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

文档序号:8948452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林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椰子织蛾OpisinaarenosellaWalker是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主要为害椰 子、蒲葵、中东海枣、槟榔、大王棕等棕榈科植物。2013年8月,海南省万宁市首次发现了椰 子织蛾发生危害,并于2013年12月在广西境内发现该虫为害,此后在其他多个地市陆续发 现该虫,证实了该虫已经入侵我国。该有害生物已在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和地区发生,并对当地棕榈科植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入侵我国后,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 度重视,2014年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名单。
[0003] 椰子等较高大的棕榈科植物由于化学防治较难实施,以及幼虫在叶片背面形成粪 便与丝交织的蛀道,在蛀道内潜行危害,化学防治效果较差。同时化学防治污染环境,易导 致椰子织蛾产生抗药性。因而,依据经典的生物防治理论,利用天敌防治椰子织蛾是一条有 效途径。褐带卷蛾苗蜂BraconadoxophyesiMimanikawa是椰子织蛾中龄和高龄幼虫的体 外寄生蜂。其产卵于椰子织蛾幼虫体外,产卵时先将寄主麻痹。蜂幼虫在寄主幼虫体外生 活,成熟后,即在寄主尸体附近结茧化蛹。聚寄生。研究结果表明褐带卷蛾茧蜂成虫期达60 天左右,麻痹寄主能力强,1头雌蜂1天可麻痹椰子织蛾高龄幼虫6头左右,每头雌蜂的总产 卵量达386-485粒,发育周期短(25°C,约12天可繁殖1代),极易繁殖。但是,由于其寄主 椰子织蛾饲养过程中幼虫易感染病菌死亡,同时幼虫在虫粪和丝交织的蛀道下潜行危害, 饲养换叶过程工作量大,费工费时,难以实现规模化饲养,用其作为寄主大量饲养褐带卷蛾 茧蜂存在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采用米蛾 幼虫作为繁殖寄主,代替自然寄主椰子织蛾,寄生效果好,繁殖效率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寄主繁殖:在饲料盘内铺一层1. 5cm厚的饲料,饲料成分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有 玉米粉70份、麦麸20份、白砂糖7份、酵母3份,在饲料上均匀洒上米蛾卵,再用筛飘洒一 层刚好覆盖卵粒的饲料,待孵化后的幼虫食出密密麻麻的小孔后每3天投一次料,投入量 为幼虫3天的食量,取5-6龄米蛾幼虫作为繁殖寄主;
[0009] (2)蜂种采集:在椰子织蛾为害高峰期,将被褐带卷蛾茧蜂寄生的椰子织蛾幼虫 采集回室内收集褐带卷蛾茧蜂作为蜂种种源,将褐带卷蛾茧蜂放入带袖筒的养虫笼中,养 虫笼规格为55cmX55cmX55cm,温度25°C,光照:黑暗=14h:lOh条件下,用15%的蜂蜜 水喂养,备用;
[0010] (3)蜂种保存:所述步骤(2)中褐带卷蛾茧蜂与寄主米蛾幼虫数量比为1 : 1,接 蜂时间为1天,将褐带卷蛾茧蜂4日龄茧置于15°C培养箱冷藏30天,用以保存蜂种。
[0011] (4)褐带卷蛾茧蜂增繁:从育有5-6龄米蛾幼虫的饲养盘中取出带虫饲料,使带虫 饲料散开,用20目筛除去虫粪和可掉落的饲料,然后平铺于塑料盒底,使带虫饲料高度约 为1. 5cm,将此不带盖塑料盒置入步骤(2)所述褐带卷蛾茧蜂养虫笼中,褐带卷蛾茧蜂钻入 米蛾幼虫的巢室内寄生米蛾幼虫,3天后将塑料盒取出,盖上盒盖,12天后下一代寄生蜂开 始羽化,羽化时间持续7天以上,茧蜂羽化后用15%蜂蜜水喂养;
[0012] (5)蜂种复壮:步骤⑷中褐带卷蛾茧蜂人工增繁5-6代后,室外选取受椰子织蛾 危害的椰子树,进行放蜂,10天后,采集野外被褐带卷蛾茧蜂寄生的椰子织蛾,拿回室内,蜂 羽化为成虫,即为野外复壮的蜂种。
[0013] 更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饲养至5-6龄的米蛾幼虫转移至15°C培养箱可保 存100天左右。
[0014] 更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所述盒盖上设有长10cm宽3cm的开口,开口粘有 100目尼龙网。
[0015] 更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4)塑料盒内每3天补充带虫饲料,褐带卷蛾苗蜂与米蛾 幼虫数量比为1 : 3。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根据褐带卷蛾茧蜂能够寄生 在虫粪和丝交织的蛀道下潜行危害的椰子织蛾幼虫,喜钻入缝隙,能够从巢口钻入米蛾幼 虫所构的巢内寄生幼虫的习性,实施了将在巢和饲料中的米蛾幼虫直接放入养蜂笼中供褐 带卷蛾茧蜂寄生,寄生效果很好。接蜂过程只需取出带虫的米蛾饲料,将其散开(在于产 生较多缝隙,使褐带卷蛾茧蜂能够钻入缝隙搜寻到寄主),过20目筛,除去虫粪和可掉落的 饲料,然后平铺于塑料盒底,使带虫饲料高度约为1. 5cm(在于米蛾幼虫所构巢的高度约为 1. 5cm,使米蛾巢大致为单层分布)。本发明接蜂过程操作简单,省去了费工费时地将米蛾幼 虫从有丝交织的饲料中取出用于接蜂的繁锁步骤,真正实现了高效的繁蜂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 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 定本发明。
[0020] -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 1?寄主繁殖:
[0022] 在饲料盘内铺一层1. 5cm厚的饲料,饲料成分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有玉米粉70份、 麦麸20份、白砂糖7份、酵母3份,饲料制备时,将玉米粉和麦麸放入干燥箱,温度保持80°C 加热4小时,杀死饲料中的病菌、害虫、害螨及其卵,在饲料上均匀洒上米蛾卵,再用筛飘洒 一层刚好覆盖卵粒的饲料,待孵化后的幼虫食出密密麻麻的小孔后每3天投一次料,投入 量为幼虫3天的食量。
[0023] 褐带卷蛾茧蜂可寄生3-7龄的米蛾幼虫。在指形管中引入一对10日龄的褐带卷 蛾茧蜂雌雄成虫,根据米蛾幼虫的重量,放入3龄幼虫21头、4龄幼虫18头、5龄幼虫6头、 6龄幼虫4头、7龄幼虫3头,3天后去除寄生蜂成虫,各处理重复10次,记录该蜂对不同龄 期米蛾幼虫的寄生率,致死率,子代蜂数量。结果见表1:
[0024] 表1褐带卷蛾茧蜂对不同龄期米蛾幼虫的寄生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