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田间评价水稻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的方法_2

文档序号:8948220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分网纱高0. 5米左右, 下部分网纱底端压实在水泥池边缘的凹槽内,防止稻飞虱爬出;下部分网纱顶端通过尼龙 搭扣与上部分网纱连接,上部分网纱的延长段覆盖在下部分网纱外表面;沿上部分顶端至 延长段底端方向安装1米长拉链,拉链与水泥池池沿垂直,也可以是跟钢架框高度一致的 拉链,将下部分完全覆盖,每间隔2米安装一根,方便查虫。
[0027] 2)播种采用点播方式(也可采用移栽方式,浸种、催芽、播种、移栽等操作均按常 规进行)。在池内种植水稻品种,包括待测水稻品种(11个)、抗虫对照品种(IR56)、感虫对 照品种(TN1),待测水稻品种和抗虫对照品种随机种植,在待测品种、抗感虫对照品种外围 四周种植感虫对照品种,每品种重复3次,每次重复种植3穴。待测水稻品种和抗、感对照 品种每穴播种3~5粒已催芽种子,株行距15X20cm,正常水肥管理。
[0028] 3)待秩龄10天左右剔除弱苗,每穴留健壮苗1~2本(杂交稻1本,常规稻2本), 在水稻分蘖初期,每穴留1~2个健壮分蘖,以每分蘖接初羽化成虫1对,任其繁殖。
[0029] 4)根据水稻品种成株期抗白背飞虱鉴定评价标准,当感虫对照品种TN1达到7级 时,开始按水稻品种成株期抗白背飞虱鉴定评价标准评价待测品种的抗性,直至感虫对照 全部死亡。感虫对照全部死亡时待测品种的抗性为最终抗性。
[0030] 表1水稻品种成株期抗白背飞虱鉴定评价标准
[0031]
[0033] 重复三次,计算重复间平均受害等级时,按表2处理:
[0034] 表2重复重复间平均受害等级
[0035]
[0036] 依据以上方法获得鉴定结果见表3, 11份水稻中共鉴定出成株期对白背飞虱具有 中抗的品种2份(江科736,华3084S),中感品种4份(华1165S,春优84,骆优9348和秀 水 134)。
[0037]表3 :不同水稻品种(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0038]

[0039]实施例2 :半田间和田间自然感虫情况下水稻抗虫性比较
[0040] 半田间条件下水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同实施例1,待测水稻品种(8个)见表 4〇
[0041] 田间自然感虫条件下水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
[0042] (1)小区设计:平均每小区5. 4X2米。浸种、催芽、播种、移栽等操作均按常规进 行,每小区种植2个待测品种,株行距20X25cm。杂交稻单本移栽,常规稻2~3本移栽。 每个品种(包括待测品种、抗虫对照IR56)各3行,每行27穴,两个待测品种之间或待测品 种与抗虫对照品种之间种植1行TN1,同时在待测品种和抗虫对照品种外围四周种植2行 TN1。每个品种重复3次,随机排列。
[0043] (2)正常水肥管理,待感虫对照7级时评价待测品种,评价标准同实施例1。
[0044] (3)田间自然感虫,调查发现稻飞虱为害为综合性为害,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 期以褐飞虱为主,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依据本发明的鉴定方法和判定标准对水稻抗白背飞 虱的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感虫结果基本一致,证明该方法鉴定结果可靠。
[0045] 表4 :半田间成株期与自然感虫情况下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结果
[0046]
【主权项】
1. 一种半田间评价水稻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I) 建立水泥池,并在水泥池上方搭建框架,所述框架上覆盖有尼龙网纱罩;所述尼龙网纱罩分 上部分网纱和下部分网纱,所述上部分网纱留有延长段,所述上部分网纱设有检样口,所述 检样口设有可活动连接的第一锁扣;所述下部分网纱的底端固定在水泥池边缘,所述下部 分网纱顶端与上部分网纱通过可活动连接的第二锁扣连接,所述延长段覆盖在下部分网纱 外表面;(2)在水泥池内种植水稻,所述水稻包括待测水稻品种、抗虫对照品种和感虫对照 品种,所述待测水稻品种和抗虫对照品种四周种植感虫对照品种,正常水肥管理;所述感虫 对照品种为TNl;所述抗虫对照品种为IR56 ; (3)在水稻分蘖初期,以每分蘖接白背飞虱初 羽化成虫1对,自然繁殖;(4)根据水稻品种成株期抗白背飞虱鉴定评价标准,当感虫对照 品种达到7级时开始评价待测水稻品种的抗性,直至感虫对照品种全部死亡,感虫对照品 种全部死亡时待测水稻品种的抗性为最终抗性; 所述水稻品种成株期抗白背飞虱鉴定评价标准为: O级:植株正常,无飞虱为害状;抗性水平为高抗; 1级:植株及结实基本正常,有轻微为害状,基部无明显发黑;抗性水平为抗虫; 3级:植株矮化不明显,结实率低;下部叶鞘发黑,有明显飞虱为害状;抗性水平为中 抗; 5级:植株有所矮化或发黄,抽穗基本正常,但变小;中下部叶鞘发黑;抗性水平为中 感; 7级:植株明显矮化,抽穗推迟,穗明显小;中下部叶片发黑、枯死;抗性水平为感虫; 9级:植株近枯死或不抽穗;全株大部分叶片发黑;抗性水平为高感。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半田间评价水稻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 泥池长8米,宽1. 7米,高0. 8米,沿水泥池四周搭建有高1. 5米钢架框,所述钢架框上覆盖 40目尼龙网纱罩。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半田间评价水稻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 测水稻品种和抗虫对照品种、感虫对照品种分别种植3穴,重复3次,每穴杂交稻品种1~ 2本、常规稻品种2~3本,株行距15X20cm。4. 如权利要求2所述半田间评价水稻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尼 龙网纱罩上部分网纱与下部分网纱高度比为3:1,所述检样口垂直于水泥池。5. 如权利要求4所述半田间评价水稻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部分网纱顶端至底端每隔2米设1个检样口,所述检样口延伸到延长段底端。6. 如权利要求4所述半田间评价水稻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锁扣为拉链,所述第二锁扣尼龙搭扣。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田间评价水稻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的方法,在水泥池内种植水稻,所述水稻包括待测水稻品种、抗虫对照品种和感虫对照品种,所述待测水稻品种和抗虫对照品种四周种植感虫对照品种,正常水肥管理;在水稻分蘖初期,以每分蘖接白背飞虱初羽化成虫1对,自然繁殖;根据水稻品种成株期抗白背飞虱鉴定评价标准,当感虫对照品种达到7级时开始评价待测水稻品种的抗性,直至感虫对照品种全部死亡,感虫对照品种全部死亡时待测水稻品种的抗性为最终抗性;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批量水稻品种进行成株期抗稻飞虱鉴定的问题,弥补了仅以苗期鉴定进行抗白背飞虱评价的不足。
【IPC分类】A01K67/033, A01G16/00, A01G7/00
【公开号】CN105165502
【申请号】
【发明人】赖凤香, 傅强, 陈洋, 孙燕群, 王渭霞
【申请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