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萼兜兰组培快繁方法

文档序号:8948340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萼兜兰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萼兜兰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卷萼5?兰(Paph1pedilumappletonianum (Gower)Rolfe)属兰科5?兰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省、广西省南部,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也有分布,生于海拔300-1200米的林下阴湿、酸性砂岩面的腐叶土上,在12?30°C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卷萼兜兰叶片矩圆状椭圆形,上面有深浅绿色相间的网格斑,花形奇特,花色美丽,花期长,养护管理简单,颇受消费者喜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发展盆栽花卉产业的新兴品种,也是优良的育种亲本,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0003]目前,兜兰属所有野生种类都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卷萼兜兰的野生资源由于连年过量采挖和环境破坏,种群数量逐年减少,亟待采取保护措施,以保护其种质资源和野生种群。卷萼兜兰一般采用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的方法,但存在繁殖系数低、成活率不高等问题,利用组培方法可有效保护野生资源,但至今卷萼兜兰的组培快繁技术并未获得成功,从而制约了其规模化商业生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利用植物组培快繁的方法获得大量优质卷萼兜兰种苗,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卷萼兜兰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灭菌:人工授粉130d后,采集未开裂、饱满的蒴果作为外植体,用75%酒精灭菌20s,0.1%升萊灭菌lOmin,无菌水冲洗6次,再用0.1%升萊第二次灭菌3min,无菌水冲洗6次,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2)种子萌发培养:将灭菌后的蒴果在无菌条件下切开,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上,光照培养40?45d,种子发育成原球茎,所述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为VW+6-BA0.1?
0.3mg/L+NAA0.1 ?0.3mg/L+ACl.0g/L+ 蔗糖 20g/L+ 琼脂 6g/L,PH 为 6.5 ?7.2 ;
(3)增殖培养:将原球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光照培养55?60d得到类原球茎和芽的混合体,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l/2MS+6-BAl.0 ?2.5mg/L+NAA0.5 ?0.8mg/L+ACl.0g/L+ 蔗糖 20g/L+ 琼脂 6g/L,PH 为 6.5 ?7.2 ;
(4)分化培养:将增殖培养得到的混合体转接到分化培养基,光照培养45?55d得到具有2?3片叶的小苗,所述的分化培养基为:l/2MS+6-BA0.2?0.5mg/L+NAA0.6?0.9mg/L+KT0.4 ?0.7mg/L+ACl.0g/L+ 蔗糖 20g/L+ 琼脂 6g/L,PH 为 6.5 ?7.2 ;
(5)生根培养:将小苗转入生根培养基,光照培养55?60d得到高4?5cm的试管苗,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 ?0.5mg/L+NAA0.8 ?1.0mg/L+ 蛋白胨 2.0g/L+ACl.0g/L+ 蔗糖 20g/L+ 琼脂 6g/L,PH 为 6.5 ?7.2 ;
(6)炼苗移栽:挑选生长健壮、根系长至2?3cm的试管苗,带瓶移至常温、无直射光环境下,炼苗10?15d,取出试管苗,用清水洗净培养基,移栽到苗床基质中,环境要求通风良好,遮光70%?75%,空气相对湿度75%?80%,温度15?28°C,15?20d试管苗即可成活;
2.前述的一种卷叶兜兰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苗床基质铺设方法为:苗床下层铺5?7cm厚的粗砂,上层铺8?1cm厚的腐叶土。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实现了卷萼兜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稳定繁殖,得到的再生植株性状稳定、苗齐、苗壮,丰面颊;分化率达80%以上,生根率达88%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能够进行大规模商品化育苗生产,对于这一珍贵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06]实施例1
一种卷萼兜兰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灭菌:当卷萼兜兰的花冠刚展开时,去除唇瓣,将雄蕊上的花粉粒取下,涂到雌蕊柱头上完成人工授粉,授粉130d后,采集未开裂、饱满蒴果作为外植体,用75%酒精灭菌20s,0.1%升萊灭菌lOmin,无菌水冲洗6次,再用0.1%升萊第二次灭菌3min,无菌水冲洗6次,吸干表面水分,备用;
(2)种子萌发培养:将灭菌后的蒴果在无菌条件下切开,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上,光照培养40?45d,种子发育成原球茎,所述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为VW+6-BA0.1mg/L+NAA0.lmg/L+ACl.0g/L+ 蔗糖 20g/L+ 琼脂 6g/L,PH 为 6.5 ?7.2 ;
(3)增殖培养:将原球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光照培养55?60d得到类原球茎和芽的混合体,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l/2MS+6-BAl.0mg/L+NAA0.5mg/L+ACl.0g/L+蔗糖 20g/L+琼脂 6g/L,PH 为 6.5 ?7.2 ;
(4)分化培养:将增殖培养得到的混合体转接到分化培养基,光照培养45?55d得到具有2?3片叶的小苗,分化率为85%,所述的分化培养基为:l/2MS+6-BA0.2mg/L+NAA0.6mg/L+KT0.4mg/L+ACl.0g/L+ 蔗糖 20g/L+ 琼脂 6g/L,PH 为 6.5 ?7.2 ;
(5)生根培养:将小苗转入生根培养基,光照培养55?60d得到高4?5cm的试管苗,生根率为92%,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mg/L+NAA0.8mg/L+蛋白胨2.0g/L+AC1.0g/L+ 蔗糖 20g/L+ 琼脂 6g/L,PH 为 6.5 ?7.2 ;
(6)炼苗移栽:挑选生长健壮、根系长至2?3cm的试管苗带瓶移至常温、无直射光条件下,炼苗10?15d,取出试管苗,用清水洗净培养基,移栽至苗床的腐叶土中,所用苗床下层铺有5?7cm厚的粗砂,有利于排水和透气,上层铺有8?1cm厚的腐叶土,卷萼兜兰为浅根性植物,根系垂直分布的深度范围是O?8cm,栽培环境要求通风良好,遮光70%?75%,空气相对湿度75%?80%,温度15?28 °C,15?20d试管苗即可成活,移栽成活率达98% ;
(7)培养室光照培养条件为:温度25±2°C,光照10?12h/d,光照强度1100?1400LX。
[0007]实施例2
一种卷萼兜兰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外植体灭菌:人工授粉130d后,采集未开裂、饱满的蒴果作为外植体,用75%酒精灭菌20s,0.1%升萊灭菌lOmin,无菌水冲洗6次,再用0.1%升萊第二次灭菌3min,无菌水冲洗6次,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2)种子萌发培养:将灭菌后的蒴果在无菌条件下切开,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上,光照培养40?45d,种子发育成原球茎,所述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为VW+6-BA0.3mg/L+NAA0.3mg/L+ACl.0g/L+ 蔗糖 20g/L+ 琼脂 6g/L,PH 为 6.5 ?7.2 ;
(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