
由DE 43 13 022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它被安装在侧壁的外侧上,为与配电柜内腔形成空间上的连接,侧壁上设有相应的开口。
DE 37 10 566 C2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它安装在作为盖板构造的侧壁上。与DE 43 13 022类似,必须在盖板上开出开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形式的配电柜,它可以简单方式装配空调装置。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即与侧壁平行间隔一定距离朝向柜壳内腔设置一个中间壁,空调装置安置在由侧壁和中间壁围成的该中间腔内。
在本发明的配电柜实施形式中,侧壁成为空调装置的一部分,由此,部件费用被大大降低。空调装置的加装不改变配电柜的外几何形状尺寸,这在外观上具有优点。此外,可由此使配电柜周围占据的空间更小。通过将冷却装置配置到侧壁上,使得热能直接通过侧壁与周围环境平面式交换。这使冷却装置达到好的效率。
按照本发明的优先实施形式,兹提出,柜体具有一个框架,它由竖直的框架型材件和水平的厚度及宽度支柱组成,中间壁和侧壁固定在该框架上,中间腔的垂直于侧壁方向的宽度等于或小于相应的竖直框架型材件或厚度及宽度支柱的宽度。这样设置的空调装置几乎没有使配电柜内腔减小,这样只稍微限制了用于内装件的安装空间。尤其是竖直的框架型材件还可用作内装件的固定架。
空调装置例如可作为热交换器构造。中间壁则设有一个或多个开口,空气通过它们从配电柜内腔被导送到热交换器。被调节后的空气可接着重新送回配电柜内腔.在此尤其提出,热交换器具有一个回线形安置的管道系统,冷却液体从中通过,并且它以冷却面朝向由中间壁和侧壁构成的中间腔,该管道系统通过连接件与设在柜体外面的供应单元相连。在该回线形管道系统上可实现空气的有效冷却。管道系统的垂直于流动方向设置的管道段优选相互垂直于侧壁错位地设置。
通过该简单措施,流动的空气在管道系统内被多次转向,因此管线段被最佳地围绕流过。
一种本发明可能的拓展形式,其特征是,竖直的中间壁的上部区域设有作为入口构造的开口,中间壁的下部区域带有一个或多个通风装置,它们将空气从中间腔抽出并将其送回柜体内腔。空气通过入口重新流回中间腔。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变型方案,兹提出,中间壁具有两行或多行开口,这些开口对称于在中间壁平面内伸展的中横轴线和中纵轴线分布地设置。由此,一方面实现安装的简化,另一方面可通过开口的均匀分布实现在许多变型中的均匀空气流动和输送。
下面将参照图中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
以局部立体侧视图示出了一配电柜的框架。
该框架具有一个底框和一个顶框,它们由水平的厚度支柱11和宽度支柱12组成。底框与顶框通过竖直的框架型材件10连接。竖直框的架型材件10及厚度支柱11和宽度支柱12上都带有成列的彼此均匀间隔分布的固定用容纳部13。
框架可由竖直和水平侧壁14及至少一个柜门覆盖。侧壁14通常由钢板制成并因此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
图中为清楚起见仅仅示出了一个侧壁14。与该侧壁平行间隔一定距离并朝向配电柜内腔安置了一个中间壁20。该中间壁20可借助其竖直边缘28被拧紧(固定螺钉21)在竖直框架型材件28的固定用容纳部13上。在侧壁14和中间壁20之间形成一空气聚集通道,在该空气聚集通道内装有一个热交换器式的空调装置,在该实施例中它由一个回形液体管道组成。该液体管道借助两个管件被从空气聚集通道导送穿出侧壁14。它在此通过连接件23,24与冷却系统相连。空气聚集通道通过中间壁20的开口25与配电柜内腔在空间上连通。开口25沿水平成行设置,它们设在不同水平面内,一行设在中间壁的上顶部区,一行在设中间壁的下底部区,第三行设在中间壁的中间区。中间壁20优选对称构造,从而实现了安装简化。开口25也可有选择地借助盖板27封闭。在实施例中,中间行的开口25是封闭的。为了安装盖板27而在其上设有钩件21a,它们可被挂在开口25的下水平边上。在上水平边的区域内盖板27则借助一个固定元件21被拧紧在中间壁20上。
通风装置32设在下开口25处。它们被拧紧在转接件30上,转接件可借助固定板31固定在开口25上。
通风装置32将空气从空气聚集通道内抽出并将其送入配电柜内腔。同时,热空气从配电柜的顶部区域通过上开口25进入空气聚集通道内。热空气被导送经过空调装置22,因此被冷却。在此,水平管道段最好彼此垂直于流动方向错位设置。空气则可围绕它们流动,由此可实现冷却管道的有效利用。与空调装置22接触的被冷却空气重新通过通风装置32被送回配电柜内腔。
侧壁14起附加热交换器的作用,与周围环境大面积的热交换借助它成为可能。利用这种简单措施可实现空调装置22的高效率。
本发明不仅限于图中所示实施例。也可考虑将空调装置安装在中行和下行开口25之间。此外,也可再安装另外一个空调装置22。
也可考虑,通风装置32安装在上开口25处,在此情况下,它们将空气从配电柜内腔吹入空气聚集通道内。
由于开口25的这种配置,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流动控制,从而达到配电柜内腔有目的的空气调节。
当配电柜处在冷环境中时,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也可用来加热配电柜内腔。作为热交换器例如可将感应加热器装入空气聚集通道内。
权利要求
1.配电柜,具有一个柜体,该柜体的敞开侧可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侧壁封闭,其中,在至少一个侧壁的区域内设置了一个空调装置,通过该装置,热可从柜体的内腔排出或被导入该柜体中,其特征是,与侧壁(14)平行间隔一定距离朝向柜体内腔安置一个中间壁(20),空调装置(22)被安置在由侧壁(14)和中间壁(20)包围的该中间腔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是,该配电柜体具有一个框架,它由竖直的框架型材件(10)和水平的厚度支柱及宽度支柱(11和12)组成,中间壁(20)和侧壁(14)被固定在该框架上,中间腔的垂直于侧壁(14)方向的宽度等于或小于竖直的框架型材件(10)或厚度支柱及宽度支柱(11,12)的相应宽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是,空调装置(22)被构造为热交换器,中间壁(20)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开口(25),空气通过它们从配电柜内腔被导送到热交换器,在热交换上调节后的空气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开口被重新送回配电柜内腔。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是,热交换器具有一个回曲形设置的管道系统,冷却液体被导送通过它,并且它以冷却面朝向中间腔,该管道系统通过连接件(23,24)与设在柜体外面的供给单元相连。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是,该管道系统具有垂直于流动方向安置的管道段,相邻管道段垂直于侧壁(14)彼此错开安置。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是,竖直的中间壁(20)的上部区域设有作为入口构造的开口(25),中间壁的下部区域上带有一个或多个通风装置(32),它们将空气从中间腔抽出并将其送回柜体内腔。
7.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是,竖直的中间壁(20)的上部区域设有作为入口构造的开口(25),这些开口(25)配有通风装置(32),它们将空气从配电柜内腔抽出并送入该中间腔。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是,中间壁(20)具有两行或多行开口(25),并且这些开口(25)被设置得对称于在中间壁平面(20)内伸展的中横轴线和中纵轴线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个柜体的配电枢,该柜体的敞开侧可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侧壁封闭,其中,在至少一个侧壁(14)的区域内设有一个空调装置(22),通过该装置,热可从柜体的内腔排出或被导入该内腔中。为简化空调装置(22)的结构,本发明提出,与测壁(14)平行间隔一定距离朝向柜体内腔设置一个中间壁(20),空调装置(22)设在由侧壁(14)和中间壁(20)包围的该中间腔内。
文档编号H05K7/20GK1284209SQ98813340
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7日
发明者瓦尔特·尼古拉, 亚当·帕夫洛夫斯基, 斯特凡·施奈德 申请人:洛氏两合公司里塔尔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