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电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098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携带式电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携带式电热水瓶,尤其是指一种可以借由自给电力的方式,提供煮沸及保温饮水,及具有安全保护设计,更可以随时携出户外使用的热水瓶。
请参阅

图1所示,它为传统使用交流电的电热水瓶的电路构造图,大致上包含有二个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式加热线圈R1,R2;二个借由压差亮灯的氖灯10a,10b,用以分别指示加热线圈R1或R2的运作现况;保险丝11;以及温度切换开关12等主要元件,其利用二个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式加热线圈R1,R2提供二段式的加热功率,在热水瓶内的饮水被煮沸时利用温度切换开关12切断其中一个加热线圈R2的电力回路,而仅剩另一加热线圈R1提供保温所需的热能,这种电热水瓶使用交流电(市电)作为工作电源,因此无法携带至户外使用。
至于其他已公开且可以携带使用的电热水瓶,例如有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232900号的“汽车专用热水瓶”,其中揭示了一种利用汽车的直流电力作为工作电源的电热水瓶,这种设计虽然可以携出户外使用,但其并无独立使用且可携带的电源,故仍仅限于汽车的内方可使用。
另外在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235785号的“AC/CD两用电热水瓶”,此一热水瓶虽然可以选择使用交流或是直流电力作为工作电源,但是也如同上述的专利设计,仍需借由汽车提供所需的直流电力,其可以携带外出使用的范围仍然受到限制。
而在上述的二件专利技术中,热水瓶的设计并不适合随身携带,其体积过大且笨重,而容纳饮水的瓶身又无法与加热装置及控制电路分离,更增加其携带的不便。另一方面,在此二件专利技术中,并不具有防止烧干的功能,一旦瓶中的饮水用完而在使用者未查觉的情形下,很容易发生烧干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容器及加热装置所组成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它具有可以提供生水煮沸及保温的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加热装置中设置有重量启动器,因此当容器内存放的水量下降到一定水量以下时,便可自动切断电源,防止饮水烧干的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有一容器,它包含有一开口朝上的盛装饮水的瓶体;一加热器,它包含有二条独立运作的电热丝,其固定绕设于该容器外围,具有数个与电源连接的电气接点,用以提供煮沸或保温该容器内饮水所需的热能;以及一承载座,用以承载该容器或是与该容器分离,该承载座内容纳有一用以供应该加热器发热所需的电能的充电电池,一用以选择电力来源的控制单元,以及数个裸露在外用以与该加热器电连接的电极。
所说的承载座,它也可以与容器固接为一体,该承载座内容纳有一个用以供应该加热器发热所需的电能的充电池,以及一用以选择并控制电力来源的控制单元。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所提供的安全保护设计方面,重量启动器可以根据该容器内存的饮水水量,在其低于安全标准以下时,切断该加热装置提供该电热丝的电力,避免烧干的危险发生。
所说温度控制元件可以在饮水达到沸点之后,将操作机制自煮沸模式切换至保温模式,可以避免沸水持续被加热,又可以提供温热的饮水。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容器与加热装置彼此是以不可分离的关系堆叠在一起,在煮沸或是保温模式下,容器与加热装置保持堆叠的关系,使用者欲饮用饮水时则可以将容器单独取下,使用与操作均极为方便。
图1为常规电热水瓶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携带式电热水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构造外观图。
图3为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显示各元件的截面构造。
图4为第一种实施例的构造载面图,显示进行加热过程时各元件的结合关系。
图5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显示水量不足时,重量启动器的运作情形。
图6为本发明携带式电热水瓶的电路构造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构造载面图,显示容器与加热装置固接为一体的例子。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2,本发明所揭示的携带式电热水瓶结合了有一用以盛装饮水(如清水、茶或其他较适合热食的饮料等)的容器10,以及重叠设置于容器10的下方的加热装置20,如图3所示,借由加热装置20所产生的热能来煮沸或保温容器10内的饮水。
如图3所示,容器10包含有一开口朝上的瓶体11,与罩盖于瓶体11上的杯盖12,饮水被容纳在瓶体11内部的一个可加热的内胆111(最好是经过防锈处理的金属内胆),在此内胆111的外部则包覆有用以隔绝内外部的热量传输的外套112,其实现的方式可以塑胶制成,甚至于可以在外套112与内胆111之间设置一隔热材料(如保丽龙)。而杯盖12可以借由其上的螺纹121与瓶体11开口110上的相对应螺纹114而旋紧于瓶体11的开口110,在杯盖12则设有蒸汽泄压孔120,用以将饮水被煮沸时所产生的蒸汽释放至大气,当然在此泄压孔120的出口还可以设置一汽笛13,借由汽笛13的声响提醒使用者饮水已煮沸,一旦蒸汽释放完毕,汽笛13的声响停止,即表示停止煮沸模式而进入保温模式。若是要提供较为容易的出水功能,也可以在容器10增设气压式出水构造来加以实现。
在内胆111的底部具有一加热器,此加热器包含有二条电热丝40a,40b,这二条电热丝40a,40b基本上是被包覆在一种由导热绝缘材料所制成的非封闭状的环形体41内,此环形体41的两端分别具有相对称的固定部411a,411b,可借由一扣件(如螺丝或铆钉等元件)连结,致使电热丝40a,40b可利用此环形体41束紧在内胆111周围。电热丝40a,40b具有一共同的电气接点42,以及分别独立通过导电元件43a、43b(如电线)连接的第一电气接点44a与第二电气接点44b,上述的电气接点42,44a,44b均裸露在容器10的底部,当容器10堆叠结合于加热装置20,二条电热丝40a,40b便是利用这三个电气接点42,44a,44b与加热装置20所供应的电力连接,电热丝40a的电力回路中串联有一温度开关46,用以在饮水已煮沸时,自动切断电热丝40a的电力,而仅保留另一电热丝40b提供保温饮水所需的热能,一旦保温中的饮水温度再次下降时,则温度开关将会再恢复为闭回路(normal close)致使电热丝40a再次通电进入煮沸模式,借此不断地循环运作机制,即可提供生水煮沸暨保温的功能。
在容器10的外套112的周缘另设有一突出的定位部113,此一定位部113恰可与承载座30的一缺口32契合,如图2所示,用于确定容器10可以配置在加热装置20的正确位置,致使上述的电气接点42,44a,44b能够与加热装置20确实地完成电气连接。另一方面在容器10的周缘接近底部的位置,还设置有一突出部14(或突出肋),当容器10嵌合于加热装置20的承载座30,此一突出部14可暂时性地与设于承载座30的开口31的内侧壁面的嵌合槽310嵌合,借此可以防止容器10轻易地自承载座30脱离,为了方便嵌合,突出部14的断面形状以半圆形或弧形等设计较佳。
请参阅图2和图4,上述的承载座30,其形状为一种开口向上的容器,其开口31的口径被设计成可与容器10的外套112的底部周缘115接合,在开口31的内侧壁面具有一缺口32与一嵌合槽310,分别用以与外套112的周缘的定位部113以及突出部14契合,在承载座30中还容纳有一用以供应电热丝40a,40b发热所需的电能的充电电池50,一用以启动的电源开关及一控制电力来源的控制单元60,以及一充电器80,电力是通过一裸露在承载座30的顶部承载面33的共同电极37与第1、第2电极34a,34b,在其分别与电气接点42,44a,44b连接之后,供应予电热丝40a,40b。
在承载座30的承载面33具有数个配置于共同中心点的对称位置处的重量启动器35,其作用是用以在容器10内部的水位过低时,将容器10暨包含有电热丝40a,40b与电气接点42,44a,44b的加热器举起,致使电极37,34a,34b分别与电气接点42,44a,44b分离,以达到切断对电热丝40a,40b供应电力并且避免烧干的目的,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所揭示的可行实施例中,每一个重量启动器35可为一种拉伸弹簧,当然此一弹簧也可用其它具有相同作用的元件替代(如板片弹簧或皿形弹簧均可)。
再请参考图6,它为本发明的电路构造图,在电热丝40a,40b的两端分别跨接有一指示灯45a,45b,分别用以显示电热丝40a,40b是处于工作状态或非工作状态,其工作所需的电能则由充电电池50所供应,在电力回路中除了具有一保险丝70,还设置有一启动开关71,用以手动启动电热水瓶的运作。
电热丝40a,40b通过控制单元60与充电电池50以及充电器80构成电气回路,而控制单元60的功能是一种三回路的自动切换器,其功能是侦测交流电源的有无与启动开关71连接的状态,切换三个回路接点61a,61b,61c进行下列之一的供电模式(1)回路接点61a功能是在充电器80未连接外部的交流电源的情形下,当启动开关71为闭路时(close),充电电池50将对电热丝40a,40b供电,在图4中所揭示的即为此一状态。
(2)回路接点61b的功能是在充电器80连接外部交流电源的情形下,当启动开关71为开路时(open),由充电器80对充电电池50进行充电。
(3)回路接点61c的功能是在充电器80连接外部的交流电源的情形下,当启动开关71为闭路时(close),由充电器80对电热丝40a,40b供电。
在图2所揭示的实施例中,充电器80虽然是被设计在承载座30之内,并且通过一外露的插座81与交流电源(市电)连接,当然若是将此充电器80独立分离于承载座30之外也是可以实现的,如此将可以减轻易承载座的重量,更有利于携带。
在上述的第一种实施例中,容器10与加热装置采分离式的设计,有利于取用容器10的便利性,但是另一可行的实施例则是将容器10与加热装置中的承载座30是固接为一体,如图7所示,在此实施例中,设于容器10底部的电热丝40a,40b分别独立通过导电元件43a、43b(如电线)而直接与电源连接,不使用重量启动器35,在使用上则是完全由温度开关46决定提供煮沸或是保温的功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少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保护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容器,包含有一开口朝上的盛装饮水的瓶体;一加热器,它包含有二条独立运作的电热丝,其固定绕设于该容器外围,具有数个与电源连接的电气接点;一承载座,它承载该容器,或是与该容器分离,该承载座内容纳有一供应该加热器发热所需电能的充电电池,一选择电力来源的控制单元,以及数个裸露在外以与该加热器电连接的电极。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容器,它还包含有一罩盖于该瓶体的开口处的杯盖,以及一蒸汽泄压孔。
3.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承载座,它具有一向上的开口与设于该开口内壁的缺口,该容器的底部周缘则设有一突出的定位部,由该定位部嵌合于该缺口,导致该加热器的电气接点与该承载座的电极可以正确地电连接。
4.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承载座,它具有一向上开口与设于该开口内壁的凹槽,该容器的底部周缘则设有一突出部,由该突出部与该凹槽的嵌合。
5.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承载座,它还包括有一或一个以上具有弹性的重量启动器,固定设置于该承载座,当容器内部的水量过少时,将该容器暨该加热器举起,而切断该加热器与该承载座的电力连接。
6.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承载座,它还包括有一充电器,通过该控制单元与该充电电池及该加热器电连接,经由该控制单元的控制,选择性地对该加热器供电或是对该充电电池充电。
7.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热丝的电力回路,其中串联有一温度开关,当饮水已煮沸时,自动切断该二条电热丝之一的电力,而仅保留另一电热丝提供保温饮水所需的热能。
8.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单元,它为一种作选择性控制的三回路的自动切换器,由它作选择性控制。
9.一种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容器,它包含有一开口朝上的盛装饮水的瓶体;一加热器,其固定绕设于该容器外围;一承载座,它与该容器固接为一体,该承载座内容纳有一用以供应该加热器发热所需电能的充电电池,以及一用以选择并控制电力来源的控制单元。
10.按权利要求9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容器,它还包含有一罩盖于该瓶体开口处的杯盖,以及一蒸汽泄压孔。
11.按权利要求10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蒸汽泄压孔,其出口设置有一汽笛。
12.按权利要求9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加热器,它包含有二条独立运作的电热丝,在该电热丝的电力回路中串联有一温度开关,当饮水已煮沸时,自动切断该二条电热丝之一的电力,而仅保留另一电热丝提供保温饮水所需的热能。
13.按权利要求12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二条电热丝,其两端分别跨接有一指示灯,分别显示该二条电热丝的工作状态。
14.按权利要求9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保险丝。
15.按权利要求9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充电器,通过该控制单元与该充电电池及该加热器电连接,经由过该控制单元的控制,选择性地对该加热器供电或是对该充电电池充电。
16.按权利要求9所说的携带式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单元为一种作选择性控制的三回路的自动切换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携带式电热水瓶,它由一容器及一加热装置所组成。其中用于加热的二段式电热丝是与该容器结合,该加热装置中包含有一充电电池、以及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以自动地选择使用充电电池或是充电电源供给该电热丝所需的电能;另配合一重量启动器与一温度控制元件,自动地提供生水煮沸暨保温,或是低水位时自动断电等功能,借助充电电池可携带的特性,实现可以借由自给电力煮沸与保温饮水,更可以携出户外使用的目的。
文档编号H05B1/02GK1295819SQ99123710
公开日2001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6日
发明者罗得良 申请人:桓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